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零件热处理方法及其应用范围

· 小张心灵交集地·

引言

       在了解了机械设计常用材料——材料的选用及机械加工方法——常用机加工方法使用范围详解之后,今天小张将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零件热处理方法及其应用范围,希望对还在疑惑的你有所帮助。

什么是热处理?

      热处理是指金属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改变材料表面或内部的化学成分与组织,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有时只有加热和冷却两个过程。热处理工艺大体按部位可分为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和局部热处理等。根据加热介质,加热温度和冷却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类,小张将进行详细介绍。

材料的热处理工艺

1

钢的退火:

(1)完全退火:提高韧性;消除内应力和降低强度,以利于切削加工或冷塑性变形加工,为下一步淬火做好组织上的准备。

(2)球化退火:这种工艺有利于塑性加工和切削加工,还能提高机械韧性。

(3)等温退火:通过等温退火,可降低硬度、细化晶粒、均匀组织和消除内应力。

(4)扩散退火:将铸锭或铸件主要是减轻晶粒尺度内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性(晶内偏析或称枝晶偏析)。

(5)去应力退火:目的是为了消除毛坯和零件中的残余应力,稳定工件尺寸及形状,减少零件在切削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形变和裂纹倾向。

(6)再结晶退火:消除加工硬化,提高塑性,便于继续加工。

2

       钢的正火:正火与退火的不同点是正火冷却速度比退火冷却速度稍快,因而正火组织要比退火组织更细一些,其机械性能也有所提高。另外,正火炉外冷却不占用设备,生产率较高,因此生产中尽可能采用正火来代替退火。

3

       钢的淬火: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

4

       钢的回火:低温回火保持淬火工件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淬火残留应力和脆性。中温回火回火后得到回火屈氏体,指马氏体回火时形成的铁素体基体内分布着极其细小球状碳化物(或渗碳体)的复相组织。得到较高的弹性和屈服点,适当的韧性。高温回火得到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回火一般紧接着淬火进行,其目的是:

 (a)消除工件淬火时产生的残留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

 (b)调整工件的硬度、强度、塑性和韧性,达到使用性能要求;

 (c)稳定组织与尺寸,保证精度;

   (d)改善和提高加工性能。因此,回火是工件获得所需性能的最后一道重要工序。

5

       表面淬火:表面淬火是将钢件的表面层淬透到一定的深度,而心部分仍保持未淬火状态的一种局部淬火的方法。表面淬火时通过快速加热,使刚件表面很快到淬火的温度,在热量来不及穿到工件心部就立即冷却,实现局部淬火。表面淬火的目的在于获得高硬度,高耐磨性的表面,而心部仍然保持原有的良好韧性。

6

       化学热处理:化学热处理是利用化学反应、有时兼用物理方法改变钢件表层化学成分及组织结构,以便得到比均质材料更好的技术经济效益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化学热处理后的钢件,实质上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复合材料。心部为原始成分的钢,表层则是渗入了合金元素的材料。心部与表层之间是紧密的晶体型结合,它比电镀等表面复护技术所获得的心、表部的结合要强得多。

       渗碳:含0.1~0.25%C的低碳钢。含碳量高则心部韧性降低。例如凸轮轴。

      渗氮:为含Cr、Mo、Al、Ti、V的中碳钢。例如仪表的小轴。

       热处理方式耐磨程度比较:高频淬火<渗碳<渗氮。

什么情况下零件要进行热处理?

_

为了减少加工的难度

提高零件的综合性能(尤其是力学性能)

提高零件的抗冲击性(耐磨性和硬度)

重要构件进行大量焊接后

2021 & AUTUM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把火
普及一下热处理知识(转之刀吧:因陀逻)
专为机械工程师编写的热处理知识
材料的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考试】热处理工初级题库
全面解析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