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流行“跨界”

流行“跨界”

(刊于:老年生活报 2019-11-22

吕铭康

近年来,“跨界”似乎出现了“星火燎原"之势,愈来愈流行了起来。比如现在电视的许多文艺节目,就有一些歌唱家演出相声、戏曲演员表演舞蹈、企业家展示才艺等等,耳目一新的感觉引人入胜,且赢得广泛好评。其实,这就是“跨界”。  

如今,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而且还是高科技、信息化,电脑、电视、手机、博客、微博、微信、区块链以及飞机、高铁、高速公路等,已经使我们生活的地球变小,人们的交往更加便捷,视野愈加宽阔,信息量更是与日俱增。因此,各行各业都普遍存在着本行业与其他学科如何结合的“跨界”思考,即跨学科的可能性,跨媒体的必要性,跨领域的创新性,跨艺术的实践性,这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重大的机遇与挑战。

梅兰芳书画

“跨界”本不是一个新问题。据我所知,仅以京剧而言,早已如此。不少京剧大师都是优秀的“跨界”者,如“四大名旦”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不仅戏演得精彩,他们的书画也是非同一般的水平;“四大须生”的言菊朋、奚啸伯都是杰出的书法家。我还认识两位这样的老教授:一是著名的生理学教授刘曾复,我在北京多次登门拜访求教,2011年春节登门拜年时他已是97岁高龄(可惜于2012年6月27日驾鹤西去),就一直在医科大学任教,而因他自小酷爱京剧,擅长演老生和武生,梅兰芳就很赞赏,许多京剧名家(包括京剧大师奚啸伯)都得向他求教,而今唯有他对所有的京剧脸谱能够做到如数家珍。还有现已九序高龄的欧阳中石,他本是首都师范大学的逻辑学教授,并且是当今最优秀的书法家,但他还是“四大须生”奚啸伯的得意弟子,很好地继承了京剧奚派老生艺术,是名副其实的奚派掌门人。 

笔者与刘曾复(2011-2-16北京)

欧阳中石赠送谈奚啸伯艺术的书并为笔者题词(2000-7-4北京)

对此,我自己就深有体会感触良深。自小学过京剧,说过相声,摆过地摊,从事教学和教务工作,还做过钳工翻砂工和基建,参与办过报刊,采访了不少文化名人,还写过儿歌、散文、游记和评论,出版《青岛与京剧》《青岛与曲艺》等书,主持15年电台直播文艺节目,编导电视节目,至今还教影视编导课等。为此我认为:这些经历与实践,其中不乏有许多相通的道理,“跨界”确实大有裨益。

其实“跨界”人才也就是我们以往所说的“复合型人才”。其特点是一专多能,多才多艺,融会贯通,厚积薄发。这样,就能够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这一特征决定每个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个人既要拓展知识面又要不断调整心态,变革自己的思维,成为一名“光明思维者”。他们要具备跨学科门类的多学科知识,而且能够让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有机地组合起来,交叉融合、贯通成为多学科综合知识。既体现在对文社会科学内各学科的融会贯通,还体现在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上。如今是“互联网+”的新时代,随着IT技术完全融入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之中,那么毋庸置疑,复合型人才必定会十分抢手。

现在流行“跨界”,希望年轻的朋友们要加倍刻苦努力,争做名副其实的“复合型人才”。当然,我们的老年朋友也应学无止境,不妨“跨界”! 

2019-11-21 修改于青岛夹缝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珍藏国粹京剧戏曲老艺术家合影,不收藏可惜了!
绝版珍藏!京剧戏曲老艺术家合影照及经典老唱段,太难找了!
绝版珍藏  京剧戏曲老艺术家合影照及经典老唱段
问题详情
京剧:奚啸伯老唱段14首(附伴奏3首)
中国京剧音配像《调寇》(奚啸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