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南女子被家暴时尿失禁,丈夫踩到尿滑倒,女子趁机勒死,法院判决令人揪心








女士,年仅35岁,居住在云南省澜沧县,却在长达近十年的婚姻生活中,始终笼罩在家暴的阴霾之下。

她与丈夫李强育有三个孩子,本应是幸福美满的家庭画卷,却被李强的嗜酒如命和暴躁脾性撕得支离破碎。

每当酒精的恶魔占据李强的理智,任何琐碎小事都能成为他大发雷霆的导火索,对李女士拳脚相向。

这种恐惧与无助,成了李女士生活的常态。

面对儿子的家暴行为,李强的父母最初也曾试图干预,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逐渐对此习以为常,甚至将其视为夫妻间正常的摩擦,这让李女士倍感寒心。

为了保护孩子们免受战火波及,每次夫妻间的冲突升级时,李父李母都会迅速将孩子们带离,待硝烟散去后再送回家中。

尽管日子过得水深火热,李女士和李强却没有选择离婚,而是选择在痛苦的婚姻中苦苦支撑,忍受着日复一日的折磨。

悲剧的帷幕终究落下。

2020年4月3日晚,醉醺醺的李强再次踏进家门,刺鼻的酒气弥漫开来,李父李母见状,立即将孩子们带离现场。

与以往不同,李强这次并未立即动手,而是倒在床上昏睡过去。

李女士心中稍感庆幸,然而这短暂的宁静很快被打破。

李强突然从床上跃起,拽住李女士的头发,粗暴地将她拖至床边。

他挥舞着硕大的拳头,疯狂地击打李女士的头部,口中咒骂着:“你敢不理我?敢给我脸色看?你算个什么东西!”

李女士拼命挣扎,试图逃脱这无尽的噩梦,但面对力量悬殊的李强,她的反抗显得苍白无力。

李强的拳头愈发凶狠,每一击都如同雷霆般落在她身上。

短短十几分钟,李女士已被打得尿失禁。

然而,李强并未因此罢手,反而变本加厉,继续对李女士施暴。

在极度绝望中,李女士终于寻得一丝喘息的机会,她趁李强稍有松懈之际,拼尽全力向外逃去。

然而,李强并未打算放过她,他踉跄着追赶,却不慎踩到地上湿滑的尿液,瞬间失去平衡,重重地摔在地上。

因为喝醉了,他也站不起来。

这一刻,李女士心中的愤怒与恐惧犹如火山般喷涌而出,她扑向倒地的李强,坐在他背上,双手紧紧扼住他的脖子,任凭他挣扎反抗,始终不肯松手。

半小时后,感觉李强没有了气息,筋疲力尽的李女士松开手倚在床边。

她以为李强只是昏迷了,她赶紧拨打了报警电话,说她的丈夫被她打昏了,需要救护车。

但又害怕李强装死,又或者只是晕过去了,醒来后,定然不会放过她。

她又找了一条围巾,再次缠住他的脖子,直到警察赶到。

警察迅速赶到现场,将李强送往医院,但为时已晚,医生宣告他已经死亡。

法医鉴定结果显示,李女士全身多处受伤,被评定为轻伤,而李强则是因颈部被勒致窒息死亡,死于李女士之手。

女士被警察带走了,她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她说她是因为受不了王某的家暴,才下了杀手。

4月20日,她被正式逮捕。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了解到,李女士长期遭受家庭暴力,且公婆对此知情。

李强的父母出具了谅解书,加上李女士自动投案,主动供述案发经过,属于自首行为,按照法律规定,可以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

然而,无论背后的原因多么复杂,李女士毕竟夺走了一个人的生命。

尽管她长期遭受家暴,且在特定情境下的反击看似人之常情,但无论如何,杀人行为不容于法律。

考虑到李女士的特殊情况,法院最终判决其犯有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

对于这一判决,有人提出异议,认为李女士在遭受严重家暴,甚至被打到尿失禁的情况下反击,不应被视为有意杀人。

然而,法律的判断依据是李强在摔倒后,对李女士的不法侵害已经停止,此时李女士转身勒死李强,构成了独立的犯罪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范畴,故法院认定其为有意杀人。

正如网友所说,李强的死,固然咎由自取,但其父母同样难辞其咎。

他们明知儿子的家暴恶行,却一再纵容,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惨剧。

但也有人认为李女士问题也很大,遇到家暴男可以离婚,为什么还要硬忍。

家暴绝非简单的“床头吵架床尾和”,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创伤,更有言语侮辱、恐吓、暴力等多方面的虐待。

美国反家暴联盟数据显示,高达85%的受虐者无法彻底摆脱受虐关系。

在这些受害者中,许多女性深受家暴之害,她们不仅承受着身体上的伤害,更遭受着精神上的残酷折磨。

这种精神上的操控远比身体上的暴力更为恐怖,它像一把无形的刀,一点点地削去受害者的自尊和自信,让她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仿佛离开了施暴者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整个世界都会崩塌。

这种精神控制的方式,与心理学中的“煤气灯效应”有着惊人的相似。施暴者通过对受害者施加情感虐待、洗脑和操控,让受害者逐渐丧失自尊,产生自我怀疑,最终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

这种精神控制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受害者在不知不觉中被慢慢侵蚀,等到醒悟过来时,已经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更为可怕的是,施暴者为了达到控制的目的,往往会使用各种威胁性的话语来恐吓受害者。这些话语如同利剑般悬在受害者的头顶,让她们时刻感到恐惧和不安。

受害者担心一旦离开施暴者,会遭受更严重的暴力对待,甚至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因此,她们往往不敢对外求助,只能选择隐忍和妥协。

然而,这种隐忍并没有换来施暴者的怜悯和悔改,反而纵容了他们的暴力行为。当受害者试图反抗时,施暴者会采取更严重的威胁和暴力手段,让受害者陷入更深的困境。这种恶性循环让受害者感到绝望和无助,她们仿佛被困在一个无法逃脱的牢笼中。

此外,受害者还面临家人不理解、自身经济困境、担忧对孩子造成心理阴影等问题,使得逃离家暴之路充满艰辛。

所以,面对家暴,每一个个体都不应保持沉默。

我们需要形成“家暴不是家务事”的全民共识,对家庭暴力零容忍。

婚姻本应是夫妻间的同舟共济,家庭绝不应成为暴力的庇护所。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终消除家庭暴力的危害,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结婚那晚,老公亲我亲到尿失禁,他也知道了我隐藏的秘密
父母辛苦攒钱买房,婚前提出的这个要求却让未来儿媳心寒?
结婚十年,80后丈夫竟已出轨60后大妈七年,妻子崩溃至极
女子不顾反对,零彩礼嫁网恋瘫痪男友,婚后为其端屎端尿
8.7分,TVB终于出了一部好剧
成都一女孩遭姐夫性侵,没拒绝也没反抗,姐夫称:明天我还来找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