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研究之“消渴”
userphoto

2023.07.05 辽宁

关注

    对于“消渴”的概念其实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第一种“消渴——“喝多少,尿多少”!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这种情况是由于“肾阳”不足导致不能“气化”水液引发的,也就是说喝进去的水不能为“阳”所消化直接从小便排出去了,治疗上主要以“温阳”为主!
   同篇的另一条: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抟,即为消渴。“趺阳”主胃,脉见“浮而数”,浮为风,数为热,风热相搏,其人消渴,小便数则大便坚,治当以分利二便,疑用“麻子仁丸”!    
    第二种“消渴”——“喝进去的水不见了”!
    这种“消渴”就是患者主观感觉口渴异常,而喝进去了大量的水,却不见有对等的“水”以任何形式(如汗、小便等)从身体排出,喝进去的水似乎神奇的被“消失”了,这种病理状态同样被称为“消渴”!
   这类“消渴”也有两种不同的病因
   第一种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第二种见《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位于太阳病篇的“消渴”是太阳病用了发汗法后大量出汗,胃中“津液”不足,出现了“烦躁不得眠”,患者想要喝水,这个时候病情有转入阳明的趋势,而病人主观却喝水这样的方式“自救”,如果慢慢的少量喝水,胃中燥热得解就实现病愈,反之,一时间大量饮水,水聚于胃中成“饮”,阻塞三焦水道,水饮泛于腠理,故小便不利,正因为喝进去的水不能为体内所利用,所以出现了不断饮水,而喝进去的水都变成“饮”,水道被阻,不能使其从小便正常排出,这样“喝多少都不解渴且不见水出来”的现象被称为“消渴”!治疗上用“五苓散”温化水饮为主!
   而位于厥阴病篇的“消渴”成因与之不同,厥阴属于风木,蕴藏相火,风火相煽,火得风势则其热益盛,火犯上焦,故欲饮水,这种热度特别高的情况患者主观只能用大量喝水去解决,而喝进去的水马上被热消耗殆尽,这种水的异常快速消耗且也不见小便出的病态同样被称为“消渴”!它的病机可以作个比方:好比是一块持续炽热发烫的铁快,无论你往上浇多少水,水都会立即被蒸发,这就是厥阴“消渴”的病理模型!
   “消渴”虽然症状表现可能类似,但是病机却完全不同,所以临床上一定要仔细琢磨才行!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诊病请到正规医疗机构,切不可身试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伤寒】背诵条文第71条
​李今庸,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四)
卷四171,订正伤寒论注阳明病篇
《伤寒论》试解No.71
发汗后,饮水多必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