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远山村庄 —重走史图博之路(四)

本以为去年的三季重走史图博之路完成后,关于史图博系列的考察工作就告一段落了。但是在队友们的策划和组织下,笔者参与了重走史图博之路第四季的活动,也许真的是最后一季了。在这次,我们的目的地是海南岛目前最偏远的黎族村庄。

史图博在1931和1932年的2次海南岛考察之旅,都是从海口到达那大,然后前往南丰,接着进入黎族地区。过了南丰,史图博和队友们开始翻山涉水,在远山村庄中对海南岛黎族进行深度的考察,采集了大量人类学的宝贵数据,并以《海南岛的黎族》一书接近完美的将他的心血呈现给我们。

笔者注意到很多团队,包括官方的和民间的这些年来都有开展“重走史图博之路”活动,大部分的方式都是对《海南岛的黎族》一书进行考究,试图到达史图博曾经到村庄去打卡考察。通过这两年来的调查研究,笔者发现要完完整整地重走史图博之路是不可能的了。当年的远山村庄有的搬迁了,有的被水库淹没了,即使存在的,大部分已经进入到现代社会的模样,几乎无法找到当年的痕迹了。于是怎样重走?重走什么?笔者曾陷入思考。

先简单回顾前三季重走史图博之路。第一季笔者走了什寒到黎班之路(从什寒到黎办——重走史图博之路(一)链接),在已经搬迁的黎班老村处见证了村庄的搬迁;第二季笔者走了从南丰到冲威之路(南丰以南——重走史图博之路(二)链接),见证了冲威被水库淹没的事实;第三季笔者走了大岐河谷(梦回大岐河畔——重走史图博之路(三)链接),在洪水村处见到了黎族村庄茅草屋和已经搬迁的牙迫村,接近史图博称之为海南岛最美的新乐岩地区。

通过阅读和实践的方式,笔者(金江居士)不断对重走史图博之路有了新的认识。一方面我们可以跟随史图博的脚步,看看他走过的路,以前和现在发生了哪些改变,因为他当时急切地想记录即将消失的时光;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延续史图博开展的工作,在可能存在黎族传统文化的地方去考察记录。

因此我们决定前往海南省目前最为偏远的村庄之一——高峰村。高峰村处于鹦哥岭腹地,位于南渡江源头上游,这个位于大山深处的黎族村庄,下辖方通、方佬、方红、道银、坡告5个自然村,共100多户。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启动后,划定了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核心区域,为更好地保护好生态资源,需要将核心区域内的村庄进行生态搬迁,高峰村成为了第一个生态搬迁的村庄。

从白沙县城出发,沿崎岖的山路往南开乡高峰村方向行进,一边是巍巍青山,一边是万仞深谷,车子绕着山、循着南开河打转,没多久就到了高峰村。其实现在我们去高峰村比以前轻松多了,以前高峰村没有通公路,偏僻的高峰,从乡政府进入高峰三十多里路,行走要用十多天。高峰村到乡里的路于2011年建成通车,不久后电通了,手机信号来了。

我们到达高峰村委会时已经是接近黄昏。听乡亲们介绍,村委会旁边是方通村,方佬和方红村在不远处,条件相对较好,而最偏远的道银、坡告两个村,至今不通路、不通电、不通通信网络。道银、坡告是全省仅存的两个不通公路的自然村,近期已基本搬迁到了银坡村。

我们稍微休整后便在方通村逛着。和十多年前来这里考察的学者们笔中的高峰村不同,目前方通村大部分都是水泥房了,只有一两间茅草房用于厨房。方通村边便是南开河流过,南开河是南渡江上有的干流,在高峰村的河段接近南渡江源头,可以说高峰村是最接近南渡江源头的村落。在南开河边,看着高耸的石壁,一瞬间想起去年到过的黎班老村,可惜的是黎班老村已经不复存在了,而方通村是如此生动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沿着南开河走着,看到有小朋友们在水流缓慢的浅水处戏水,笔者不由得停下脚步,看着孩子们天真无邪地玩水,便想起小时候在溪边、南渡江边玩水的情景。天黑后,热情的乡亲们请我们一起吃饭,我们便在芒果树下吃着黎家美味,喝着美酒,相互诉说那悠远的故事,直至夜里繁星布满整个夜空,我们才不舍道别。

次日早晨,我们前往方佬和方红村考察。方佬村和方红新村几乎融为一体,方红新村和方红老村之间隔着一片稻田。从方通村沿着水泥路走过去,方佬和方红村慢慢出现在眼前,村庄建在山上,山谷下的平地里种满了水稻,我们到的时候恰逢水稻接近成熟,广袤的稻田之中插着五颜六色的布条和稻草人,色彩搭配十分艳丽。笔者刹那间会想起几年前在去珠峰路上路过的卧龙村那种在无尽的山区当中突然出现村庄的振奋之情。稻田里有符小花阿婆在劳作,于是笔者在征得阿婆同意的情况下拍摄了阿婆劳作的场景,以及阿婆文身的照片。方佬和方红村内都是水泥路,房屋也都是相对较新的水泥房,偶尔看到的茅草屋早已无人居住。从方红新村走到方红老村需要经过一条小涧,小涧旁边有一棵高大的芒果树,据介绍已经有几十年到上百年的历史,我们品尝着刚从树上采摘下来的芒果,享受着久违了的原汁原味的芒果味道。走到方红老村的高处,可以看到整个环境的全景,其中不远的一座山呈蝙蝠状,颇有意思。顺着水泥路绕一圈便回到了高峰村委会。

高峰村委会的5个自然村我们走了2个,剩下道银、坡告这两个至今不通路的村庄,我们也特别希望能到道银村看看,但是由于返程时间将至,我们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从高峰村委会到道银村的一次往返,于是只能带着小小的遗憾离开高峰村。

在返程路上,我们在银坡村处停留,道银、坡告两个村的乡亲们几乎都搬到了这里,可能还剩道银村的一到两户没有搬过来。银坡村位于南开乡北部(原青年农场十队),因高峰村委会道银村、坡告村搬迁合并而得名,是一个生态扶贫移民村,目前村庄自然生态环境优良,交通便利,在2018年被评为全省文明村镇。笔者在村里看到2040套崭新的、有黎族特色的村民住宅楼整齐地分布着,村文化室、篮球场、绿化景观应有尽有。和乡亲们聊天也得知和以前相比,他们在这里生活更加幸福了。

白沙县东部的南渡江源区,是当年史图博对海南黎族考察的重心。南渡江源头区,是黎族原始文化保存相对完整的重要区位。史图博两次行走,都先入白沙峒,然后,第一次东行元门峒再南下红毛峒离去;第二次西行冯虚峒及七坊峒,绕一大圈后又自红毛峒返回本区,经元门峒、小水峒再回南丰市。史图博对白沙峒尤其重视,他说:“为了把全部黎族共同的东西用白沙峒黎来作代表,因此我对他们的情况特别详为了解并详为说明。白沙峒黎是使人感到很有趣的种族,而且是受外界影响特别少的种族。”据了解,前期其他团队重走史图博之路也试图寻找史图博在白沙走过的村庄,笔者从他们发布的一些成果来看,这些村庄有的无法考证了,有的到现在已经完全汉化了。也有一些团队去到过高峰村寻找相关的黎族历史文化遗存,比如郭小东、周伟民当年的队伍。我们也是受到前辈们的启发,前往高峰村去寻找可能比较接近史图博当年见到的场景。

到今天,高峰村在道路通了以后得到快速的发展,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经济条件,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黎族历史文化的痕迹进一步减少。在今年内,高峰村剩下的方通、方佬和方红村也将按计划搬迁到新的地方,届时高峰村将不再有人居住。因此笔者这次考察是比较有意义的。

在高峰村我们收获了美景、美食,学习了黎族历史文化,可谓是收获满满。不过和前辈们相比,我们见到的和他们相比还是有较多的差距。随着时代的进步,黎族历史文化快速汉化,譬如黎族文身将在不久的将来完全消失;譬如穿着黎锦的人越来越少,制作黎锦大部分是因为商业需要;又譬如黎族船型屋只剩下洪水、白查、俄查等少数村庄有成规模留存,而由于没有人居住这些茅草屋也难以持续保存……

几乎每次重走史图博之路的文章中笔者都会引用史图博当年的预言:“许多古老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消失着。活跃的南方超过了保守的北方,海南岛很快就要逼近巨大的迅速的文明化运动。在没有完全失去尚可窥视其原始状态之前,今天必须写下这些东西,因为这是最后的时机了”。也许史图博那年代是真的记录这些文化的最后时机,现在我们走在他工作过的地方,虽然不再见到他看见的场景,但是通过他留下的照片和资料,我们仍能感受到那一段段生动的景象。

此刻,想起在高峰村的经历,笔者心情仍十分激动。他日再会,高峰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85年前,一个洋人闯入海南“土著”部落:男的不穿上衣?
飛龄图博
【人文纪实】李汉仁摄影作品赏析 ·《黎民百姓》
琼中什寒村海南桃花源
一个叫有水的烂泥田的村子,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牙胡梯田 雕刻在五指山雨林深处的时光线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