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暑期特刊·河南游学系列】漫笔中原之一(王欣宇同学)

极目青郊外,

烟霾布正浓。

中原方逐鹿,

博浪踵相踪。

——周恩来《春日偶成》

中原从古至今,都被称为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中心。它不仅仅是和平年代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中心,也是战争时期的一处战略要地。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逐鹿中原,方可鼎力天下。中原在历史中被描写成一个神奇而古老的地方,在华夏儿女的耳边发出辽远的呼唤。因此不仅是外国人对中原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我们——中国人的一部分——也对它十分好奇。今天,踏着清晨的微光,我们登上了去往河南的火车。五个小时的人生就这样在火车上度过。身体和思想,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离开车厢,正式踏上河南土地的一瞬间,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就以最热情的方式迎接了我们。说到热情,这并不是比喻。对河南的第一感受并不是来自文化,而是来自气候。水汽和热风在一瞬间拥抱了从空调房里走出来的我们,一片雾气,混混沌沌模模糊糊四下茫茫,仿佛天降大怒于己身,又仿佛迷路误闯了桑拿房。所幸,我们在河南的热情下暴露的并不久,而是很快就被塞进了另一辆空调车里,前往下一站——龙门石窟。


关于龙门石窟,我略有耳闻。它似乎是一个和佛教有关的地方。带着这点浅显的印象,我来到了龙门石窟。石壁上雕凿的佛像让我忘记了步行的疲劳。它们神态各异,或者站立,或者盘腿而坐,雕刻无不精湛无比,巧夺天工。龙门石窟的佛像不仅仅质量令人赞赏无比,数量更是众多。在万佛洞一个石窟里,所有的佛像就有上万之多。在不大的岩壁上雕刻只有一个手指大小的精致佛像,并将它们堆积到上万之多,这种技艺和雕刻者对美的认识之深令人惊叹不已。

沿着岩壁渐渐攀登,地面的景象一览无遗。令人享受的微风和景色不消多说,最令人震撼的还是奉先寺的庐舍那大佛。还记得我攀登的时候,山回路转,却不见任何景象,我烦躁起来,在抱怨准备出口的一瞬间,一座大佛出现在我眼前,几乎填充了我的整个视野,以致我后来才意识到周边所雕刻的事物。我的全部注意力都被佛像的面部所吸引。他(她?)庄严的眼神俯视着大地,似乎在注视万物,让人忍不住顶礼膜拜。


龙门石窟之行似乎是今天旅行的主题,之后的所见所闻似乎只能起到装点作用。白园之幽静,洛阳水席口味之特殊、音乐喷泉之美,让一个古都和一个发达的城市在我眼中同时展现。中原给了古中国五千年灿烂,也必定会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它的神奇超乎我的想象,也超乎每一个人的想象。我在等待,这个在五千年历史所笼罩下的一片土地,给我们带来的光明未来。

佛教——一个古老的宗教,发源自印度,也伴随中国的历史行走了数千年。佛教徒以宁静致远修身,以普度众生为己任,给世人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各朝代的帝王更是纷纷修筑寺庙供奉众佛。寺庙在中国各地并不罕见,而且大多都拥有一段历史,但年代最久远的当属河南洛阳的白马寺,它是佛教初传入中国时所遗留的历史痕迹。因此,佛教文化也成为了中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原文化,学习历史知识,我们来到了白马寺。离开空调车,接受了夏天的怒火后,随着热浪扑面而来的是用喇叭播放的佛经声,热风同时夹杂着浓浓的香火味道。经声入耳,香味刺鼻。经声入耳,一派红红火火;香味刺鼻,一片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半梦半醒见佛祖。


破开燃香产生的烟雾,挤开汹涌澎湃的人流,我们来到了寺庙外部。从名字看来,白马寺中白马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主角,事实的确是这样。一匹白色的石马立在白马寺门前,吸引着游客的注意力。大概有不少人误将这匹白马与《西游记》扯上关系,但其实二者并没有亲缘。白马寺寺名的来源是,当佛教传入中国时,传教者带着两匹白马,一头驮着佛经,一头驮着佛像,将一份神圣与新的信仰带入了中国。因此,当新庙落成取名时,便名为“白马寺”。

和平常的寺庙一样,白马寺中供奉着许多佛像。与之前所见到的卢舍那大佛的高大大气不同,这里的佛像小而精美,上色细致,用料更是精挑细选,更像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可见制作者之虔诚。也如同平常的寺庙一样,有许许多多的香客信徒,来来往往,虔诚焚香,祈祷着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整个古刹失去了该有的幽静,人声鼎沸。当我们离开,距离它很远时,还能听到用喇叭播放的买香的招呼声。


出钱支持建设寺庙的多为统治者。部分为了在喧闹的人世里寻找安静,部分是为了许下愿心,部分是为了完成“佛祖托梦”的嘱咐,部分是为了巩固政权。有的统治者为了显示地位特殊,自称某佛下凡,甚至还将自己的面容刻在佛像上……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显示自己地位的不同。我们的下一站也的确很好的表现了这一点。古代等级制度有过一个规定,“士驾二,诸侯驾四,天子驾六。”我们前往的地方是一个博物馆。博物馆主展馆处于地下,原本是一个考古现场。由于某些原因,天子墓暂时没有发掘,在考古人员手中重见天日的只有在古书中有记载、而之前从未证实的一种礼仪制度,正是天子驾六。


陪葬是古代帝王死后下葬时附带的一种习惯。陪葬的不仅仅可以是陪葬品,还可以是另外的遗体,甚至是活物,天子驾六遗迹是对陪葬体制的一种体现。地下发掘现场中不仅仅有车,还有马的骨骼,甚至还有两条猎狗。这大概是平日天子出猎时的车队,在死后,他愿意将它们一起带到另一个世界。这也可以看出古代人与大多数现代人的不同。如今的人们在即将离世时,大多会许下让自己心爱之人(或动物)安好的心愿,而古代帝王多会选择“陪葬”的形式,将本应继续下去的生命强行剥夺,这种行为不免有自私的意味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原来在咱大河南,随便一点名,就有如此之多全国第一,不得不赞!-手机大河网
洛阳十大热门打卡地,你去过几个?
龙门石窟白马寺——美丽中国(叶平)
最早的“中国”在哪里?
中原四大名刹中唯一一个不收费的寺庙,你想去看看吗?
世界上最贵的大佛,用了108吨黄金打造,摸一次“佛脚”收费50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