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脏腑点穴解析及真实案例,学会它,让非遗传承一直传下去
userphoto

2023.08.01 河南

关注
什么是脏腑点穴

      脏腑点穴术起源于道家,古代是高人用于自我修炼养生和自我疗伤的绝技,后经各世代名医传承、运用,先辈们在民间曾运用脏腑点穴诊治疾病,为百姓解除疾苦。以其方法简捷、疗效显著而赢得了百姓的认可,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历代深谙医学与武功之先辈,将此法视为秘籍,不肯轻易示人,且授徒非常严谨,口授心传,限于民间,远不及针灸、按摩推拿诸法流传广泛,正因如此,历代相传至今,掌握此技者甚少,现在已成为中医学文化遗产中的稀世之宝,是不吃药,不打针的绿色疗法。

为什么调理气机非常重要

    通俗的讲,如果没“气”了,就没命了,可见“气”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


气的作用

第一,气的推动作用,“气为血之帅,气行血行,气滞则血淤”!

第二,气的温煦作用,“血得温而行,得寒则凝”,人体的热量来源于气,血液和津液也是靠气的温煦作用进行正常循环的。

第三,气的防御作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护卫人体机表,防御外邪入侵。

第四,气的气化作用,“精血同源,津血同源;血为气之母”,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精,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

第五,气的固摄作用,气对血液和津液等液体物质具有控制作用,防止过分分泌和无故流失。如:气虚不能固摄血液会出现血崩,呕血,鼻衄,便血,尿血。气虚不能固摄津液会出现自汗,多尿,小便失禁,口角流涎,气不固肾精就会出现男子遗精,早泄。这是不是日常生活中常见到但是又不容易治疗的症状,不要着急,学了脏腑点穴,您就可以给客户调理了,而且是一次见效的疗法哦!





内科:胃脘疼、胃下垂、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便秘、溏泄、腹痛、腹胀、失眠、手足寒凉、中风后遗症等。对肝硬化引起的腹胀有很好消导作用。

妇科: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内分泌失调、更年期综合症等。

儿科:动,抽动,腺样体肥大,厌食,挑食,腹泻、便秘、食积、奶积、遗尿、惊风等。


脏腑点穴概论


用双手或指功作用于患者的经络穴位,运用“调”、“补”、“泄”、“搬”、“扣”、“推”、“按”、“放”等手法,运用特殊的配穴方法,施术于腹部及背俞穴,直接对脏腑功能起到调节作用,并能治疗五脏六腑的病证。



脏腑点穴推拿手法特点


脏腑点穴可谓 “绿色疗法”。

脏腑点穴既不用针又不用药,而是经过辨证,通过施治者深厚的内功,用双手或指功作用于患者的经络穴位,运用“调”、“补”、“泄”、“搬”、“扣”、“推”、“按”、“放”等手法。此法无创伤,无痛苦,无任何副作用,具有医疗保健价值,可称为“绿色疗法”。

1、持久:

手法在操作中,根据治疗需要,持续一定的时间,成人一般40分钟至1小时,小儿一般15分钟左右。

2、有力:

手法在操作中,根据患者体质,病情施治,达到一定的作用量。

3、均匀:

手法动作要保持节律性,速度、快慢、力量大小要始终如一。

施治的时间:根据不同年龄,体质,疾病的不同,施治的时间会有所不同,以调通调顺为主

 1、实症先用泻法,泻法不能通畅时,用力微压。若不能通,仍用泻法。到指下感觉似通,稍用力压之可通,通后轻调数次。

2、两穴并治时先用泻法,泻不通微微拧拨,仍不能通时再用泻法。指下感觉微动,即稍用力拨之,指下觉通,即顺势用力推之,以顺其气,使气不再错乱凝聚。

旋转推按,气通即止,是脏腑点穴与其他按摩疗法的区别之一。脏腑点穴按摩不限次数与时间,而以气通为原则。



脏腑点穴之募穴


定义:五脏六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俞穴。

位置:分布在胸腹部,位置大体于脏腑的位置相对应。募穴不一定分布在脏腑所属的经络上。

作用:因为募穴接近脏腑,所以无论病生于内,或者邪犯于外,均可在相应的募穴上出现不同的反应:如压痛,酸胀,过敏等。



腹部检查和分区


1.肋弓下缘(胸廓下缘的画线)。

2.胸骨剑突。

3.上腹陷窝(位于胸骨尖端下的腹上角处)。

4.腹中线(即解剖上的腹白线,自前正中线延伸

   至耻骨联合)。

5.脐(位于第四腰椎平面)。

6.髂前上棘。

7.腹直肌外缘。

8.腹股沟韧带。



腹部检查和分区


临床用体表标志将腹部划分成不同区域,对诊断疾病起很大作用,因为腹部的症状体征与腹内脏器位置有一定关系。临床常用有九区法和四区法。最有价值的是九区分法。

(一)九区法 井字型分区,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成九个区,上水平线又称肋线,为两侧肋缘最低点(相当于第十肋骨)的连线;下水平线又称髂棘线,为两侧髂前上棘的连线;左、右两条垂直是在髂前上棘至腹正中线的水平线的中点上所作的垂直线,这四条线相交将腹部分成九个区。



脏腑点穴法



一、调任脉

1、扣巨阙,调阑门。(阑门如扎带口,要放通)

2、扣巨阙,调建里。建里,脐上3寸,位于脾脏部位,是健脾要穴。

3、扣左梁门右石关,调气海。左手大指迎住右石关,食指中指按住左梁门;右手中指点气海,旋转按推不可过久,以指下觉气通即止。

4 、放两带脉。带脉是奇经八脉之一,所有经脉中唯一横行的,绕身一周,能约束全身纵行的 各条经脉,不论哪条经脉在腰腹处出现问题,都可通过刺激带脉来调节疏通。

5 扣巨阙,调左章门(中下焦及带脉之气机疏通后,再调章门)

  最多不超过三次。

6扣巨阙调左梁门右石关使胃中浊气下降。

7 扣天突,璇玑,华盖,调巨阙(心募穴)点巨阙不通,再点梁门,右关,巨阙即通。

8、扣巨阙,调上脘,中脘,建里 (三穴同治)此式使胃气和畅。

9、扣巨阙,调阑门 (再治一次阑门)。(因为肠胃之气,虽已通畅,但恐中焦复结)

10扣巨阙, 调天枢天枢治大肠部位,如大肠功能紊乱,则浊气易于上迎。

11、扣左梁门右石关,调气海。(同第六式  )

再推按气海一次,气通为止,并压三把。

其手式:右手中指按气海,无名指和小指卷起,

靠着病人少腹,自右少腹右侧缓缓推至正面,用手背缓缓向下推至关元部位,此式可以活动大肠之气。

12、 引气归元

一手捏着气海,另一手捏住建里,同时提起。

13、彧中和阴陵泉齐放法 带脉与三阴交齐放

14 放腋下法(拨极泉穴) 

第一式:先用左手握病人的手腕,右手大拇指端分拨合谷部位的筋。(放左腋下,拨左合谷;放右腋下,拨右合谷)

第二式:先放左腋下,用左手食中指搭病人右手脉门,将右臂扬起,用右手大指按住腋下的筋,拨按左手指下感到脉门跳到为止。


二、背部手法

1、扣肩井,按百劳。

左手按肩井,右手滑摸大椎;右手按右肩井,左手滑摸大椎。

2、扣肩井,推天柱骨。

两手中指按肩井,拇指按揉大椎,直至大椎脉搏有跳动。

3、扣肩井,按膏肓。

4、按五脏腧 (3-5遍)

5、推脊。

6、扣背。

7、升肾阳,升脾阳。(如果有火,左手按大椎,右手

     往下滑摸督脉)

8、左手按肩井,右从风门开始拨膀胱经至大肠俞,右

     手侧相同。第二次扣压风门。

10、拨腋下筋至肘部,再拨后腋下筋至肘部,三遍。

11、两手插腋下,扣按膏盲至肾俞(有火扣至大肠俞),两遍。

12、按弦走搓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腹部推拿背部走罐治疗失眠
脏腑点穴法成人三十式套路点穴法
百岁药王孙思邈“仙人揉腹术”图解(内含视频)
中医养睛明目法
特色揉腹疗法、一推就会打嗝放屁
求医不如求已--推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