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利息浅谈(一)——为啥钱能生息?

本科念书那会,我是理工专业,但也认真读过几本经济学,纯粹对社会运转规律感兴趣那种,和对物理世界探索的兴趣一样,都是一种好奇驱动的探索,谈不上专业。但常读我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不管是物理还是社会现象,我总能用模型化的方式理解和推理,进而在一个客观的角度理解更深的本质。当然模型不见得是理解世界的唯一方式,但我擅长这个角度,不妨听我道来。

今天开始我想以利息为题,从它的社会意义和数学模型等多个方面探讨一番。如有说的不合适的地方,还望批评指教。


钱是什么?

年少时候,第一次知道父母把压岁钱放到银行,居然一年后愿意多给我个几块,除了像找到了发家致富法子一样高兴以外,但并无法理解为什么天底下能有这等好事。为啥钱放家里就不会变多,银行可以?银行多给的钱,是哪来的呢?既然这样,那还挣钱干什么,都放银行了不就完了?

那钱到底是什么?


维基百科上写的是“也叫货币,金钱等,为了提高交易效率而用于交换的中介商品”,其实就是是一种非常流行的一般等价物。但我们现在用的纸币,硬币,甚至是虚拟货币等,本身并没有使用价值,但因为银行的信用背书,能作为大家承认的一种价值计量单位,能用来交换,作为价值符号的存在,是一种信用价值,能方便资金融通,摒弃了以物易物这等低效的交易手段。而从计量的角度说,我们需要定量计量每个个体或家庭的财富,以保障财产可核算和不受侵犯,这是也是钱的价值。

所以,我们如今买东西用的钱,本身没有价值,不能吃也不能喝,其价值在于能够标准化计量价值和使得交易变得容易。信用卡,移动支付也起着同样的作用,是核算的工具,能够计量财富。突然有一天,把世界上的钱全烧了,那一刻,地球的财富并不会减少一分,而是接下来导致的金融困难,核算失效,信用丢失等一系列问题会毁了这个世界。

当然,钱不是人唯一的追求,但价值一定是。比如需要房子,车子,好吃好玩的东西,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满足着人的价值需求。他们中的部分,也和计量单位,也就是钱,有着一定的转换关系。自从人类脱离茹毛饮血,自给自足还有富余的时候,就十分依靠钱来度量自己的财产,并且传承下去,让自己的后人能像滚雪球一样的方式接续下去。而钱,是最方便的财富度量方式,因为流通性高,信用强,基本不折旧过期。但钱也是损失最快,最没有特点的方式,能买来和它一样千篇一律的皮囊,但不一定能买来有趣的灵魂。


为什么钱会贬值?

把钱放家里如同买了一件不中用的家具一样,是要自然贬值而且还不产生价值的,除非这张钱不小心印了错版连号成了绝版。那,钱为什么大概率要贬值呢?

原因有二。

其一,通胀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钱和一般商品一样,遵循物以稀为贵的供求关系法则。而经济总体上是需要更多钱来刺激的,央行的独立调控刺激经济平稳发展和政府的业绩都需要用钱这一工具来生效。总之,印钱一种慢性温床,它能温和地解决很多问题。而当印钱的速度远超了经济发展的速度时才能所谓地刺激经济,那自然钱的量和物资之间的交易比也悄然发生变化。

其二,增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是必然的。尤其是信息的存储,通信的发展,不见得新的经验能加快增长,但使得人类已经发现的知识,获得的能力突然消逝的概率微乎其微。平均来看,每一份投资出去的资本,都获得了一定的回报,那么相对来看,压箱底的钱就没有发挥作为资本的价值,支付了这个机会成本。换句话说,本来两家各有一块钱的财富,各占一半,人家的一块钱因为参与生产变成了两块钱,那你就只占有1 / 3的财富了,虽然财富总量没变,可是看起来,你比人家穷了。


资金的时间价值是何方神圣?

神奇的钱,作为价值符号,其数额本身,居然可以躺在银行里拿利息,证明其天然就有随时间增值的能力,否则银行也不会做这亏本买卖。

那究竟什么是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为什么会有时间价值?银行因何而可以支付它作为利息?为何要存在这样一种增值的方式,而不是每个人都亲力亲为去做实业投资?

我们不妨来看看,投资的过程中,钱是怎么生钱的。无论是把买来的5毛钱鸡蛋煎熟变成价值2块钱的煎蛋,还是买的股票涨了,本质上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投资,并让钱作为资本,参与到生产中,变成了价值更高能值更多钱的东西。那作为生产的组成部分,自然要分一杯羹。而这个过程除了资本以外,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劳动力,生产资料,以及时间,以此就能产生价值,也就是更多的资本。这里,钱只是资本的度量单位,并且假设短期内不因为通胀而贬值。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把劳动力残忍地看成参数,那么能用资本购买的生产资料看起来只要经过时间就能增值,因为在钱没有烂大街的情况下,劳动力总是不稀缺的,总有人愿意为了糊口而参与生产。于是倒卖钱财成为了一门天然的生意:我只要有资本,把它直接借给有劳动力的人或组织,或者中间商,那么总是有人愿意按照一定方式在指定时间以后还回更多的钱,只要社会上有人能够不断能够干把生蛋煮成熟蛋这样创造价值的事就行。而且,他们还买不起足够的生蛋,得为资本打工。

这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它是推动生产,创造财富的重要因素之一。

想起初中毕业时,数学老师给我们讲的一个故事,一个剃头匠,擦皮鞋的和裁衣服的,分别需要2块钱才愿意给别人提供服务。上帝一人给剃头匠发了4元钱,于是,剃头匠找擦皮鞋和裁衣服的擦了皮鞋和裁衣服,各花了2元,另两个人也拿着钱互相服务以后,交换了手里的2元钱,又找都找剃头匠剃了头。结束以后,4元钱回到了剃头匠手里,上帝收了回去,告诉他们,你看,你们各自获得了想要的服务,获得了价值,也输出了价值,钱还是回到了我这里,这就是钱的价值。

你看,这就是资本在流通中的价值,最后,生米煮成熟饭,价值创造完了,钱的使命就完成了。

从这个角度讲,钱就是一个记账符号,记的是交易中的价值流通情况,比如商业票据也是这么个金融工具,而钱则是由中央银行统一印发的记账符号,取其权威性助于高效流通。然而,银行本身不生产直接的实物价值,因此,第一次印出来的钱,看起来就是凭空的财富,而在日后的经济调控中却起到支点的作用。


为啥钱能生息?

看起来,可控的资本是有限的(书本上叫稀缺性),人类劳动力又有用生产资料创造更多价值的能力,资金于是就有时间价值。就有人愿意约定一定时间内借一定的钱然后偿还更多,愿意给的部分就是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分成。这便是所谓“钱能生息”的原因,生息也是资金时间价值的一种基本的具体表现形式。

当然,这个分成有很多形式,比如期权,股票这类有一定风险,和创造价值水平直接挂钩的分成,还有债券,理财等中间商模式的分成,由银行等金融机构统一核算和以固定利率分成(也可以组合一部分浮动部分),风险相对较低。而那种风险又高还没有超值回报的诈骗p2p,不在考虑之列。

顺便提一下,资本的稀缺性是其总量和市场环境决定的,而劳动力参与者也一样,如果你能够提供供求关系上能体现出来的稀缺性(又稀缺又无人问津的不算),那么你就是有价值的。如果你生来没有资本的话,那就让自己以不可替代的劳动立足吧!


银行到底做的啥买卖?

市场上,银行这个中间商愿意对借来的钱以一定的定额速度予以增长来未来还给存款人(借款人也反过来同理),为什么这么做是有利可图的,能成为一门生意呢?因为资本是有规模效益的,边际收益会递增,汇总起来一起投资显然就有比单个用户更高的收益率和抗风险能力,这个比较优势下就使得存银行这门生意存在,除了给付利息,还有利润盈余。对于存款人的用户价值是,可以放心地以低风险的方式投资,虽然利率低点,但你作为个体小本钱也没有太多议价的能力。

无论哪种投资,其实都可以看作一种借贷模型,即在一段时间内丧失所有,无论借的是你的资本,你,还是别的东西。借给市场,借给投资人,都是在付出,和出租房子是一个意思。然后不知道何时,才能够以多大的价值以什么方式回馈给你。职业的投资人可能会职业地把握节奏,可是理想的创业者需要有自己的节奏啊,这种动态不可控的返回模式,显然是需要付出风险代价的。

所以,银行的这桩买卖,就在于它一方面提供了一个权威的价值符号,让有信用的钱帮助资金融通和计量财富;另外,通过存款和贷款的差价,让我们能够比较方便地实现和保障一定水平的投资增值,这就是它的基本价值。而生息,便是资本在和劳动力配合增值过程中,资本部分的分成,分成大小和其他商品一样,也是由供求关系,稀缺程度决定的。不是每一庄生意每个人都要去了解细节,亲力亲为,银行便为你提供了储蓄这等最方便的工具来使用。当然市面上也不乏其他金融工具,他们和实际的实体劳动力永远是相互协作,也相互竞争,此消彼长的关系,都是价值。

当然,你既然选择了银行存款这种门槛如此之低的投资方式,那跑不赢大盘的财富增速便是必然的了,如果通胀再因为经济刺激超过了生产增速,那自然也就远落后于大盘了,所以想吃利息过一辈子的人,还是期待着财富存量足够到坐吃山不空吧!

以上是我对钱的本质,以及资金时间价值,以及银行做的这门利息生意的理解,如有不周,欢迎批评指正。下一篇,我们从数学角度,来具体分析一下,银行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模型,来给我们存在它那儿的钱来返还利息的,欢迎继续关注!

我们是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你把存银行的钱利息最大化
财富思维和资本思维
把存银行的钱利息最大化
为什么那些百亿千亿富翁不把钱拿去存银行?
1000万存银行吃利息就能高枕无忧?真相是……
价值投资之路(1)——聊一聊普通人投资最基本的几种路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