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明山(泥人张)作品
姓名:张明山 国籍:中国.天津 年代:1826-1906 职位:民间艺术家 张明山,是天津“张明山”彩塑创始人。
张明山生于清道光六年(1826),名长林,字明山,后以字行。祖籍浙江绍兴,其父张万全曾任师爷,卸任后定居天津西头,做些小泥玩具贴补家用。张明山童年时就对泥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白猿偷桃》是他崭露头角的作品。他捏的小白猿生动逼真,比按传统路数制作出来更像,比他父亲做的更受欢迎。
13岁正式从事泥塑工作,18岁已成名。他天资聪慧,心灵手巧,富于想象,善于观察仿效。经过长年累月地细心揣摩与刻苦实践,对捏泥人的技术有了自己独特的绝招。操作时悠然自得,若不经意间,而得心应手,为人捏像只须对坐谈笑,抟泥入手,顷刻之间,即可完成。特别是藏泥于衣袖内,悄悄抟捏人像,形神毕肖,栩栩如生,堪称神奇。他利用各种机会,观摩寺庙泥塑、石刻、古代书画、古籍绣像,并从中吸取营养;还与一些学者、画家建立友谊。他十分注意观察社会风情、市民心态和生活细节,研究不同阶层人士的性格、思想感情、动作特征,这些为他的艺术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自张明山从事专业彩塑泥人之后,才使天津泥塑脱离了原有的“泥娃娃”水平,提高到新的境界,成为雅俗共赏、活灵活现地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品。
他的创作题材广泛。有取材于我国四大古典名著,多种舞台戏剧的如《蒋门神》、《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及《关羽秉烛读春秋》等戏出像及余三胜《镇澶州》戏装像。或取材于民间传统故事的如《风尘三侠》、《岳母刺字》等。或反映旧社会各行各业劳动人民形象的如:挑水的、吹糖人的、拉洋车的、卖西瓜的及算命的盲人等。或反映当时天津民间风俗的如迎娶仪式和出大殡情景的泥塑。或表现各界人物的肖像如《李鸿章》、《刘国华》等泥塑作品。非凡的艺术成就,使他成了朝野闻名、家喻户晓的泥塑工艺的代表人物,“张明山”之褒称也从此传遍天下。
张明山的作品继承了我国古代泥塑的优秀传统,又在表现人物生活及风情中有所发展创造,具有鲜明的写实特点。他对人物动作处理的协调自然,比例结构准确,骨骼与肌肉关系塑造的富于动感,真实可信,衣着捏塑练达,色彩简雅和谐,谓之“三分塑,七分染”,层次丰富细腻,五官刻画精细入微,十分传神。
他的作品驰誉遐迩,被称为南北塑像之冠。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作品曾获巴拿马赛会一等奖和南洋各地展览会奖状奖牌二十多件。
他为人谦和,彬彬有礼,交友待邻,以诚待人。他身怀绝技,难免遭人嫉妒,遇有逆来之事,他从不计较。他同情穷人,总要尽力帮助别人。但是对于豪强,他从不肯屈服。
清末,张明山曾被召进宫,捏塑各种古今人物像。他不愿长期埋头宫内,专受皇家驱使,最后逃了出来。在上海躲避几年,才返回天津。光绪三十二年(1906)四月二十九日,一代泥塑大师因感冒而逝,终年八十岁。但他开创的“泥人张”艺术,经后人的继承和发扬,至今经久不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今的“泥人张”,早已不止是俗世奇人
《话说天津》·泥人张
徐悲鸿为张明山点赞·老天津的犄角旮旯
1996-30T《天津民间彩塑》特种邮票
张明山
生动的小泥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