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文写作系列:第二步,立意
userphoto

2023.07.05 广西

关注

前面讲了作文写作的第一步,审题。

审题,从交流的角度看,简单讲就是搞清对方讲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意图。由于作文命题者居于主导地位,考生居于从属地位,考生需要回答命题者想听的内容。也就是说,命题者想看什么,考生就得写什么东西给他看,因此,搞清对方的意图就非常重要,否则,情况不明决心大,意图不清乱说话,就可能跑题、偏题,南辕北辙

完成审题后,就要立意。

第二步 立意

如果说,审题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扣题和不跑题、不偏题,守住第十章所说的扣题线;那么,立意的主要工作则是创新,确保作文有亮点、有思考,力争触碰第十章所说的亮点线

作文跑没跑,主要看审题;作文好不好,主要看立意。

立意,即确立作文的文意,具体包括确立作文的内容、文体和结构,完成总体构思。具体方法,就是基于审题确定的作文关键词和写作方向,对作文内容、文体和结构,进一步的分析和构思,其中首要和核心是确定作文内容,尔后再确定文体,最后确定结构。

一、确定作文内容

高考作文写作,有点像面试,学生们要注意从命题者的角度去思考作文内容,即思考命题者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命题,命题者想看什么,你就写什么。如果从更大的角度看,涉及到语文学习的本质。从国家角度看,语文教育是披着传授知识、传授技能的外衣,行着观念灌输、精神塑造的实事,最主要目的是培养具备公民基本素养和道德意识的合格人才。因此,命题者想看什么,其大方向、大基调,从语文教育的本质属性上就已经决定了。

因此,确定作文内容时,要注意“三要三忌”。

“三要”

①要融入国家。即要把个人理想、个人追求、个人价值融入国家理想、国家追求和国家价值中去,为国家之发展、之崛起、之前进而奋斗。高分作文,基本都有这样的特点。如最近几近作文中“中国梦”“命运共同体”等出现得多。如果在作文中大淡你想当明星、挣多钱,基本上就是脱离了国家教育培养之初衷,立意就有问题。

②要积极向上。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是艺术的基本原则。在高考作文中,同样需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即使在作文中对某些现象进行批判,但作文的结尾也一定要转为积极向上的情感。

③要结合现实。在第三章第三节“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中已经阐述得明确了,这里不再赘述。特别是针对人生感悟、社会热点等作文命题时,由于这类作文命题写作门槛较低,又很难写出新意,更应该结合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写作,使作文具有现实主义的力量和质感。

“三忌”

①忌空淡理论。要把论述的理论与个人理想、追求、价值或国家理想(如中国梦)、追求(如追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等)、价值(如抵御外侵等)结合起来,使文章具有现实的支撑。

②忌缺乏情感。即使是写议论文,也不要只是论述理论,而是要融入情感进行写作,使作文具有温度和感染力。

③忌局促小气。不要把写作的视角定得太窄,围绕一个小问题反复讲,会显得很局促小气。要打开写作的格式,做到舒展疏开。

确定作文内容,具体方法有:

(一)拓展法

针对关键词比较少的命题作文,需要对关键词进行拓展从而确定作文内容。拓展时,一是要把握好拓展方向。主要是向命题材料中提供的方向进行拓展。如,2021年全国甲卷,关键词是“可为与有为”,便可向党的发展历程方向拓展,如党的历史是如何“可为、有为”的,亦可进一步向国家发展的方向拓展,如国家发展是如何“可为、有为”的,亦可先作大拓展再向个人发展方向进行回收,如党的历史上的“可为、有为”与个人“可为、有为”相结合,等等。二是要把握好拓展内容。也就是要把握上述“三要”“三忌”的内容。如果向融入国家方向拓展,则可把个人理想的“可为、有为”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向积极向方向拓展,可先写个人遭受的挫折,再写看到相关榜样,如感动中国人物、典型人物事迹等后思考如何“可为、有为”;向现实方向拓展,可结合当前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时事问题,如缺乏诚信、缺乏公德等,讲个人如何“可为、有为”,这样写容易出现局促小气的问题,因此要主要针对多个现实问题进行拓展,不要盯着一个问题去拓展。

拓展法,在高考作文中使用得比较多,因为近年来命题作文的限制越来越少。对关键词进行拓展时,首要的把握拓展方向,确保不偏题,其次才是把握好拓展内容,写朝命题者希望你写的内容。

(二)深挖法

当作文命题中关键词比较完善时,则对关键词内含信息进行深挖,从而确定作文内容。深挖时,同样要把握好挖掘方向,确保不偏题。如果命题材料是作文方向,则往这个方向深挖。如果命题材料不是明确的作文方向,则把握“三要”“三忌”原则进行深挖。如,2021年全国乙卷,关于“理想、方法、路径、目标”“修身、矫思、立义”“当代青年的理想”的关键词,便可当代青年应树立什么样的理想进行深挖,作文中先论述当代青年应树立的理想,再从“修身、矫思、立义”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实现理想;如,2022年全国甲卷,关于“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根据情境独创”“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则可从你比较熟悉的方面进行深挖,如国家发展方面,当年苏联援助是拿来就用,网络时代各种平台是对国外的借鉴,如QQ借鉴OICQ、淘宝借鉴亚马逊、支付宝借鉴eBay,到今天我们产业升级、自主创新;最初的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到结合中国实情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到创新运用以解决新时代新问题的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如个人学习方面,小时天性模仿,进学校后学习知识,上班后需要创造性解决工作中问题,等等。

(三)小结

拓展法、深挖法的根本目的,是在扣题的基础上,针对命题材料和作文要求做进一步拓展和深挖,把作文内容在材料基础上往前推进一步,力争实现作文内含的进一步丰富、充实,力争在拓展和深挖的思考过程中获取一些创新的思想和观点。

审题,目的是确保作文不跑题、不偏题,守住二类作文的底线。立意,目的是确保深化内容、创新观点,力争进入一类作文。正如第十章所讲,“一篇作文,如果整体立意是新颖的,非常难得,必然进入一类;如果有几个创新观点,也算很好,也可进入一类;能有一个新颖观点,也可凑合,也会考虑进入一类。”

因此,立意要在力争使作文内容更丰富、深入、新颖

相反,如果不进行立意分析,完全按照审题的结果写作文,如,针对2021年全国乙卷作文命题,仅围绕“理想、方法、路径、目标”“修身、矫思、立义”“当代青年的理想”等关键词进行论述,则很容易出现空谈理论、缺乏情感和局促小气等现象。

——摘自《语文一本通》第十一章“作文写作的科学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董教学随笔164】火眼金睛 审题要“准”
中考前作文指导
作文审题三部曲——从整体到内含抓住关键
评价丨关联:2017年高考作文核心思维要求
高考模拟式材料命题作文“自己的节奏”写作导引与例文
2017年最新开考地区中考语文作文题新鲜出炉! 速来围观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