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宄”字怎么读,什么意思,与“姦”又是什么关系?
userphoto

2023.09.05 内蒙古

关注

本篇内容是关于汉字“宄”的,之前我也不认识这个字,初见这个字是在检索汉字“姦”的时候看到的,宀字下面一个九,字形简单但很生僻,来看看。

宄字的读音为【guǐ 】,了解这个字以前,先来看看宀字。

“宀”字的读音为【mián】,不管是现今的写法,还是历朝各代的写法,长的都很像一个房顶的纵剖面图。没错,现代字书对宀字的解释为:深屋、覆盖之义,“九”字的原始字形像肘,被数目“九”借之前,有拿走、行动之义。故“宀”与“九”组合,有从内部作乱、窃夺之义,也泛指坏人、歹徒。

《说文解字》对“宄”字的解释为:姦也。外爲盜,内爲宄。从宀九聲,讀若軌。

,古文宄。
,亦古文宄。居洧切〖注〗,古文。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的注释为:

宄,姦也。姦宄者、通偁。內外者、析言之也。外爲盜。內爲宄。凡盜起外爲姦。中出爲宄。成十七年左傳曰。亂在外爲姦。在內爲宄。外傳晉語亦云。亂在內爲宄。在外爲姦。魯語。竊寶者爲宄。用宄之財者爲姦。亦謂莒太子僕竊莒寶爲內。魯藏姦爲外。三傳無異也。惟亂在內、故字从宀。鄭注尙書云。由內爲姦。起外爲軌。或後人轉寫誤也。宄經史亦假軌爲之。从宀。九聲。讀若軌。居洧切。古音九在三部。






段的这段注释,个人感觉理解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我读这段注释花了蛮长时间,勉强能做个初步理解,一起来看下(如果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还请私信赐教):

宄就是“姦”的意思,也就是说《说文解字》中用“姦”字来表达“宄”的意思,二者同义,本义是奸邪、作乱,尤指从内部作乱或窃夺。(姦这个字,之前专门写过一篇,没看过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查看:三女组成的“姦”是什么字,为何岛国影片中经常出现?“姦宄者、通偁”是说奸邪和作乱的人都是不正直的,偁是不正直的意思。“內外者、析言之也”是说内外是用来区分不同的情况的,析言是分辨的意思,不能混为一谈。“外爲盜。內爲宄”是说在外面做坏事偷东西叫做“盗”,在内部做坏事叫做“宄”。“凡盜起外爲姦。中出爲宄”是说所有的盗贼都是从外面开始作恶,称为“姦”;如果从内部开始作恶,称为“宄”。“成十七年左傳曰。亂在外爲姦。在內爲宄。外傳晉語亦云。亂在內爲宄。在外爲姦。魯語。竊寶者爲宄。用宄之財者爲姦”是引用了三部古书中对“宄”字的用法,都是和奸邪、作乱有关的。《左传·成公十七年》中说:“乱在外为奸,在内为宄”,意思是说如果国家的敌人在外面造反,就叫做姦;如果国家的臣子在内部造反,就叫做作宄。《国语·晋语六》中说:“乱在内为宄,在外为奸”,意思和《左传》相同。《国语·鲁语》中说:“窃宝者为宄,用宄之财者为奸”,意思是说如果有人偷走了国家的珍宝,就叫做“宄”;如果有人使用了这些珍宝,就叫做“姦”。这里还举了一个例子,说莒国的太子僕偷走了莒国的珍宝,就是内部作乱;鲁国的仓库里藏着这些珍宝,就是外部奸邪。“三傳無異也”是说这三部古书对“宄”字的解释都没有差别,都是一致的。“惟亂在內、故字从宀”是说因为“宄”字表示的是内部作乱,所以这个字的形状是从“宀”字(表示屋顶)构成的。“鄭注尙書云。由內爲姦。起外爲軌”是引用了鄭玄对《尚书·牧誓》一句话的注释,意思是说如果有人从内部开始作恶,就叫做“宄”;如果有人从外部开始作恶,就叫做軌(一种盗贼)。这里和《说文解字》原文有出入,原文说“起外爲宄”,可能是后人把“宄”字写错了“軌”字。“宄經史亦假軌爲之”是说在一些经史书籍中,“宄”字也被误写成了“軌”字。“从宀。九聲。讀若軌。居洧切。古音九在三部”是说“宄”字的构造是从“宀”字,声调是九声(去声),读音和“軌”字相同,按照《切韵》的方法是“居洧切”,按照《广韵》的方法是“古音九在三部”。总结起来说解释一句话:“宄”字是一个表示内部作乱或窃夺的字,和奸邪、盗贼有关。这个字的形状是像一个屋顶下面有火,表示有人在屋里做坏事。这个字在一些古书中有不同的用法,但都是和内外作恶有关的。这个字的读音和“軌”字一样,有时候也会被写成“軌”字,但实际上是不同的字。

那么,将段玉裁的这一大段注释看完以后,我们对“宄”字的含义基本了然于胸了,有点感觉像“内鬼”。关于汉字“宄”的学习笔记就写到这里,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感谢私信指正。

更多推荐
三女组成的“姦”是什么字,为何岛国影片中经常出现?入字下面一个手,是什么字,表示“入手”的意思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颦》字意思读音、组词解释及笔画数
赱怎么读?赱的读音和意思
探究丨“鸿鹄之志”中“鹄”为何读hú ——兼谈古音“折合”
从“虫、申、也”字说起,联想到“他人即地狱”
解密汉字:为何说古音与今音不同,以“田”和“陈”为例说明
上海人说的“阿拉”,和《诗经》有什么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