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左传撷华》:境界,才是一个写作者的必杀器

一、《左传》的历史价值

《左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主要记载了春秋时期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种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春秋时期是一个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大迸发的时代。许多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在《左传》中也得到了体现。比如“以民为本”的思想,以及“三不朽”学说中将道德作为了整个社会体系的最高价值观。

此外,《左传》一书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更具有文学价值。朱自清曾说,“《左传》不但是史学的权威,也是文学的权威。”而《左传》的文学价值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的叙事。

《汉书·艺文志》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尚书》专于记言,《春秋》亦在记事,但它们的缺陷就在于忽略了历史的主体——人,因为人才是社会历史变革中的见证者。《左传》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一方面,它将历史上形形色色真实发生过的人物都囊括其中。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底层劳动人民,作者都试图描绘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刻画他们在时代背景下的生活特点。

另一方面,这部伟大的文学巨作胜在情节的推进和细节的把控。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构成了整个情节的发展,作者对于故事中人物性情、场景构造的把控,更是令人称道。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后世之文,其体皆备于战国”。那么作为春秋时期最为完整的文学典范之一,《左传》可以说是后世各种文体的萌芽。因此,学写作,不可不读《左传》。

当然,对于初学者而言,即便能够读懂文言文,关于文章的技法和布局,也未必都能了解。倘若无法窥探其中的奥妙之处,实在太可惜了。那么,这里就要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清代学者林纾的著作《左传撷华》,来帮助我们汲取《左传》的文学精华。

二、《左传撷华》好在哪里?

林纾是近代时期的古文家,以及翻译家。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人。林纾本人具有极高的古文造诣,在当时为呼吁古文精神艺术的传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教育家钱基博在《林纾的古人》一文中曾写道,“大抵崇魏晋者,称太炎为大师,而取唐宋,则推林纾为宗盟。”其中,这部《左传撷华》便是林纾推崇古文的呕心沥血之作。

《左传撷华》

只是,评注《左传》一书的文人众多,为何要特别推荐林纾的这本著作呢?

其实《左传》这本巨作并非从一开始就受到密切的关注。西汉时期,它曾受到重视,但后来又被荒废了。清代以前,虽然涌现了诸多关于《左传》的评点之作,比如南宋吕祖谦的《左氏博议》,明人穆文熙的《左传鸿裁》等等。但《左传》一书尚未受到推重的境界。

真正令《左传》如登大雅的要归功于清代桐城派的推崇。

桐城派是清代时期文坛上的散文流派,影响最为深远,世称“桐城古文派”。那么桐城派古文家为什么如此看重《左传》一书呢?原因就在于前文所提到过的“叙事”,以及桐城派对文体“雅洁“的推崇。

“雅洁”二字,指得是既要讲究文章语言的朴素实华,又要符合儒家伦理道德的理念。而《左传》无疑是这些古文作品中的佼佼者。

林纾

桐城派对于《左传》的经注,要数桐城初祖方苞的《左传义法》最为经典,后人多在此基础上加以描画笔墨。

但林纾却另辟新径,既传承了桐城派以经文眼光解读文章的作风,又加入了他自我的思想,重在探讨文章的“性情”与“意境”两个方面,他认为“文章为性情之华”,是作者人格和精神魅力的体现。

因此,林舒的评点更为灵活丰富,眼光独特,对后世具有启发意义。

三、林纾的解读

我们举几个文章中的案例来看看。

《左传》文章的特点,其一在于它的“制局”。

比如,《连称管至父之乱》一文采用了省笔与缩笔的手法,林纾是这样点评的,“浅人以为序事笔墨宜详尽,若果能如是结构,则虽简亦详,虽略亦尽”。

也就是说,它的语言简明扼要,却微言大义。这样的文章倒令我想起,《唐人小说》中的《聂隐娘传》。文字落笔点到为止,却有大量的留白空间,让人无限遐想。

又比如《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一文,林纾评价其“制局最奇,有起无结”。这篇文章看起来,似乎只有前文却无结尾,但作者的深意却又在不言之中已尽。

这篇奇文,令后世者争相模仿,曾国藩还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啸亭杂录》,仿的就是此文。但林纾评价它,“《啸亭杂录》记辛亥兵败事,亦极力摹仿,惜其太似耳。文字摹人不加以变化,即使尽态极妍,到底假啼伪笑,非复真相。”虽然说文章的骨架极易模仿,但作者的内核却很难被临摹,弄巧成拙,只会让人啼笑皆非。

另外,还有《左传》中刻画的人物。比如《张骼、辅跞致师》一文中,描写了张骼、辅跞两位致师勇士的从容不迫,豪爽风度。林纾评价其“风神盖世”,“文着墨无多,风韵高,音吐妙,百读不厌”。

再比如《宫之奇谏虞公》,林纾评价此文“此一篇是愚智之互镜。虞公开口抱一“宗”字,继此抱一“神”字。其愚騃处已从两语描出。”它的着重点就在于用词精准,一个“宗”字,一个“神”字,便将人物的愚昧之处描绘得显露无疑。

由此可见,林纾对《左传》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从文章的结构,布局,以及描写手法,用词等都能准确把握,面面俱到,不得不说是一本学习写作的宝藏书。

总体而言,《左传》的文体行云流水,妙趣横生。既不离雅洁二字,又有千变万化的手法,不免令人心生叹服。

四、文章的“意境”之美

在《左传撷华》一书中,林叔对于意境的推崇,倒是让人想起王国维的境界一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写道,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虽说写词,其内涵一样可以用在写文章上。文章的笔法不过就像我们所说的套路和模式罢了,真正让文字生动鲜活的是人,是写作者所反映在文字上的精神格局,喜怒哀乐,以及他的人生体验。富有感染力的作品,必然充满了深情,充满了不朽的生命力。

此外,每一个写作者又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因此他的内核也就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自己。这个精髓所在才是别人所无法模仿和触及的东西。

我们看《左传》的文章,往往含蓄内敛,文质彬彬,但洁净沉稳的文字背后却是汹涌澎湃的杀机,还有冷眼旁观的暗讽。再对比司马迁的《史记》却截然不同,它的语言激烈刺骨,像似有一把长剑直击人的心脏。再比如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又是别有一番情味,各领风骚。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不仅仅是文章的妙笔生花,更是作者的“境界”在文字中的体现。而这个“境界”,正是我们每个写作者所渴望达到的方向。

形成文字背后独特的人格魅力,才是我们写作者的必杀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自清:《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礼》《春秋》三传
学习《左传》不妨借力这本“撷华”
【觅文记】姚永概: 望溪主义法,其失或隘; 海峰主文藻,其失或宽; 惜抱持乎中矣(下)
经史之间,义例详明
先秦叙事文学:《左传》的作者和成书年代 默认栏目 默认栏目 聚散的教学博客
心灵与文字的契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