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恩来第一次见到朱敏,惊讶地对邓颖超说:“小超,你看这孩子多像朱老总!”

朱敏第一次认识父亲朱德,是在成都街头的一张悬赏“朱毛”的人头像上。外婆告诉她,那个“朱”就是她的爹爹,她心头一热,突然很想见父亲。后来她从外婆和姨妈那里听来了父亲的各种传说,脑中不断涌现父亲的形象。

朱敏出生后,朱德给她取的第一个名字,叫“四旬”。不到1岁时,朱敏离开母亲寄居在姨妈家,改名贺飞飞朱德还是按辈分给她取名“朱敏书”。她来到延安父亲身后,才被改名为“朱敏”。在赴苏联学习时,朱德又给她取了一个化名“赤英”。

朱敏在与父亲朱德的50年生活长河里,总是分离多于团聚。她在14岁之前,对父亲之间的爱情,也是一无所知。

朱德与朱敏母亲贺治华在上海相识,并一同到德国留学,但两人信仰不同。1926年,两人前往苏联,贺治华临产被安置在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农庄。

朱德年过不惑得女,女儿的模样令他百看不厌。为纪念40女,他给女儿取了一个乳名叫“四旬”。由于要回国参加任务,朱德不得不起身回国。

第二年夏天,朱敏的姨妈不远千里从成都赶到中苏边境从姐姐那里带走了不到1岁还在生病中的朱敏,后来朱敏慢慢长大,姨妈给她取名贺飞飞。

朱敏第一次见到父亲朱德还只是在成都街头一张悬赏“朱毛”的公告上,外婆说人像上的那个“朱”就是她的父亲那时她好想见到父亲。

1938年,周恩来和邓颖超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已经年满12岁的朱敏。周恩来第一次见到朱敏,惊讶地对邓颖超说:

“小超,你看这孩子多像朱老总!”

当周恩来提出要把朱敏送延安与朱德团聚时,外婆死活不肯,后来只得带朱敏去成都照相馆照了一张学生装半身照带走。

一天早晨,外婆从被窝里叫外孙女:“飞飞,外婆不能留你了!”她从外婆嘴里得知母亲已离开了人世。

不久,邓颖超秘密来成都,接走了朱敏和她的表妹。

一到延安,朱敏开始找父亲的身影,这时一个中年男人站高高土墩上望呀望的,他身着八路军军装,腿上扎着绑腿,这个人就是她的爹爹。

她忘记了路途劳累,喊道“爹爹.....”朱德也一眼认出了女儿,跑过来一把将她抱下马抱在怀里,父女两人只顾流泪……

在朱亲的随身笔记本里,朱敏见到了自己的一张小照片,那是她刚出生不久在莫斯科郊外草地上照的因年月已久,小照片早已发黄卷角,但被父亲一直珍藏着。

到达延安的第3天,毛泽东到朱德的窑洞串门。朱敏以前在悬赏图上见到过毛泽东的画像,今天突然见到毛泽东,便好奇地高声叫出来:“爹爹,毛泽东来了,毛泽东来了.....”

毛泽东拍拍她的头说:“才来就给爹爹当通讯员了,不简单!”朱敏抬头看毛泽东,眼前的毛泽东的嘴角下多了一颗痣,跟悬赏图上的不一样,就天真地问:“你真的是毛泽东吗?”

这下把毛泽东逗乐了,他笑呵呵地反问:“难道还有假的毛泽东?”

毛泽东走后,朱德严肃郑重地对女儿说:爹爹虽然比毛伯伯大8岁,便为了表示尊敬,你要叫他毛伯伯。”

父女两人的团聚非常不易,但朱敏也只在父亲这里过了一个春节,就又要面临分别了,而这一次分别就是数年。那天中午吃完饭,朱德没去开会,坐上炕上,用慈爱的目光看着女儿,然后拿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递给朱敏。

朱敏很纳闷,爹爹要我看这做什么?原来是一本介绍苏联国际儿童院简况的

看着女儿的“憨相”,朱德笑了,问女儿:“你长大了想做什么?”朱敏脱口而出:“和你一样,当八路军”。

朱德又问:“打完仗以后,还要干什么呢?”这个问题难倒了朱敏,她没想那么多。

朱德告诉她,打完仗后要建设新中国,那时就需要有大量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而朱敏这一代就是希望。

朱德干脆直接告诉女儿,要她去苏联学习,还给她提了几点要求,比如20岁以前不许恋爱,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把身体练强壮些。

朱敏听着父亲在过雪山遗留下的支气管炎发出的沉重呼吸声,看着父亲期望的眼神,尽管有些不太情愿,但还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启程这天,当飞机起飞时,朱德和康克清的身影很快变成几个小黑点,朱敏的两行泪无声地滑出了眼眶这一别竟又是数年。

此后朱敏在苏联过得很艰难,她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吃尽了苦头,但仍然不畏强暴,严守身世,顽强地在德国集中营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1950年,朱敏回到祖国时,已从一个面黄肌瘦的少女,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还是一名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毕业的大学生。

在朱敏参加工作后,她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那时的朱德已近70岁。古稀之年的朱德得外孙,令他十分高兴。

朱敏以为自己刚生完孩子,父亲会让他们一起住在中南海,但朱德硬把女儿一家赶到北师大一间12平米的集体宿舍,一住就是4年。

后来,朱敏和刘铮又生了5个孩子,朱德的女儿、女婿以及6个外孙,都同样要接受朱德的平民化管理,决不搞特殊化。

在外孙眼里,外祖父朱德是一个十分慈爱的人,也十分坚持原则,从不为家里人要求特殊的照顾。

有一次,朱敏的大儿子上学离家有远,朱敏在父亲的司机面前说了这件事,刚好被父亲听见。第二天,朱德推着一辆三轮车来送孙子,孙子见了很不满:“这车太丢人了。”

而朱德也不生气,幽默地说:“爷爷大,才坐四个轮子的车,你们年纪小,就坐3个轮子的。”孩子被逗笑了,就欢天喜地坐上姥爷的车上学去了。

朱德戎马一生,出生入死,他对家人的爱深沉、温暖又含蓄,但却从未缺乏慈爱,朱敏后来也深知这一点,理解了父亲的平民教育下的那种炽爱。

朱德去世后,深受父亲影响的朱敏,仍然奋斗在教育岗位上,辛勤教育着一代代孩子,直至到了晚年才有空整理与父亲点点滴滴的回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德女儿在苏联身处险境,化名“赤英”掩护身份,被主席儿子认出
1965年朱敏生命垂危,朱德为救女儿下令动用特权,事后写下检讨书
1946年,毛岸英回国帮一女孩寻找父亲,毛泽东听后立马叫来了朱德
1949年,朱德女儿的男友被嫌弃条件低,朱敏:我爹也是佃农家孩子
一生反对特殊的朱德,竟为一女教师动用特权,事后被批滥用私权
朱德的女儿,1926年出生于莫斯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