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江市漫谈

笔者自称金江居士,因为笔者是出生在金江市,在金江市成长,在上初中的时候看到语文课本上的古代诗人都号XX居士”,于是便开始使用“金江居士”的笔名。

严格来说笔者应该是金江镇人。现在“市”普遍被用于地级市、县级市等城市。而在早期的“市”指的是进行交易的场所,比如澄迈县当时有金江市、福山市、桥头市等等。现在金江人生活中讲金江市,也是由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在有一段时间金江镇只包含金江市,现在金江镇已经合并了其他几个乡镇。本文写的金江市便是指金江市区。

金江在古时称新安江。琼州府志记载:“南渡大江,在城东南十里。发源自五指山,历临高、澄迈、定安三县地界,流至城南六十里曰白石河,至城东南十里曰南渡大江,又五里曰博冲河,又一分流绕城东曰河口河,俱入海。”其实,南渡江作为海南岛的第一大河,古时的名称为黎母水,其在不同的流段有着不一样的名称。属于临高境内的一段河流,过去称“大江”;属于澄迈境内一段江流“新安江”;定安境内的一段江流,过去称为“建江”;在琼山县境内的一段江流称为“南渡江”。新安江后来改叫金江,具体缘由详见下文。

金江市,又名澄城,初名打铁铺,后称打铁市,清朝始称金江市。金江市位于澄迈县中部,北面有海拔102米的地坡岭,形如初月,弯面向南,紧抱金江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且为阶地,南渡江从西方流入市区,沿内弯状地势向东流去将金江市割成南北两个市区。金江市在清代以来澄迈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清代以前,澄迈县的县治曾位于永发、美亭、老城等地。与上述这些历史悠远的城镇相比,金江市区域在元朝方才开始有人员活动。宋末元初,兵荒马乱,汉人纷纷南渡来琼。在金江市今址地域是新安江河漫滩冲积平原,东边有钟寨村、地坡村、京岭村、李六山村;南边有塘口村、博潭村;西方是大塘河两岸郁郁苍苍,草芊木茂;北边有地坡岭。有少数汉人到新安江南畔搭草寮过活,与此同时有翁姓三兄弟迁至新安江北畔搭舍定居,为地民打铁补锅,锻打铁耙、镰刀等铁器和铸造犁头、犁壁等农具。不久居住在对面的那些汉人也迁到此里搭舍聚居。日复一日,来此安居的人逐渐多起来,地民经常在此地方聚集,购置和维修铁器,交换河捞野猎物品,因而此地就成为新凑的聚落,形成“打铁铺”。之后打铁铺失火,草舍被焚,翁姓三兄弟和邻居沿江岸东迁,再盖草舍,重操旧业。不久,他们改建土房,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翁姓已有六、七户20余人,时称“翁半城”,亦称打铁街。元末至正年间,来打铁街定居的人逐渐多起来,附近村民每隔天到这里交换野猎河捞物品,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形成墟市,民称打铁市。

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澄迈县设贵平、恭顺、永泰3个乡,打铁市属新安都,上隶永泰乡。明朝时县境西南地区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和在山上河内获取的土特产品,多由南渡江运到博潭渡口后转到打铁市销售。明末,打铁市作为澄迈县中部的新兴商业交易中心,其商品种类、数量比前增多,在商贸市场上有铁耙、犁头、犁壁、镰刀等铁器;犁尾、木桶等木器;竹笠、竹簧、蓑衣等衣具。全市固定市民有65320人,按江岸走向,分两行建设房屋,草舍多,土房少,中间有一条小通道,人称街路。有货铺4间,盐铺2间,石匠2户,木匠3户,桶匠3户,铁匠4户,初成大集。

南渡江是秋汛型河,每年秋季的台风暴雨,都带来洪水泛溢。年年如此,循环不息,星移斗转,细沙轻被洪水冲走了,黄金重则沉积下来。年久月深,乾隆年间来往赶集的人们,涉水渡河时,看见河沙里含有闪闪发光的砂金,就传开新安江里有黄金,一时间,打铁市便被各处赶来淘金的人们挤满。渐渐的新安江被人们称为金江,而打铁市也改为金江市。此时,全市有40216人。房屋是土房草房参半,街道长约100米。县境西南乡村农民的土特产品,如木材、沉香、槟榔、红白藤等和生猪、稻谷、水牛、黄牛等物资,也通过商贩掮客到实地收购,运进金江市而后转运到海口、湛江、海防等地。因而,这里成为澄迈县农产品集散中心,人称“小苏州”。光绪三十四年(198)续修的《澄迈县志》记载:“金江镇,旧名打铁,在新安都,山川秀明,人文渊薮,货物所聚,舟车所通,人成以苏州目之。”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知县薛贺图将县署由老城移到金江市,从此,金江成为澄迈县新县治,今因之。关于澄迈县治迁移的原因其一是老城背临琼州海峡,往往海寇一来,全城都会被掠夺一空,海寇还会烧尽民众房屋,薄弱的城防根本没起作用,人们苦不堪言;其二是琼北沿海地区,在历史上发生多次地震,造成县署倒塌,无资修复,迫于移到澄江书院视事;其三是在沿海地区,瘴气弥漫,疫病常发,亦威胁县署;其四是金江市宜于建县治金江市位于澄迈县中部,水路航运方便,上可通九龙、北解到西黎南黎峒,下可达博罗、定安、海口北有马路到澄迈县治老城墟,东北有马路通琼州府治府城。时任知县的李德重,征得乡绅的同意,于光绪十七年(1891)就在金江市肇建行署。后经张士锃(光绪十八年二月任)、俞焕(光绪十八年四月任)、薛贺图(光绪十九年任)三知县继建,至光绪十九年(1893)行署告竣。

清代的金江市有主街1条,长约300米,宽约3米,且弯曲如蛇爬。两旁店铺均为土木结构的瓦房,又矮小没有楼。街道中间铺石块,两旁是阳沟排水。北边有后街,比主街更小,瓦房和草房参杂,高矮不ー,居住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汉民。有篾匠10户,桶匠6户,铁匠5户,木匠4户,石匠、雕匠、染匠各2户,鞋匠1户,合计32户。清末民初,在金江市胜利街东镇东庙门口,有个街市栏(即市场),面积约1千多平方米,四周摆摊位销售牛肉、猪肉、三鸟鱼类及蔬菜等农副产品。外地货物多经南渡江运到金江市,因而金江市逐渐繁荣起来,其时已有3141573人。

中华民国元年(1912),澄迈县国民政府在金江市成立,办公在原澄迈县治。民国十年(1921),拔南村清末贡生蔡邦政,任澄迈县国民政府县长,他莅任后,就规划建设金江市,首先扩建金江市街道。发动市民从原来3米扩大到8米,且修直整平,全面铺盖石块。两边房屋筑高建宽,铺板为楼,统一规格,檐下为走廊,市貌焕然一新。其次整顿后街,规划街道宽度和两旁房屋规格,让居民自筹资金,自己建造。金江市初具规模。

民国时后期金江市有街道4条,小巷8条,均为石块路基。主街房屋多为两层楼房,在中山路、新民路,有钱人家就住上水泥混凝楼房。民国二十年(1931),由廖德(金江人)、陈光槐(博潭人)、王育深(长安人)投资合建座落在中山路的三楼,时称“金江第一楼”。当时全市面积约1方里,铺户共400余间,居民约2000人。输出品以生猪、米谷、鸭蛋为大宗,输入品以布匹、洋纱、煤油、黄豆为大宗。在公路未通以前,儋、临两县南部之出口货物多由南渡江经过此处。当时在金江市较大的商家有:万盛、新盛、琼福万利昌、福安、裕安、南盛、源兴、曾澄盛等,经营布匹、日用百货、副食品、棉纱、酱油、药材、纸张、文具、图书等。各条街道还划分为米行、菜行、种苗行、盐行鸟行、成鱼行等。

民国三十四年(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在金江市西方原县政府办公署周围地域,是千孔百坑的公有地,附近农村个别农民,因房屋被侵澄日军焚烧,便到这里搭茅寮居住,靠打散工过活。有些外地难民也到此地搭草舍谋生。短短的几年间,这里就形成了草房聚落地。到1950年解放时,在这里定居者已有三百多户,称西市场,即今解放西路和中山西巷区域。解放后各铺店重新开业,原有商号各有兴替,较大商店有益兴、万利昌、文惠行、万盛、公盛、益群、永兴、南盛、澄盛等。茶店有利南、冠南等5间,小贩开酒饭店10多间,经营白粿、海南粉和羊肉粥店10多间,也有肩挑熟食和饭团走街叫卖者。此时期,外地货物多从南渡江运入。因而,临高、儋州等地客商也到本市购货,肩挑回去。金江市起着中转站作用。

19505月,金江地区属澄一区辖。195710月,撤区并乡,澄一区分设金江镇、太平乡、长安乡、旺商乡195810月,由金江镇、太平乡、长安乡、旺商乡合并成立金江人民公社。19592月,从金江公社划出太平公社。19656月,从金江公社划出金江镇。19683月,成立金江公社革委会。1969年成立金江镇革委会。办公在解放东路。197610月,改称澄城公社革委会。19805月,金江公社革委会改为金江公社管委会。澄城公社革委会改为澄城公社管委会。19839月,金江公社改为金江区公所,澄城公社改为金江镇政府。办公在文化北路。19875月,金江镇和金江区合并,称金江镇政府。2002年,金江镇、长安镇、美亭乡、太平乡和山口乡的善井、高山朗、山口、道南、仁丁5个村委会合并,称金江镇政府。

1950年,金江市有街道4条,小巷8条,总长约1500米,均为石板路基。其中中山街为主街,长500米,宽10米。1952-1954年,澄迈县政府投资改建4条街道,打水泥混凝土路面。重新命名为中山街、胜利街、建国街。1956年,澄迈县农村已实现农业合作化,金江市的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也基本完成,国营商业占了主导地位。很多单位在新辟的解放路两旁建设楼房办公和营业。原住在这一地区的市民,也按市政规划,自筹资金,建设自己的楼房。这样,金江市区域向北扩大了数百米。20世纪60-70年代,县政府为了安置离休退休干部便在江南沙滩上划地建设幸福路,让他们建设私房,安度晚年。在市区东边兴建各类大小工厂,沿解放路向东伸展,开辟了向阳路,在道路两旁,建设民房。此时,县政府将原金江公社辖的钟寨大队的富朗村、加笼园村、雷宅村、王宅村、蔡宅村5个自然村拨归澄城公社。至此,金江市区域扩大二倍多。20世纪80-90年代,全面改革开放,允许农民进城经商办企业。县政府在金江市北边,规划建设人民路、新市场、立新路、文明路、文明北路、环城西路、环城东路、公园路、华兴路、华成路等9个段街道,使金江市区域扩大了六倍多。   

解放前,在金江市南渡江河段没有永久性桥梁,人员和车辆来往过江,全靠两个渡船码头运送。海南解放后,金江市有永久性桥梁2座,横跨南渡江。金江大桥于1972年兴建,是永久性双曲拱硚、钢筋水泥结构,于200312月拆桥重建;金江新大桥位于市西南,建于1990年,全桥1615孔,桥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正是两桥横跨南北,天堑变通途。

笔者也算见证了金江市由小变大的过程。小时候往电视塔方向是越走越荒凉,现在电视塔附近盖满了楼房,绿地广场也建起来了,是市民休闲的好场所。地坡岭往大拉方向的金马大道两旁也盖满了楼房,不少外地人在此买房养老,金江市又纳入新的居民。同时大的超市新建了好几个,市民们不用去海口也能吃上肯德基麦当劳,看上大屏幕电影了。想起小时候笔者期待着去电影院看电影,顺便买点小吃,又或者期待开学前去老街买书包等文具,顺便在老式理发店剪一个“陆军装”,那是很有意思的回忆。

初中毕业后,笔者便离开金江市求学和工作,目前已定居在外地,金江市也就不常回去了,但是春节是一定会回金江拜公祖的。大年三十那天,全家准备好鸡、饭、酒等前往老街的镇东庙拜祭平天镇国公、火雷圣娘娘、福主父母、黄大将军、关圣帝君、岳飞元帅、天后圣母、华光大帝等金江市保护神。澄迈人民笃信道教,金江市早于明清时,在今建国路有火德庙,祀奉境主平天镇国公、火雷圣娘娘;在今解放路二小学对面地方有忠臣庙,祀奉关圣帝君和岳飞元帅;在今胜利路有潮州人迁来定居而创建的天后圣母庙,祀奉天后圣母;在山墩街旁有镇东庙,供奉平天镇国公、火雷圣娘娘等;在上市下市街头路口,都建有土地庙,祀奉福德正神。海南解放后,在“文化革命”期间,破旧立新,各间神庙被拆除。上世纪70年代末,金江市人民筹资在今址重建起镇东庙。

金江市人民亦有信佛教者,日常在金山寺组织活动。明洪武年间(13681398),在钟赛王宅村北,就建慈善寺,亦称地坡庵,毁于民国的战火中。1993年民间集资重建金山寺在金江公园即地坡岭南麓,占地3600平方米。金山寺相关内容参见笔者(金江居士)之前的文章《金山寺游记》。

在解放西路第一小学东侧有基督教堂。1906年,美籍牧师王约逊到金江传教。由地坡村王秀钦为首集资,建起一幢二栋平楼,成立金江基督教分会。1947年,由信徒澄迈县国民政府县长郑彬资助,增建一栋平房,共有房屋一幢三格,作为传教场所。由于外因影响,解放前夕教会停止活动。新中国建立后,教堂由政府有关部门及小学使用。1983年经澄迈县人民政府批准,房屋归还教会,信徒活动趋于正常。基督教堂后面有金江市的土地庙,很多人也会到这里拜祭福德正神。多种宗教在金江市共存,也体现了金江市的包容。

小时候过年会期待着大年初二的“装军”。金江市装军习俗,从古传下,源头无稽,每年正月初二日为装军日民国时期称“坛迦”,如今叫“装军"。初二日早上,由二、三百个青壮年人,分别拿道具,分成八音队、牌头队、歌舞队、腰鼓队、帅字旗队、苏钹队、锣鼓队等文装队伍,还有舞狮队、武术队、矛盾队、长棍队、虎叉队、短棉队、燕尾队等武装队,排成两行,扛着神躯,敲锣打鼓,弦琴吹呐,唱歌跳舞,有步骤、有秩序的巡市游街,向各家各户市民拜年,沿街市民,大放鞭炮,馈赠红封,热闹非凡。上个世纪5070年代,此俗已停。80年代又兴起,1986年从吴川县引进历史人物模拟型10多套即观音坐莲、洗太夫人、正顺夫人、岳家小将、穆桂英挂帅、百花仙子、风凰仙子、赵子龙出征、状元游街、关公送嫂、孔雀公主、知县察民、吕布貂蝉、千秋旋架、黄大将军、金江吉照等模拟造型,挑选十十ニ、十三岁的男女少年充任,在每辆手推车上按造型模样焊接固定钢筋架,让扮演者站住或坐着游街,增添游行队伍风采。此后,金江市的装军场面空前盛大,居全县之冠,后来还发展到“装彩车”等等。印象中笔者只见过两三回装军,后来听说每次装军都有不同的村庄打架,政府也不组织了。

金江市民在端午节去南渡江边游玩洗澡,当然还能够欣赏南渡江上的赛龙舟。初五日,早上以粽祀家神、祭庙神,中午吃五味汤配粽。全日在金江溪赛龙舟、放风筝、洗龙公水,十分热闹。龙舟赛一直是澄迈县的传统体育赛事,澄迈龙舟赛的知名度也在国内外广为人知,进一步展示了澄迈深厚的龙舟文化和世界长寿之乡的独特魅力。中国龙舟公开赛澄迈站已成功举办九届,赛事吸引广东、澳门、福建、浙江、吉林、广西、海南等地队伍参赛。比赛项目设甲A22人龙舟200米、500米直道竞速赛、3000米环绕赛,甲B12人龙舟200米、500米直道竞速赛。总奖金高达74万元,是中国龙舟公开赛奖金最高的一站。

金江市的体育有着辉煌的历史。金江市从1927年成立金声体育会到1942年参加全琼排球比赛,连获两届全琼冠军,被誉为“金声排球冠全琼”。从1958年起澄迈县篮球队威震琼岛,名列第二。1958年,投资建设可容纳2500人的金江灯光球场,有比赛时观众爆满,助威声雷动。近年来澄迈雷霆足球俱乐部成绩突出,多年来参加海南省男子足球超级联赛都取得佳绩,特别是在2014年获得海南省男子足球超级联赛冠军,2015在省体校参加中国足球协会业余联赛东南区决赛时打出较好的精气神。2011年澄迈二中队在2011年全国中学生排球联赛中获得亚军;201855日下午,第十四届中国中学生沙滩排球锦标赛在银川落幕,澄迈县第二中学代表队何传旦、曾王法斩获高中男子组冠军。2019年海南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在澄迈中学体育馆收官,澄迈代表队成功包揽男篮、女篮冠军;20191019日,2019年“白沙杯”海南省农民男子篮球赛迎来收官战,澄迈队85:71战胜儋州队,斩获冠军。

笔者回到金江的时候,往往都是带外地的朋友回金江游玩。一般会先带朋友们品尝金江的海南粉。早上会在县委西门对面吃海南粉,或者去三角街,又或者芒果脚吃海南粉,晚上则固定去老街吃海南粉了。我们吃海南粉喜欢吃一份腌的一份汤的,有时候还要再来一份粉仔。金江的海南粉最有特色的算是芋梗竹笋汤(黑横竹笋汤),也可以加点虾酱腌起来更香,那是一份淡淡的乡愁啊。金江市好吃的还有烤乳猪、炸牛排等,笔者在海口倒是经常想起韭菜炒海、煎福寿鱼、萝卜干咸菜仔配稀饭等故乡味道。

金江市的景点不多,可能和它长期的定位是市集有关。金山寺可能是唯一值得推荐的景点了,金山寺笔者(金江居士)之前的文章《金山寺游记》已有过记载。其他还有一些红色景点,比如中共邓仲支部成立旧址和冯平、符节烈士纪念碑。金江市历来具备英雄气质。中共邓仲支部成立于19266月,旧址位于今县二小学,原址乃金江书院,中共邓仲支部是澄迈县第一个中共党基层组织,开创了澄迈县革命斗争的新纪元。冯平、符节烈士纪念碑位于文明路县车站对面1957年澄迈县人民政府兴建,200111月重修扩建。1928年,琼崖工农红军总司令冯平和任琼崖工农红一说公历717日,农历五月三十日上午11时,冯平和符节在金江从容就义。据了解,每年金江市都有热血青年报名参军保家卫国。

趁着周末的时间,在海口整理文字和图片,漫游了一番金江市,把成果暂记之,日后将通过现场走访等形式扩展相关金江市的记忆本篇就到此告一段落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海南“打铁铺”的县治演变
这8个关于澄迈的秘密,八九十岁的老澄迈人都不一定知道!
澄迈这么美,你不想来看看吗?
寻味中国 83 海南金江粉
广州疾控:2月17日以来有海南澄迈旅居史的来(返)穗人员请立即报备凤凰网广东
海南省澄迈县各乡镇及村名汇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