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虎鎣”流失百年后归来,你对它了解多少
userphoto

2024.01.16 湖南

关注

2018年,“虎鎣”惊现英国拍卖行,国家文物局闻声紧急追索,最后结局出人意料,接下来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虎鎣”归国之路。

2018年3月底,英国肯特郡坎特伯雷拍卖行发布的一则拍卖信息引发了海内外舆论的关注,拍卖物被质疑为圆明园流失的青铜文物“虎鎣(ying)”。对此,我国国家文物局多次抗议,要求停止拍卖“虎鎣”,但它最终还是以41万英镑的价格被拍出。正当人们失望时,国家文物局收到英国相关拍卖机构邮件,称境外买家希望将文物无条件捐赠给国家文物局。

2018年9月和11月,受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国家博物馆先后两次派出专家团队赴英国对“虎鎣”进行鉴定。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于成龙便是鉴定专家之一。

在赴英国的路上,于成龙的心情既激动又紧张,下飞机后他来不及休息一下,更无心看一眼伦敦的秋色,便直奔中国驻英大使馆。第一眼看到“虎鎣”时,那浓浓的“中国气息”便扑面而来——这种熟悉的感觉让他心头一热,眼眶湿润,心里响起一个声音:“就是它!我们来接它回家了。”

青铜“虎鎣”安全运回国后,国家博物馆专门举行了入藏仪式。“虎鎣”被掠流离海外,是清政府被列强欺凌的耻辱;“虎鎣”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见证。从此,国家博物馆又添了一件国宝。那“鎣”为何物?

商周时期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代。我们熟悉的青铜器具名称有鼎、爵、簋、鬲(li)、斝(jia)等,那么“鎣”是什么呢?

青铜“虎鎣”俯视图
专家认为,“鎣”是青铜盉(he)的一种别称。青铜盉是古代温酒的铜制器具,形状像壶,有三条腿的,也有四条腿的。但前者自名为“盉”,后者自名为“鎣”。学者朱凤瀚认为,“自西周中期始,即已有'鎣’的自名。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此名称一直使用”。

这件“虎鎣”的造型,与西周晚期的季良父盉、陕西长安张家坡所出的西周晚期伯百父鎣皆颇为相似。

青铜“虎鎣”长35厘米,高26厘米,口径12.6厘米,圆口深腹,顶加饰虎纹,盖顶盘踞一只虎身龙尾兽。因流管装饰了卧虎形象,顶盖内铸有“自作供鎣”铭文,故称之为“虎鎣”。英国剑桥大学的文化学者在拍卖行的定名里,也将它称为“Tiger Ying(虎鎣)”。

青铜“虎鎣”内部铭文
不过虽名“虎鎣”,但造型中又不乏“龙”的特点,其肩的后部与肩的前部卧虎造型不同,为龙首衔鋬,肩集龙与虎于一体;其盖边缘为窃曲纹,肩部为连续6组龙纹。

青铜“虎鎣”是目前世界仅存的七件“鎣”类青铜器之一,也是这几件铜鎣中的极精之品。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其做工依然精良,充分体现了当时先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和发达的生产力水平。

“虎鎣”坎坷流失海外百余年,其回归祖国之路也是一波三折,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的文物能够回国。

(原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展讯】国博 |“游子虎鎣”回家过年
今天被刷屏的国宝“虎鎣(ying)”到底有什么来头?
25年努力,68件文物从英国运回!盘点近几年回国的国宝文物!
如果国宝会说话 还有1000多万件宝贝想“回家”
国博回归展集结600件文物,令人动容的背后故事你知道多少?
农民撒网捕鱼,一网捞出稀世国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