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名单发布,探索30项创新性制度(名单)

发改委近日发布,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批)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北京市密云县等57个地区为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示范区将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领导干部环境损害终身责任追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力争取得重大突破。

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近日出席浙江省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时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高度重视,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在此背景下,发改委连同6部委开展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选取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环境禀赋、不同主体功能定位的地区开展先行先试,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地区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模式。”

通知要求的实践探索重点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领导干部评价考核体系、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资源高效节约利用、生态补偿机制、污染第三方治理等30多项创新性制度。此次官方文件要求有关地区做好区域和流域协调,特别是先行示范区涉及的武陵山地区、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等要做好相关工作衔接,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此前,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亦明确指出,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具体来看,该制度要求要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

解振华还强调,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不是评比达标表彰、不搞政策洼地,而是以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推动先行示范地区围绕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机制等瓶颈制约,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力争取得重大突破,发挥对全国的示范带动效应。

在具体落实方面,通知明确,先行示范地区要明确工作分工和时间要求,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和目标任务实现。同时,有关地区要做好区域和流域协调,特别是先行示范区涉及的武陵山地区、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等要做好相关工作衔接,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下一步,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调研指导、跟踪检查和督促落实。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地区(第一批) 及制度创新重点

北京市密云县

  1. 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

  2. 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领导干部评价考核体系;

  3. 探索推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北京市延庆县

  1.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2. 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3. 探索环保法庭审判制度。

天津市武清区

  1. 探索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2. 发展节能环保市场,推行排污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制度,以及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制度;

  3. 探索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及考核制度。

河北省承德市

  1.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2. 探索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3. 探索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用途管制制度。

河北省张家口市

  1. 探索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2. 探索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制度;

  3. 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山西省芮城县

  1. 探索建立水资源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2. 探索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山西省娄烦县

  1. 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领导干部评价考核体系;

  2. 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内蒙古自治区 鄂尔多斯市

  1. 探索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和监管制度;

  2. 探索推行水权交易制度;

  3. 探索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制度。

内蒙古自治区 巴彦淖尔市

  1. 探索健全自然资源产权与用途管制制度;

  2. 健全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的能源、水、土地集约节约使用制度。

辽宁省辽河流域

  1. 探索建立流域内区域联动机制;

  2. 探索建立流域内生态补偿机制。

辽宁省抚顺大伙房水源保护区

  1. 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

  2. 探索重大项目生态影响预评估制度。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1.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

  2. 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3. 探索流域内区域联动机制。

吉林省四平市

  1. 探索深化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

  2. 探索差别化的生态文明评价考核制度。

黑龙江省伊春市

  1. 探索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2. 探索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

黑龙江省五常市

  1. 探索建全农村土地资源的资产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和监管体制。

上海市闵行区

  1. 探索健全能源、水、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制度;

  2. 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重点探索建立在一线城市科学管控人口
    规模的机制体制。

上海市崇明县

  1. 探索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

  2. 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江苏省镇江市

  1. 发展节能环保市场,推行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

  2.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江苏省淮河流域重点地区

  1. 探索实行生态补偿机制;

  2. 探索流域、区域联动机制。

浙江省杭州市

  1. 发展节能环保市场,推行排污权交易、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制度;

  2. 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浙江省湖州市

  1. 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制度;

  2.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3. 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浙江省丽水市

  1. 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领导干部评价考核体系;

  2. 探索健全自然资源产权、资产管理和监管体制。

安徽省巢湖流域

  1. 探索完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2. 完善巢湖流域综合治理体制机制体系;

  3. 创新区域联动机制。

安徽省黄山市

  1. 探索建立培育发展生态文化的机制体制;

  2. 探索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3. 探索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

福建省

  1. 健全评价考核体系;

  2. 完善资源环境保护与管理制度;

  3. 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江西省

  1. 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2. 探索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

  3. 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领导干部评价考核体系;

  4. 完善河湖管理与保护制度。

山东省临沂市

  1. 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领导干部评价考核体系;

  2.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

山东省淄博市

  1. 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2. 完善环保公安联动机制;

  3. 健全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追究制。

河南省郑州市

  1. 探索推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2. 探索编制自然资产负债表;

  3. 落实并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河南省南阳市

  1. 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2. 探索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3. 探索创新区域协调机制。

湖北省十堰市(含神农架林区)

  1. 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2. 探索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3. 探索创新区域协调机制。

湖北省宜昌市

  1. 探索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2. 探索建立流域综合治理的政策机制。

湖南省湘江源头区域

  1. 探索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

  2. 创新区域联动机制;

  3. 探索建立源头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负面清单制度和动态退出机制。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

  1. 探索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

  2. 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领导干部评价考核体系;

  3. 创新区域联动机制。

广东省梅州市

  1. 探索建立推动生态文化融入客家文化的政策机制;

  2.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3.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干部考核体系。

广东省韶关市

  1. 探索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2. 探索推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

  1. 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2. 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

  3. 探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

  1. 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

  2. 探索建立县域各类资源生态用地保护红线制度。

海南省万宁市

  1. 探索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机制;

  2. 探索建立公众参与制度;

  3. 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海南省琼海市

  1. 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2. 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重庆市渝东南武陵山区

  1. 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

  2. 探索完善公众参与监督机制。

重庆市渝东北三峡库区

  1. 完善河湖岸线等自然资源管理制度;

  2. 探索创建三峡库区国家公园体制。

四川省成都市

  1. 探索推行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节能量交易制度;

  2. 探索跨区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联动机制。

四川省雅安市

  1. 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2. 结合灾后重建,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领导干部评价考核体系

贵州省

  1. 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评价制度;

  2. 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和用途管制;

  3. 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4. 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云南省

  1. 探索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

  2. 探索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制度;

  3. 探索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4. 探索建立领导干部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5. 探索河湖水域岸线管控制度。

西藏自治区 山南地区

  1. 探索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

  2. 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

1.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终身追究制;

2.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陕西省西咸新区

  1. 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2.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文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制;

  3. 探索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用水总量、用水效率的计量、监管、预警及考核
    制度。

陕西省延安市

  1. 探索划定生态红线;

  2.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实行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制度。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1.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终身追究制。

甘肃省定西市

  1. 探索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

  2. 实行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3. 探索推行水权交易、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

青海省

  1. 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

  2.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3. 探索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4. 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5. 探索国家公园体制;

  6. 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领导干部评价考核机制。

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

  1. 探索实行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

  2. 探索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

1.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领导干部评价考核体系;

2.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3.探索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及考核制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玛纳斯县

  1. 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和监管体制;

  2. 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3. 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领导干部评价考核体系;

  4. 探索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用水总量、用水效率的计量、监管、预警及考核
    制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特克斯县

  1. 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领导干部评价考核体系;

  2. 实行最严格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

  3. 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备注】如果觉得本微信内容有价值,请将微信号通过点击右上角的“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获得信息。

【欢迎关注环保与生态修复微信平台】微信号:LA-Environment;或在添加朋友中查找微信公众账号“环保与生态修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塑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目标定位、价值导向与战略选择
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重在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专家建议〡促进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有效实现的思路与建议
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 媒体农大 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政策着力点
不以牺牲环境换增长
十八届三中全会生态环保亮点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