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杭州才女陈端生:17岁写《再生缘》与《红楼梦》并称“南缘北梦”,在遭遇丈夫蒙难亲人离世后,巨著未竟46岁郁终

什么是弹词?它是一种古老传统曲艺,形成于明代,流行于南方各省,集说、唱、弹于一体,曲调唱腔因地各异,用三弦或琵琶伴奏。如有苏州弹词、长沙弹词等。

当然,这种传统艺术形式需要由创作者呈现出来,此作者就叫做“弹词作家”。在清代,著名的弹词作家就是江南才女-陈端生

一:出身显赫的江南才女,待字闺中开启爽文人生

1751年,陈端生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书香世家和官宦世家,祖父陈兆仑是雍正八年的进士,当过顺天府尹等官职;父亲陈玉敦是乾隆年间的举人,任过山东登州府同知等官职;母亲汪氏是云南知府汪上堉之女,颇通文墨。

可见,出生于如此家庭的孩子,自然受过良好教育,祖父和父亲也很开明,并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古训,反而对陈端生悉心栽培

还有,陈端生这一辈没有儿子,只有三个女儿,端生为长女,长生为次女,庆生为三女(后早夭),因而只有端生长生姐妹俩为伴,且在当时很有才气与名气。

那时,清代江南一带世风已经逐渐开明,对女性教育已放开,而且男女之间也不设防,如男老师可以收女徒等。妹妹陈长生就是当时一代大文豪袁枚的女弟子,长大后还嫁给了翰林院编修叶绍楏,也是文坛的一段佳话。

虽然陈端生的才华犹在妹妹长生之上,但她的一生显然就没有妹妹那么幸运了。

陈端生写的弹词小说《再生缘》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在当时与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并称为“南緣北梦”,可见其地位在中国文坛上也是举足轻重的。

陈端生开始写《再生缘》时还是一个尚未出嫁的少女,即1768年,那时陈端生17岁。虽然这个年纪大多已为人妇了,但陈端生而言却对自己终身大事并不着急。

大家可能对《再生缘》不太熟悉,但提到著名越剧《孟丽君》就恍然大悟了,因为《孟丽君》就是清由代《再生缘》改编而来的,主要讲的是男女主人公孟丽君与皇甫少华悲欢离合的故事。

那时陈端生父亲在北京任职,一家人就没回南方,这时陈端生刚好趁家里安静,就开始了写作生涯,像极了现在坐在家里写爽文的网络作家

当时陈端生写作也是基于爱好,并没啥功利之心。她经常晚上写文,那时夜深人静、文如泉涌,虽然最初读者只有母亲和妹妹,却影响不了她高涨的创作热情。

她每每写完一小段,都要拿给养病在床的母亲与妹妹看,两人就会给她提意见,但常常都是夸奖她的,还夸她成书后必定大受欢迎,这给了陈端生很大的信心。

第二年五月,父亲仍在京为官,陈端生已写了8个月小说,而能在如此短时间里写出8卷,已是极有文学天赋了。

8月,父亲被调到山东登州府任职,一家人同往。而在蓬莱临海、风景优美、且有神话传说之地,对于写作的陈端生更是极为惬意。

为此赋诗一首:

地临东海潮来近,人在蓬山快欲仙。

空中楼阁千层现,岛外帆墙数点悬。

而那时父亲是京城外放的当地长官,一家人除了享受自然风光外,还有特殊待遇。在如此优渥的条件下,陈端生更加努力写作了。

她的写作速度很快,创作热情达到最高潮,在山东住了7个月就写了9到16卷。看来写作真是需要天赋的,并不是人人都行。

而对于写作,颇通文墨的母亲就是她的第一知音,但是母亲病情越来越重,她就更加努力,生怕母亲看不到《再生缘》的完结。

然而,最终母亲还是没等到成书的那一天。1770年母亲病逝,陈端生悲痛不已,母亲于她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知音与老师。

1771年,父亲离任,陈端生和家人返回了杭州老家,先从蓬莱到坐车到德州,再由德州走水路,如此舟车劳顿,十分辛苦。

由于那时交通不发达,陈端生又是出生富贵人家的小姐,平时就爱写作,很少锻炼,在路上娇弱不堪,经历了不少颠簸之苦。

这一年,陈端生已经20岁,在那时已经是大龄姑娘了,可说写作也耽搁了她的终身大事。

而一回到杭州,陈端生还沉浸丧母悲痛与旅途劳累当中,也没有精力写作了,只对书稿进行了修改与润色。

又过了3年,陈端生已是23岁的大龄姑娘了,在古代女子十三四岁就已婚嫁,可见因为写作,陈端生成了一个“大龄剩女”。

但由于自身家庭是名家,因此在门当户对之下,她嫁给了同是名家的子弟范菼为妻。婚后,夫妻两人鹣鲽情深,相处十分和谐,陈端生也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快乐。

二、6年美满的婚姻生活,丈夫蒙难、家族蒙羞

婚后几年,陈端生生下一女一子,一家人其乐融融。然而好景不长,婚后的第6年,家里突遭厄运。

1780年,范菼牵涉到一场科考舞弊案中,此案在乾隆朝影响很大,乾隆下诏重罚7个案犯,主犯被斩,其余则流放到边远之地,范菼也被流放到了新疆之地。

这突如其来的厄运,令陈端生如晴天霹雳,痛苦不已,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就此戛然而止。她在诗中这样写道(节选):

一曲惊弦弦顿绝,半轮破镜镜难圆。

失群孤雁斜阳外,羁旅愁人绝边塞。

丈夫的流放对陈端生一家影响颇大,那时她才29岁,陈家和范家的家长还因管教孩子不严而被革职处罚。

(乾隆皇帝)

为此丈夫一去就是10几年,在这段漫长时间里两人就再也没见面,想想人生又有几个十年呢,可见孙端生生活有多难熬。

丈夫蒙难,家族蒙羞,这对一个弱女子来说,能做些什么呢?但为母则刚,陈端生只能强打精神含辛茹苦抚养两个孩子长大。

此时她的小说《再生缘》前16卷手抄本已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好评如潮。为此,陈端生名气越来越大,很多读者纷纷向她“催更”,要求她赶紧继续写下去。

于是在1784年,已经停笔12年的陈端生在开始更新《再生缘》,但此时的她因遭受命运摧残,心境大不如前,而在她刚写完第17卷后,厄运又再次降临在她身上。

这一次厄运接二连三的光顾,死神无情地带走了她病中的父亲,之后她的爱女又夭折了。这一连串沉重的打击,任陈端生再坚强也支撑不下去了,最终病倒在床。

她的巨著《再生缘》又再次搁置下去了。

12年后,丈夫被释放回家,但令人意外的是,丈夫在回家前,陈端生就在病痛与愁闷的双重折磨下离世了,死时年仅46岁。

那时她的巨著《再生缘》只完成了17卷,因此被后世称为“无尾的神龙”,此评价也真够霸气的。书中主要内容是讲孟丽君与皇甫少华的故事。

而这样的巨著就此遗于历史长河,着实可惜了。于是另一位钱塘女诗人梁德绳开始续写《再生缘》,她在其后补写了3卷,最后女由作家侯芝进行修改印行,因此清代的弹词小说巨著《再生缘》一共有20卷80回

也就如同曹雪芹写《红楼梦》只写了前80回就未竟而亡,后由高鹗续写后40回。不难看出,很多长篇巨著会由多人来完成,比如《汉书》由班氏一门三父女与马融之弟四人合力完成的。

对于《再生缘》,著名学者陈寅恪盛赞不已,说它是“弹词中第一部书”,其成就不在杜甫之下,并赞:

陈端生以绝代才华之女子,竟憔悴忧伤而已,身名淹没,百余年后,其实迹几不可考见。”

陈端生除《再生缘》外,还有诗集《绘影阁集》,但遗憾的是已散佚。

回顾陈端生一生,前半生优渥,后半生凄惨,却也迎来了绝世佳作《再生缘》传世,而且未竟而亡甚至为惋惜。

纵观历史,貌似才高者大多命运坎坷,难道这是“天道忌全”?上天赋予了你绝世的才华,似乎就要在命运上大打折扣,如此才显公平。

对于陈端生的结局,令人扼腕叹息啊,她的短暂命运终究托不住她的卓绝才华,毕竟能作出与《红楼梦》并称为“南缘北梦”的巨著,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如今,江南才女陈端生已然故去数百年,然而她的巨著仍熠熠闪光于历史长河之中,而且深受大众喜爱,陈端生若泉下有知,想必一定会十分欣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代女弹词家陈端生-大外廊营胡同——《胡同百姓系列》之六十五
一位不该湮灭无闻的绝代才女
陈端生与《再生缘》
品茗闲谈录·三十一
勾山樵舍丨清代大才女陈端生的故居 著有《再生缘》比肩《红楼梦》
《龙凤再生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