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资讯】 | 透过气泡等微观痕迹浅析明代瓷器

瓷器在经历了几百年上千年的岁月之后,就像老年人一样,肯定要留下呈现老化的特征,它是一种因岁月而产生的物理性变化,就像老年人脸上的皮肤一样,老化现象,是古代瓷器中不可复制的特征之一。经过本人悉心观察和研究,发现这个瓷器有以下几个特征:

1、在40倍放大镜之下,釉面可见肉眼看不到的橘皮状或牛皮状,形成这种状态的无疑是瓷器的年代。而用“瞟一眼”的方法判断它的真与假,肯定有打眼的可能。

2、用显微镜查看釉下,可见里面像天上的银河系一样,布满了大大小小、又圆又亮的气泡,这些气泡的形状很独特,有的单摆,有的两个一连三个一串,形成了点形、条形和堆形的壮观情景。且气泡之间距离稀疏,分布自然,有的已经出现色变,有的破裂,留下了模糊的痕迹。

瓷器中的“气泡”是胎和釉的结合体。不论古瓷还是仿品,或多或少都有气泡的存在。但是古代是靠木柴烧制,气泡饱满亮晶,生态自然舒朗,大小拉得很开;而现代烧制的瓷器,通常都是靠煤炭烧制,靠电脑控制温度,在这样的环境下,要么没有气泡,要么气泡密密麻麻,泡与泡之间没有距离感,大小基本接近。

替换高清大图

3、瓷器底子的胎质看上去比较粗糙,圈足脊梁上还有坑坑洼洼的凹点,胎质中零星可见铁屑,但用手抚摸,感觉胎质光滑温润,没有丝毫的刮手感。而抚摸仿品, 则感到刺刺拉拉地划手。本人认为,圈梁上的凹点现象系“敲底”或“切底”所致,也称“粘窑”(烧制时,由于釉、窑渣或铁屑与瓷器粘连在一起,为了使其分开,只好人工敲开,故给圈足上留下一些凹凸不平的痕迹);胎质的灰白,质地光滑,应系麻仓土制作。

替换高清大图
凡是爱好瓷器的人都知道,麻仓土是元、明景德镇制瓷的一种原料,产于景德镇附近的麻仓山的一种山上。麻仓土与瓷石结合,配置得当,烧制出的瓷器外松内密,质地坚硬,不肯变形,糖点多,且含铁量较高。但到了明晚期,麻仓土资源基本枯竭,取而代之的是比麻仓土更加洁白细腻的高岭土。这件瓷器胎质粗糙,但眼看不怎么干涩,像用湿毛巾擦过一样,有一种妥帖的视觉感受,加上圈足上若隐若现的火石红斑,已经给这件瓷器提供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4、由于施釉薄厚不均的缘故,从黑釉处迎光侧看,也就是瓷器的垂腹和口沿附近,有一道道中指宽的旋痕(拉坯痕迹),这些旋痕宽窄不一,且下部旋痕明显宽于口沿部分。透过釉色,隐约可见口沿附近的每条旋痕上有几条细细的线条。瓷器口内上被紫黑釉覆盖,下壁露胎,黑釉与素胎衔接处,有酱红色的釉点,呈喷洒状溅于器壁。内壁露胎处,尤其接近底部,指头宽的旋痕和划在上面的细线条十分清楚,好像工匠师在最后的修坯时,为了美观,特意用竹签等东西均匀地旋划了一遍,因此留下了深浅不太对等的旋划痕迹。从制作痕迹看,它的手工特征很明显。

尽管从绘画、气泡、胎质和微观痕迹上体现出了它的时代感,但是端详此物,感觉釉色丰润,宝光四溢,像新的一样,“旧器如新必是宝”。这是瓷器收藏行业普通认同的观点。且从那泛白、泛金的有色气泡中看,此物在制作中加入了珍珠、玉石和玛瑙等矿物质。什么样的人给瓷器中加入这样的成分呢?肯定不是批量的朝廷贡品,而是私人定制。而且落款写的很清楚,“徐府——景泰二年六月七日造”。估计定制者为了与朝廷贡品拉开距离,落款的字体比较潦草,还在字体上来了二次施釉,形成了用黑紫覆盖青蓝的现象。但不论怎么掩盖,这件瓷器已经具备了官窑的品质。它或许出自民窑,但它至少是景泰年官仿民、民仿官的典型代表。至于是那种阶层的人定制的,无疑,是当朝贵族。譬如明代大臣徐有贞家族等,只有这等身份的人,才有资格和实力定制这样的瓷器。

(原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青花鉴定方法、苏麻离青特征介绍;瓷器鉴定实战篇
从气泡等微观痕迹浅析明代景泰款瓷器
耿宝昌:元青花的几大特征,细说藏家都不知道的知识盲区
浅谈元青花不可仿制的铁证
【专业鉴赏】瓷器微观鉴定之如何辨别真伪气泡?
宋代汝窑天青釉瓷器微观之鉴定断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