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焦虑是头大象》:原生家庭不是“背锅侠”,学会与原生家庭和解才是最优解

/

这是考拉2023年的第24篇文章

/

全文2486字

在当下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每天打开手机,各种各样的资讯、信息就铺天盖地而来。

生活节奏之快,人们的压力之大,焦虑无处不在。

容貌焦虑、年龄焦虑、健康焦虑、生活焦虑、工作焦虑、升学焦虑…

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焦虑无处不在,无人不有”的时代。

焦虑一直都在。只是在这个时代,我们看见了它”,作者张心悦在《焦虑是头大象》一书中如是说。

我们生活在一个“热火朝天”又充满焦虑的世界里。我们要怎么应对焦虑,要怎么处理这无处不在的焦虑呢?

张心悦在《焦虑是头大象》中创造性地提出了通过穿越心灵的书写刻意练习,来自我管理焦虑、自我疗愈焦虑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书中她对焦虑的成因以及心理学上的理解进行了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焦虑,学会和焦虑相处。

张心悦是一名一流的培训师,她一直在为很多著名的企业提供培训。

她著作颇丰,迄今已经出版了《职场正能量》《学会说话》《交互式对话》等著作。

《焦虑是头大象》这本书里有她的亲身经历,是她用5年写出100多万字的精华浓缩。

书中亲测有效的书写方法帮她走出焦虑,如今她和盘托出,旨在帮助更多的人理解自己和当下的世界。

在书中,作者对“丧”“996”“房价式焦虑”“打工人”“内卷”“小升初”等热门话题都展开了讨论,其中作者对“原生家庭”这一章节的讨论让我颇受启发。

01.原生家庭被“情感化”“妖魔化”

近几年来,“原生家庭”这一个词火遍了互联网,不光在微博、知乎等自媒体平台上引发广大网友关注、讨论,还被搬上了荧屏拍成了电视剧。

在知乎上,有3万人关注了“原生家庭”这一话题,并有21万人发布了有关讨论,而在微博上“原生家庭”一词甚至引发了3200多万次关注。

如今电视里也越来越多有关“原生家庭”题材的电视剧出现,从半遮半掩的《欢乐颂》到直奔主题的《都挺好》,每一次这个主题被搬上荧屏,就会频频引发热搜。

原本“原生家庭”这一词只是一个中性词,它是西方社会学中的概念,指未婚子女与父母形成的家庭。

但近些年来,这个词却被“情感化”,甚至被“妖魔化”了,还成为了很多人逃避的借口,他们把自己目前不太理想的生活状态怪罪于原生家庭。

“因为父母从小没有给我足够的爱,所以我现在才这么没自信,才不敢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因为父母离异,所以我对婚姻恐惧,我不会再结婚,我不会有一个幸福的婚姻生活。”

每个人似乎都给自己的不幸找到了借口,对着父母呐喊,都是因为你们,才使我现在的生活如此不幸。

但“如果你深知原生家庭的影响,那么你也不可以忽略,你的父母也有他们自己的原生家庭,他们曾经也是一个如你一般的孩子”,作者张心悦用这样一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很多人忽略的一个问题。

那就是当你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罪于原生家庭,归罪于父母的时候,忘记了父母曾经也是孩子,他们也有原生家庭,他们不是天生就是这样的,他们也是一代代养育中成长起来的。

02.原生家庭只是个“背锅侠”

很多人一提到原生家庭,就把这个词和“有毒的父母”划上了等号。这其实是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原生家庭里不是只有有毒的父母,也有伟大的父母。

而很多人之所以把自己的父母归为有毒的父母,大抵是他们想要给自己的焦虑找一个出口,为他们不理想的生活找个合理化的借口。

作者指出“原生家庭是焦虑的出口,是代际矛盾的出口,是心理创伤的出口”,原生家庭只是个“背锅侠”。

但很多人却并未意识到这点,相反他们把一切的问题都归因于父母。

怪父母没有给他们好的出身,没给他们提供好的条件,有的人甚至认为自己的父母不配为父母,他们对父母早已没有爱意,而是越来越恨。

可是,我们的父母真的不该承受这么多。

“简单地把问题归因于父母不仅会强化、夸大恨意,而且会使自己失去为自己负责的能力,导致自己把关注点放在过去、放在伤害上,“越想越恨”“越分析越无力”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无法看到资源和机会,便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无法看到自己该为自己的人生负的责任。

我们不应该把一切的过错都归结到父母身上,而是应该学会和父母和解,让恨一条生路,爱才会涌出来。

03.怎么和原生家庭和解

《都挺好》播出后引发了广大网友热议,其中很多人对于大团圆的结局表示不满,甚至很多人提出苏明玉应该一走了之,跟原生家庭一刀两断。

在很多人看来,和原生家庭和解是绝不可能的,他们和父母剑拔弩张,关系一度破裂。但这样,并不是最优解。

我们终其一生,都走在和自己命运和解的路上,而与父母和解只是其中的一环。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那是我们人生开始的地方。“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这是很多人都懂的道理,但很多人却并没有因此而学会对父母感恩。

或许和解不是一件易事,但当我们对自己所经历的一切进行反思和察觉,当我们转换视角看待自己的经历时,我们就会明白父母的不易。

正如《你好,李焕英》里的那句经典台词:从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模样。所以,我们总会忘记妈妈也曾是个花季少女。

我们总是把一切的不如意都归结于父母,却忘了他们也曾是个孩子,他们也有原生家庭,他们可能也有不幸福的童年。

和解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在书中,作者提出用刻意书写练习的方法帮助我们和父母和解。有三个练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父母,具体练习为:

1.父母画像

认真地书写关于父母的一切。他们是怎样的人?他们喜欢什么,痛恨什么?他们是如何长大的,又有着怎样的经历?

如此,可以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父母,而不是刻板地建立一个全好或者全坏的评价。

2. 使父母对自己的影响清晰化

写下身材模样、言行举止、性格、人生观和处事态度中和父母相似的地方,父母对我们有哪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管你是否喜欢、认同,这些影响是不能被抹去的。

只有看清楚这一切,我们才能真正开始走上自己的路。

03. 家谱图与家族故事

家谱图里隐藏着很多的影响我们的命运的动力。通过书写自己的家族故事,或是给自己的家族里的任何一位亲人写信,会让我们的身心感受与尘封的久远记忆相遇,这将是人生的重要的洗礼。

把不幸的童年当做命运给我们的酸柠檬,我们要学会把这颗柠檬变成好喝的饮料,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和命运和解。

不光是原生家庭,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焦虑也是如此,既然免不了要面临焦虑,就学会接纳焦虑,和焦虑和平相处吧!

题外话:

为了养成持续写作的习惯,我建了一个小群,让大家围观我写作打卡,目标5月底写满50篇1200+字文章,截至今天还剩26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糟糕的童年≠糟糕的人生 | 与原生家庭和解,是一场自我救赎
你会不会高估了人性?
原生家庭重重折磨,该怎样逃出阴影?
《焦虑是头大象,如何一口一口吃掉它》共读第5天
原生家庭里的重压,你还能承重多久?
突破原生家庭,获得自由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