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辨本末知先后有始终——选择性必修上《大学之道》解读
userphoto

2023.09.06 安徽

关注

1

中国教师难做——

基础教育教师更难;

高中教师难上加难。

当然,这难的另一面是容易——

就混日子而言,教师是人人羡慕的职业。

作为一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基本都有所涉猎的语文教师,对此简单说道说道。

相对而言,大学教师专业性更强,小学初中教师更重基础性。

高中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所需知识要比大学教师更为广博,又要具备一定的深度,这样就把他们推上了一条兼具深度与广博的不归之路。

2

以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论语》《礼记》《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的节选而言,在我是第一次阅读《礼记》。

面对从未开垦过的生茬子地,想要短时间内,备出一堂好课,对于许多老师都是巨大的挑战。

首先涉及到定位的问题——

第一,教师要搭建一座木桥,把琐屑嘈杂生活里的学生度越到悠远静谧的古典世界里去,让他们经验生活的另一可能。

在此意义上,教师是传统工艺的匠人。

第二,教师要燃起一盏灯,让他们在物质的功利的现实存在中,窥见一片光亮,并让这光洞彻灰色的现实。

在此意义上,教师是燃灯者或是持灯人。

如何做到——

其一,教师要秉承孔子“道不远人”的讲堂理念——

浅易的课文要往深处讲,往远处推;

艰深的经典要于浅处说,要拉到近处,拉到学生的当下生活。

其二,对于经典,教师要借鉴陶潜“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方法——

因为,研究经典的文字汗牛充栋,众说纷纭,一头扎进去,不说让学生明白,教师先陷了进去。

教师当在大致了解的基础之上,落实好第一点,经典便不再晦涩。

下面以《大学之道》为例,进行解读。

3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简单来说即大人之学,大人为学。

这里的大人,既是与孩童相对的生物意义上的大人,万一出现“巨婴”式大人怎么办。

所以,大人还有与追求广大高远意义的“君子”等同的一面。

大人为学之道,在于三个方面——

首先,在明明德。

明德,即光明之德,美德之意。

大人为学,首先要使光明之德“明”——

前一明字,有两种解释,从学习的角度,是指明白、透彻的意思,一如学生做题,对于基本原理公式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且能够把知识(明德)进行运用迁移。

这种迁移运用,不恰当的解释便是使明德明亮、彰显——不止要让明德充盈明亮在自己心中,还要让他人看见,并且能够挪移到他人胸中。

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何要“明明德”——

因为,现实之中光明之德往往落满了灰尘,或被深藏。

生活中听一听聚餐的饭桌上人们所谈除去一个“钱”字,便是权,便是色,便是物质的高下,你便明白,“明德”已经沦落到何种地步。

再看一看逢年过节,人们所攀比者除去车子房子票子孩子之外,还有其什么,你便懂得何以要“明明德”。

讲两个词语,一是去蔽——

去除遮蔽,去除遮蔽明德之上的灰尘,以禅宗言之便是“明心见性”。

一是擦星星——

擦亮如同星星一样的明德,使之重现光辉。

“擦星星”一词,源自一首童诗——

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

它们看起来灰蒙蒙。

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

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

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

想要个新的我们又没有。

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

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①

其次,在亲民。

亲民,大致有二种解释——

一是新民,当明德被擦得如星星一船明亮。

百姓自会去旧从新,是为新民;也可理解为使民去旧迎“新”。

一是亲近民众。

为何亲近民众,解释当然很多,在我理解——

文学或曰求学,有两种渠道,其一学习经典,其二学习民众。

刀郎的《山歌寥哉》所以取得成功,一是以《聊斋志异》为底本,二是借助民间山歌的形式。

第三,止于至善。

止的第一个意项是足、脚,即今天的“趾”。所以引申为停止、止息、居住的意思。

至是极、最的意思;至善,即最高善、圆满善。

止于至善是讲,只有抵达善的最高境界方才停止。个中有点“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味。

4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如何达到上面三条。

首先,要“知止”,知道最高标准,是北大还是清华,要定一个目标。

有了终极的理想目标,便不再困惑疑虑,便能够坚定下来。

定的反面,便是俗语所言“不定由”,学生身上的表现便是坐不住,摇头晃脑,三分钟热度,二天打鱼三天晒网。

目标坚定,人便能够静下来,浮躁喧闹的环境之中,也能心无旁骛;反之,斜撇子事层出不穷。

此处,“定”更多的指向内心,“静”指向外在的表现形式。

有大目标大追求者,必内心坚定,寡言娴静。

揆诸学子,便是两耳不闻,一心只读。

再讲“安”,是指内心的平和安然。

心有所安,无论丢到荒山野岭,还是繁华闹市,均能安于志道。

一如苏轼所言“吾心安处是吾乡”,不过大人之学,其“乡”在最高的至善之所。

坚定了目标,安定了内心,四围一片静寂,当然能够思虑周详,兴发智慧,当然能够事事得当适宜。

得,还有另一解释——

“得”者,德也。德者,“得”也。古来“德”“得”互为通假。经过止、定、静、安、虑之次第……渐臻于至善。

援止、定、静、安、虑入于生活与人生事事物物之中,必得德化人生之圆满成就,必得人格丰沛之圆满成就,必得心性朗现之圆满成就,必得学术思想之圆满成就。得此圆满成就,则为道德圆满实现,此为德之至也,亦为得之至也。②

这里可以引入《庄子·庖丁解牛》的故事——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庖丁的解牛之道是如何练成的——

当然是从技开始,然后逐步抵达道的境界。

大学之道的修炼,并非按照通常的由低到高、由下到上的顺序,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是从最高的至善之处开始——

知止而定,定而静,静而安,安而虑,虑而得。

学习生活之中,由技至道,还是由道至至善之道的问题,可以交由学生进行讨论争辩。

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本指草本之根,引申为根源、根本,基础的重要的东西。

末指树梢,引申为轻微的非根本的不重要的事情。

对于学习,一定要崇本抑末,强本弱末;

对于生活,绝不能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探究问题,要分清本末源流,要原本穷末;

对于人生,当丢弃无本之末,要相信本盛末荣。

正如《吕氏春秋》所言——

百仞之松,本伤于下,而末槁于上。

对于终始,只引《诗经》“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便可解释清楚。

因为大多人做事常常有始无终,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无疾而终。

正如陆九渊《与曹立之二首(其二)》所说——

懈怠纵弛,人之通患。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廉不有初,鲜克有终,人所同戒。

再说先后,何者为先,何者为后,一目了然——

如果拎得清本末主次,轻重先后,并且有始有终,坚持到底,大学之道,为之不远。

行文至此,突然想起教学《逍遥游》之时,头脑一片茫然,只知照本宣科。

后重读庄子,渐有所悟,终至洞明内外之分,荣辱之别,近三十年来,深以己身之无能为辱,遂放弃几乎所有荣誉,于沮丧困苦之中勤勉努力,以至今日。

最后——

以支撑我沅醴居中坚持日更,更是十多年来一直信守的座右铭作结:

安分耐烦,寂处里闾,无师无友,挺然特立,作第一等人物。

注释:

①谢尔·希尔弗斯坦《阁楼上的光》,叶硕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10;

②潘麟《<大学>广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8;

檀作文《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五年乙巳·二月初一日致四位老弟书》,中华书局出版社,2021-12。

这句名言置于此处,如此解读方才通畅:

愿作第一等人物,因而里闾之中,寂然自处;虽无师无友,却安分耐烦,挺然特立。

作者相关文章:

错过与发现

枷锁无往不在·自由各有所爱

欲知后事,明日请早

写于夜色中的沅醴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悟真录之七 续编一
《大学之道》教学课件PPT(23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大學證釋
《行修應元寶誥》天德篇 第四章 止至善
集类《王心斋全集》和刻本《王心斋全集》,日本嘉永元年(公元1846年),仁博士点校卷三语录下
《大学》注解(敬守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