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十三期·格物二】过氧化钠热变色实验探究(李彧涵同学)

注: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在考试中仍应以教材为准。

过氧化钠Na2O2是高中化学中非常重要的物质之一,它在常温下是一种淡黄色固体粉末(也有人认为应是白色固体,但考试中务必应遵循前者)将其在密闭试管中加热时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其颜色会逐渐发生淡黄色——深黄色——黄褐色——棕褐色的变化,而冷却时又恢复原先颜色,此时除淡黄色的Na2O2固体外还出现了白色固体与少量橙黄色固体。本文以化学热力学为理论基础进行实验探究,对加热产物的生成原因进行分析。


图搭建装置两干燥管中均装有碱石灰(防止CO2H2O干扰实验),作用均为平衡气压。用酒精灯固定加热,一段时间后撤去酒精灯,冷却至室温,观察整个过程中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Na2O2的颜色在加热阶段均出现了淡黄色——深黄色——黄褐色——棕褐色的变化,且靠近热源处变色程度较深;冷却时则发生了完全的逆向的变化,同时还发现了白色固体与少量橙黄色固体。

加热过程图1

加热过程图2

冷却过程图1

冷却过程图2(未完全冷却)

冷却时的试管背面(靠近热源,可见玻璃受到了腐蚀而产生了裂纹)

显而易见地,加热产物中有物理变化的产物,也有化学变化的产物。对于物理变化产物的分析并不困难。加热与冷却过程中发生的可逆颜色变化,说明Na2O2在一定温度下具有可逆热色性(即颜色受外界影响能够发生可逆转化)。与其他可逆热色性材料的变色原理进行类比,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晶体结构发生了可逆变化考虑到该方面不在本次实验的研究范围内,此处不再细谈。综上所述,加热时变为深黄色、黄褐色、棕褐色的物质Na2O2

对于橙黄色固体与白色固体的出现的分析则较为复杂。通过钠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可知:该反应可能涉及到的白色和橙黄色固体分别是氧化钠Na2O与超氧化钠NaO2进行以上判断之前,我们已经通过实验排除了生成物出现与Na2O2对玻璃的腐蚀之间存在关联的可能性。

如果Na2O2在加热时发生歧化反应:3Na2O2→2NaO2+2Na2O,可以同时生成两种产物,但利用已知数据并通过相关计算,得到:

3Na2O2s→2NaO2s+2Na2Os)

△Hθ=+272kJ.mol-1△Sθ=+24.52J.K-1.mol-1=+0.02452kJ.K-1.mol-1(详细解释请见文章末尾)

即该反应只能在高温下进行。令△Gθ=0,由△Gθ=△Hθ-T△Sθ推得:开始反应的温度T=△Hθ/△Sθ≈1.11*104K

该温度是远远无法达到的,因此该反应不可能进行。排除以上可能后,只能对产物进行逐一确认。

Na2O的出现Na2O2分解的缘故

2Na2O2s→2Na2Os+O2g)

△Hθ=+249.4kJ.mol-1△Sθ=+216.8J.K-1.mol-1=+0.2168kJ.K-1.mol-1

该反应也需在高温下进行,令△Gθ=0T=△Hθ/△Sθ≈1150K

理论上开始分解温度应1150K,而考虑到反应生成了气体,以上数据并不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反应开始的温度经查阅资料,Na2O2在熔点(733K500)就已经开始分解(比理论分解温度低),该温度完全在酒精灯温度范围内。因此,白色固体很有可能是Na2O

NaO2的出现原因则难以确认,但应当可以排除产生原因是Na2O2O2的反应,因为

2NaO2s→Na2O2s+O2g)

△Hθ=-22.6kJ.mol-1△Sθ=+192.3J.K-1.mol-1=+0.1923kJ.K-1.mol-1

说明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而逆反应必须在高压条件下才可能发生。

经查阅资料,NaO2的分解温度较低,在250℃时就明显分解。而酒精灯的温度比分解温度还要高出约300℃,因此NaO2即便生成,也不可能大量存在。但考虑到其熔点仍有意义(约552℃),因此少量NaO2能够留存下来是可能的。综上所述,上述实验现象中出现少量的NaO2是合理的。

经过计算,有关反应中只有一个是可能发生的,即:

2Na2Os+3 O2g)→4NaO2s

△Hθ=-204.2kJ.mol-1△Sθ=-601.4J.K-1.mol-1=-0.6014kJ.K-1.mol-1

△Gθ=0T=△Hθ/△Sθ=339.5K≈66.4

通过计算可知,该反应不能在超过339.5K的条件下进行,因此该反应可能发生在冷却阶段,这与实验结果是吻合的。同时,冷却阶段气体与标准状况相对较为相近,反应温度也应在理论值附近。由于Na2O2分解生成的O2有很大部分逸散出反应体系,因此生成的NaO2很少,而Na2O相对较多。

生成物图1

生成物图2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

1Na2O2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可逆热色性

2)加热Na2O2固体时,会有Na2ONaO2生成,其中Na2O来自Na2O2的分解:2Na2O2→2Na2O+O2 ,该反应必须在高温下进行(即加热阶段发生;);而NaO2来自于Na2ONa2O2分解释放的O2的作用。即:2Na2O+3 O24NaO2,该反应必须在低温(339.5K以下,即冷却阶段)进行。

本文只提出了初步猜想并进行了粗略地研究,且由于实验设备的不足,无法得到K△G等数据,因而误差较大,后续仍需其他精确实验进行验证。

:△Hθ(标准焓变):能描述反应前后物质的能量差异。一般地,若△Hθ大于0,该反应吸热;若小于0则放热。△Sθ(标准熵变):描述反应前后体系内混乱程度差异。△Sθ大于0,混乱程度增加;小于0则混乱程度降低。以上数据均可通过查表获取。△Gθ(标准自由能变):能大致判断反应进行方向,相当于综合了△Hθ△Sθ与热力学温度T(单位K,开尔文)。由△Gθ=△Hθ-T△Sθ可以计算△Gθ的数值,观察其正负即可判断反应进行方向(若令△Gθ=0,可以求出反应平衡时的温度,也可认为是恰好开始反应的温度)。注意:以上数据中物质必须处于标准状态。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私下查阅资料进行了解。

注:有关数据摘自《普通无机化学》第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01讲 贮热相变材料
青海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第三次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教材内容疑难解析三例
2.doc
燃料电池热力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