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赖声川剧场史|一切在一个镜框中展现

Hi~

这是“守株待字”的第112篇原创文章,大部分内容来自赖声川西方剧场史第四讲,关于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内容或有补充或出入。

戏剧从🔗古希腊古罗马走到莎士比亚时代,🔗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交织。莎士比亚有中世纪的根和文艺复兴的个性,🔗很逗,很好玩,很过瘾

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新古典主义,欧陆的戏剧、剧场、戏剧的标准发生了变化。17、18世纪的欧陆并不认可莎士比亚。相反,他们认为只有野蛮人才那样写戏。

❓❓❓欲知详情如何,请看下文讲解。

part 5  文艺复兴

什么是文艺复兴?

“它是一种全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它有秩序,和谐,有一定的比例,是单一的而不是多元的,以人为本,和中世纪截然不同。”

赖声川讲解文艺复兴的特征  

这是赖声川老师/导演理解的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很重要的一个点,单点透视被发现了。没有单点透视,就不会有蒙娜丽莎,不会有西斯廷教廷教堂的壁画,也不会有拉斐尔的《雅典学院》。

赖声川讲解单点透视  

是有了单点透视才有观念的转变?还是人类有了根本上的观念转变才看到单点透视的可能性?

这是一个互为因果的问题,很有趣。

赖声川讲解透视  

简单地说,文艺复兴是一种心态mentality的变化。

这种心态的变化曾经糅合了中世纪的影响,让莎士比亚的戏剧在英国大放异彩。

而在此之前,它也曾在欧陆风行,让绘画,建筑,剧场……一切随之而变。

/绘画

达·芬奇《蒙娜丽莎》。主题很清晰,背景很模糊,现在看很正常。不就应该这样吗?当然不是。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 

蒙娜丽莎

中世纪就不是。比如这张结婚照,《乔凡尼·阿尔诺芬尼夫妇肖像》,里面各种象征寓意,都是中世纪的;但是手法又是文艺复兴的,有透视。

 扬·凡·艾克Jan Van Eyck1385-1441

乔凡尼·阿尔诺芬尼夫妇肖像

到了米开朗基罗,更不一样了。一个还没有生命的亚当,即将焕发生命。下一秒,人类就要开始了,不可思议。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

上帝创造亚当 

西斯廷壁画很多年前脏脏的,脏脏的已经非常震撼;现在全部洗过了,颜色非常鲜艳。

米开朗基罗手稿 

它仍然有复杂,多元,浏览式的东西,没有完全脱离中世纪的影响。

但这种浏览式的绘画,每个东西的焦点都不一样,让人一目了然,跟中世纪又不同。

米开朗基罗 创世纪

这在那个时代就属于文艺复兴。

再看《雅典学院》,拉斐尔的作品,在佛罗伦萨,也是单点透视。

 拉斐尔Raffaello Santi,1483—1520雅典学院

崇尚理性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伊壁鸠鲁,第欧根尼,欧几里得,托勒密……哲学、数学、音乐、修辞、天文各派达人汇聚,前面做思考状的是画家本人。

一派学术自由的景象。

 赖声川在讲《雅典学院》

最有名的,《最后的晚餐》,在米兰。

这个造型在美术史上非常多,但和过去的相比它不一样了——单一的焦点在耶稣身上,其他都是次要的。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

虽然需要稍微浏览才能看到其他的,各个人物表情都很正常,但它还是从一个单一透视点画出来的东西,不一样了。

这意味着什么?

赖声川认为,“从深度来看,意味着对耶稣的看法变了,对宗教的看法变了,对宇宙的看法变了,对人生的看法变了。”

赖声川讲最后的晚餐

“在过去,你看到这种造型,你在浏览式地在看一个故事,你知道谁要背叛他。现在它比较像一张照片,被捕捉到的一刹那,这是不同的一种概念。”

秩序,和谐,单一,以人为本,这些在建筑上也有体现。

/建筑

罗马圣奥斯丁教堂,1483a年盖的,很典型的文艺复兴。

a:拉斐尔也在这一年出生,距离莎士比亚的诞生还有81年,感受一下时差。

圣奥斯丁教堂Basilica di Sant'Agostino

正面的白墙是罗马竞技场的白色岩石travertino

简单,回归到希腊罗马盖房子、用柱子的概念,方、圆、三角形之间的和谐;已经回归到比较符合人的尺寸和比例,不同于哥特式。

看这个图,看这个建筑,走进去,都是很舒服的。你可以坐在那儿看,在这些和谐的线条下度过一个下午都没问题。

更早一点的圣诺维纳教堂,阿尔伯蒂b设计,1470年建成的。

巴提斯塔·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1404-1472

圣诺维纳教堂Santa Maria Novella

使用方、圆几何图形,搭配比例关系、阵列、对称等手法,将底层的哥特尖拱巧妙过渡到文艺复兴风格。

🔎 b:1485年阿尔伯蒂出版了《论建筑》,以威特鲁威的建筑书为基础,研究古典建筑的比例关系、柱式运用等 。

法尔内塞宫,建于1541-1580  

晚一点的建筑,米开朗基罗参与设计的一个小皇宫。简单,重复,秩序,100%属于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回归古希腊古罗马,又完全创造了一个新的东西。 

赖声川讲法尔内塞宫  

米开朗基罗为美第奇家族设计的一个图书馆,现在不开放阅读了,但可以进去。

它的逻辑,比例,和谐,一种建筑上的强度,都是非常被称赞的。

劳仑齐阿纳图书馆Biblioteca Laurenziana

建于1523-1526

说到最后,就是美。

有点像我们今天看到一个极简的房子,白色,除了窗户什么都没有,去掉了好多东西,变成一种新的美学,古,又前卫。

达·芬奇的这张手稿,大家都看过。

达·芬奇手稿 威特鲁威人 Vitruvian Man 

建筑师威特鲁威写建筑史,讲罗马时代的建筑,提到人的比例,达·芬奇把它画出来了。

大家在研究人了,人的比例,人的尺寸,人在宇宙中这样顶天立地,而不是卑微地对着上面至高无上的上帝看。

这是以人为本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人的尺度在建筑上的回归。

米开朗基罗 大卫  

上帝仍然存在,但上帝比较远,我们管我们自己这个世界,此时此刻。

能够刻出《大卫》这样的作品,太不容易了。

/剧场

同样的,文艺复兴之风也刮向了剧场。

赖声川讲塞里欧剧场理论

建筑家塞里欧沿用了罗马人的做法,引进了威特鲁威的悲剧喜剧布景c

🔎 c:用宫殿庙宇和对称的街道、广场来烘托悲剧气氛;拼贴风格多样的市井住宅营造喜剧感受。后来库哈斯设计葡萄牙的波尔图音乐厅,就是把城市当做布景来设计。

塞里欧Sebastiano Serlio1475-1554

悲剧布景 喜剧布景  

剧场仍然以五个入口为主,进来之后戏就在前面演出。按塞里欧的说法,所有的戏都可以在这样的剧场演。

塞里欧也设计剧场,可他基本还是在一个圆形的观念、氛围里面思考d

d:将半圆形观众席置入矩形建筑物;运用透视法架构表演区,增加视觉上的距离感。

塞利欧设计的剧场

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因为根据透视,在圆形里面只有中间的位置才是正确的。此外,塞里欧对剧场灯光也有记录e

🔎 e:根据需要,通过一种装满液体的玻璃容器(bozze)来过滤烛光,可以产生红黄蓝等彩色的光。

奥林匹克剧场Teatro Olimpico 建于1580~1585年

建筑师 安德烈亚·帕拉第奥Andrea Palladio

总之,剧场开始有透视的概念。

西方世界第一个文艺复兴的剧场——奥林匹克剧场f,在Vicenza

半圆形的观众席,像一个加了顶的罗马剧场。保存得非常好,原样摆在那儿,真的很美,人类文明的一颗珠宝💎。

f:奥林匹克剧场初建之时,莎士比亚开始活跃于伦敦。戏剧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时差小一点。

奥林匹克剧场  

舞台正面有几个入口,有华丽的雕刻,装饰性非常强。文艺复兴的精神,但又甩不掉中世纪的装饰g

g:类似的情况体现在剧作家身上就是莎士比亚,兼具中世纪的传承和文艺复兴的个性。

奥林匹克剧场

中间有一个强迫透视。看上去很深,其实很浅。演员不能从这里走出来,否则人比拱门还高,穿帮了。

今天有时候它还用,一般用于办个简单的音乐会,不太演戏,因为它太珍贵了,布景一搭可能就坏了。

奥林匹克剧场  

火灾毁掉了很多剧院,法纳斯剧院是少数幸存下来的剧院之一,世间的另一颗宝石💎。

法纳斯剧院,1618年盖的,在帕尔马,意大利火腿的故乡。全木头的,保存得很好,原件摆在那儿可供参观。

法纳斯剧院Theatro Farnese,又译法尔内塞剧院

1618年是明末清初,我们中国那个时期的木头房子,基本一个都没留存下来。

法纳斯剧场仍然没有甩掉中间的半圆概念。

法纳斯剧场,观众席c位就是国王专座

只有一个位置的透视是准确的,是那个时代的国王专座,其他人再有钱也坐不了,规矩很清楚;其他位置的透视是错的,偏的,歪的。

“去帕尔马不要只吃火腿,去看一下这个剧场。”赖声川老师/导演提醒。

法纳斯剧场

景片开始在法纳斯剧场运用,从观众席可以看到一个假造的真实的状态。

同时期,有很多的艺术家包括撒波提尼Sabbatini,发展了希腊运用的三角柱技术h,i

景片翼幕Sabbatini 

🔎 h:一种方式是三角柱换景。转动三角柱,整个布景就可以换,一套三角柱最多可以换3场景。

i:另一种方式是“沟槽换景系统”,把布景画在平面的景片上,沿着舞台两侧的沟槽,不断地推进推出,方便灵活。

撒波提尼还研发了很多关于舞台上的机械图,研究怎么样让神飞进来,让人飞进来;研究怎么样可以让船出现在舞台上,有动的感觉。

Sabbatini舞台机械 

有了单点透视,有了科学精神,舞台技术发展起来了,慢慢就发展成整个视觉一下子可以换掉,一直到今天没有停止过。

瑞典皇后岛剧场的出现也就不奇怪了。

皇后岛剧场建筑外观Drottingholm Palace Theatre 

很有趣的一个剧场💎,在斯德哥尔摩,在皇宫的边边上。文艺复兴的时代盖的,因为刺杀事件(1792年)关了,一直是仓库。

上百年来,这个剧场已经被遗忘,直到大概19世纪末才被人挖出来:哇,这原来是一个剧场!

皇后岛剧场舞台  

小小的一个剧场,原始的所有布景都还在。

当镜框舞台更深的时候,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它可以换景,侧目条跟上面的檐木一起动,可以改变整个look。

皇后岛剧场

换景的机器至今还在,修好了还可以用。人在后台转动一个轮子,所有翼幕同时会动;剧场还留存下来一艘船,一个东西转的时候像海一样在滚动,很酷炫j

j:这个换景和下文提到的捷克老剧场比较相似,应该是属于巴洛克式的。

学会这个以后,他们开始喜欢这种感觉,玩得不亦乐乎。

Carlo Galli Bibiena ,比比恩纳家族的第四代

这(应该)是一个喜欢舞台的画家,想象出来的一个东西,没有做出来。想象中的故事可以这么玩,一个长廊可以是这样子的。

更深的透视被发展起来k如下图👇

🔎 k:1642年,意大利Giacomo Torelli为一场歌剧设计的舞台布景是这样的⬇️,气势辉煌。

Giacomo Torelli设计的舞台布景

换景本身变成了一场戏,看到换景就值回票价。

1654年的一部芭蕾舞音乐剧,可以变成这样👇就问你惊叹不惊叹?

Giacomo Torelli

这种手动的东西是非常难得的。所有东西一起动,布景同时换,就变成下一场戏。

走一步能够想到10步,然后一直往前走。慢慢地,文艺复兴走入了巴洛克l

🔎 l:“巴洛克”一词是由葡萄牙语“ barrocco”演变而来,意为“小石块”或“形状不规则的珍珠”。

part 6  巴洛克

相对来说,巴洛克更喜欢华丽的装饰。

搜了很久也没有搜出来是哪个剧场  

赖声川老师/导演主要讲了巴洛克风格对剧场的影响,比如歌剧院的出现。马蹄形的歌剧院,有很多翼幕。

马蹄形歌剧院  

这是一个老剧场,在捷克👇,很华丽,现在一年只演一次歌剧。

克鲁姆洛夫Český Krumlov老剧院

网上可以找到换景的视频

问题就是,1排1号,8排1号,都是正确的透视;偏一点,1排10号,只能看到一个歪掉的景,而且上面的景片斗(接)不上,会断掉。

克鲁姆洛夫剧场  

巴洛克剧场,这也是一个真的剧场,在德国巴伐利亚州拜罗伊特,华丽至极,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侯爵歌剧院Margravial Opera House Bayreuth 

朱塞佩·加利Giuseppe Galli Bibiena设计

这就是典型的巴洛克,文艺复兴不会这么华丽。

侯爵歌剧院,建于1745年与1750年之间 

帘子的摆法要讲究,所有的柱子,上面的装饰都要讲究,一切都要讲究。

讲究讲究再讲究,里里外外,华丽精致,在当时这是应该的。

Drury Lane皇家歌剧院  

在Drury Lane的歌剧院,好多层,好壮观。

其实上面的位子都不好,只能看到演员的头,大部分舞台都看不见,你根本不知道能看什么,赖声川老师/导演有过亲身体验,其中一次在英国:

“学生时代,有一次有一个戏很想看,没票了,突然有一个位子出现了,叫障碍位,买!真的叫障碍位,一根柱子在我前面,服了。”

Drury Lane  

还有一次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

“有10块钱美金的站票,买!我们当然想得很清楚,开演之后就,站票,哎呀,难不倒我,开演之后当然找个位子。

结果怎么样?结果叫我们所有站票的人进来,大概有五六十个人,站在后面,就把我们拴起来,就像牛一样,你说厉害么?”

纽约大都会歌剧院 

“出不来,就站在那里看,看几个小时,也开心。想起来也合理,10块钱,别人都是两三百,就乖乖站在那儿。”

赖老师说得轻描淡写,台下笑成一片。看戏之乐,可知一二也。

18世纪的Drury Lane

赖声川老师/导演没有提到巴洛克时期的戏剧m

🔎 m:一般认为,巴洛克的戏剧倚重修辞,多堆砌华丽的词藻,“向岁月的鄙弃投降”意为衰老,“向着永恒开战”指代求爱;女性是“极大的危险”,恋人是“心爱的天体”。

从“之中”变成“之前”,从一切在你面前表演,变成一切在一个镜框、一个橱窗展现display。

表演变成展现,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时代有了阶层的划分。

有了单点透视,就有了好位子和不好的位子。最好的位子是国王的,他可以看到最美的画面,大家觉得这个是可以的。

但希腊时代不是这样。希腊人的脑回路不是这样的,他们希望每一个人是公平的,每一个人都能坐到好位子。

“社会是什么样,剧场就是什么样。”

上剧场

对比现在国内的很多剧场来看,仍然能看到镜框的概念。上剧场👆,不完全的镜框式。

上海大剧院⬇️,大镜框;北京保利剧院,镜框式。

上海大剧院  

北京保利剧院还有一个乐池,拉开了观众与舞台的距离。歌剧有一个100人乐团的机会是很小的,使用率应该不太高,所以上剧场不设乐池。

“想法是什么样,剧场就会变成什么样。”

北京保利剧院

山西大剧院,非常美,一样是镜框。有了镜框,是不是在舞台上所能做的就有了一点点限制?

在古希腊,剧场是一个圆圈,你在这个圆圈里做的事情,跟你现在能在方框里做的事情肯定是不一样的。

山西大剧院

“剧场长什么样子,戏就会变成什么样。”

玩一个透视,就玩到极深的透视,你还可以更深。物极必反,到最后还是要回归的。

文艺复兴可以说是一种感官上的统一,巴洛克的价值观也是这样。然后呢?

part 5  新古典主义

统一之后,在建筑上,我们看到特鲁威的重要性;在编剧上,我们看到亚里士多德的重要性。

在17世纪的法国,“三一律”产生了,发展到了新古典主义。

“三一律”,简单说就是写一个剧本,你必须统一时间、地点、事件三个要素,不能超过24小时,不能换地方,事件只能有一个。

不要像《仲夏夜之梦》从森林换到皇宫,同时搞4条平行线,不能像《冬天的故事》有10年的时间跨度,只有野蛮人才像莎士比亚那样写戏。

没道理对不对?但在17世纪的法国大家都接受了。然后,高乃依出现了。

 /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

高乃依P(1606-1684)

高乃依n当过20多年律师,后来开始写戏,代表作之一《熙德Le Cid》,这部戏今天还在演。

《熙德》源自西班牙的一个老故事,要从这里打到那里,换很多地方,为了三一律,高乃依把所有的时间整合了,全部发生在一天之内。

高乃依 熙德   

相当于把西游记浓缩到一天了。

观众接受了,“像熙德一样美Cela est beau comme Le Cid”成了一句成语。

评论家不买账,最后闹到法兰西学院,在黎塞留主导下,来了一篇文章,说它违反了“三一律”,存在瑕疵,必须受指责;但是它处理得还蛮不错,所以也可以接受。

首相黎塞留(1585-1642)

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之后没有人敢再违反三一律,全部照规矩来,这是17世纪新古典主义的普遍特色之一。

n:上海思南诗歌店所在的皋兰路,以前就叫高乃依路。

/拉辛Jean Racine

新古典主义走到一个高峰,就到拉辛了。

拉辛的大部分戏根植于古希腊神话,漂亮之经典,符合“三一律”,是某一种典范。而且,在很简单的舞台上就可以演。

拉辛 (1639-1699)  

早一点的《安德洛玛刻》,故事取材于希腊神话,宫廷故事,蛮标准的一个爱情故事,甲爱乙,乙不爱甲,乙爱丙,丙不爱乙,乙爱丁,丁谁都不爱,到最后没有出口。

所有事情发生都在一个罗马式的舞台,所有人都走到中间一个不被定义的空间,差不多是一个走廊,一切发生在一个走廊上。

被俘的安德洛玛刻  

拉辛的戏用诗的语言演出,简单但很丰富,语言,意念,主题都很丰富演;用词不多,两千词汇量就可以看;精简文字的力量,这个力量是大的。

拉辛的语言有自己的美感,绝对的。

《费特尔Phèdre》也是经典,故事很抓人。

《费特尔》,又译费特拉 ,女主爱上了丈夫的儿子

50年代法国一个叫让-路易·巴罗的演员参演过,很重要的一个作品。费特尔从开始坐着,大概40分钟以后才站起来。

就是这么简单一个动作,让他坐40分钟,从坐到站,所有人的状态,人的权利的问题,所有的主题就凭那一个举动,全部点出来了。

太精彩的一个舞台调动,可惜图不好找。

亚历山大式的诗体

拉辛用的语言,叫做“亚历山大式的诗体French Alexandrine”,跟莎士比亚不同。

莎士比亚是5步抑扬格,他多一个步(脚),6步,最后有一个韵脚。差一个,就差很多。

所有拉辛的戏,语言都会拉得比较慢,慢才能出韵味。

/莫里哀Molière

莫里哀意味着新古典主义的高峰与终结。

莫里哀是玩喜剧的,自编自导自演,大部分灵感来自罗马喜剧,普劳图斯。

莫里哀(1622-1673) 

像《太太学堂School for Wives 1662》,给了赖声川导演很多三角关系的创作灵感;《厌世者Le Misanthrope》跟米南德《臭老头》是同一个故事。

莫里哀太太学堂 来源:豆瓣  

《厌世者》达到了某一个喜剧的高峰,它是严肃的,让你笑到有点痛。这样的戏肯定会流传下来,就像卓别林的戏。

主角觉得世界太虚假,所以他绝对不说一句假话,他爱上一个人,他必须用什么方式来获得被爱,哪怕完全违反他的原则。

戏里面的笑点很足。

《厌世者》 海报,又译恨世者 

一个人说,“我绝对,绝对不说假话”,客人来了,说,“哇你今天穿得好漂亮”。“胡说八道,我今天太不漂亮了,而且你也不漂亮,”,“我知道你那条裤子是路边摊买的,20块”……

其实是很动人的,人好像应该这样。

在今天的不同诠释里,最后这个人是不被接受的,有点悲剧收场。喜悲之间的微妙处理。

《资产阶级的绅士》,又译悭吝人,伪君子,贵人迷

在演艺生涯早期,莫里哀是玩意大利艺术喜剧的。

那是一种流浪剧团,一个马车带着整个团到处演,练出一身功夫,回到巴黎才开始被观众认可。路易十四的弟弟听说莫里哀的剧团不错,请到凡尔赛宫来演出。

凡尔赛本赛

凡尔赛宫有点像文艺复兴,有点像中世纪,但这就是巴洛克。凡尔赛宫的花园,华丽到不可思议。差不多17世纪开始建造,经过很多年才建好。

莫里哀第一次进皇宫演出,选了一个悲剧,《资产阶级的绅士》,揭发主角华而不实的生活习惯,很讽刺暴发户,也适合讽刺今天中国的一些现象。

据记载,中场休息有一半观众睡着了。

凡尔赛宫的花园

这怎么行?好在莫里哀早年是玩意大利艺术喜剧的。剧团决定不玩悲剧了,玩拿手的意大利艺术喜剧——把戏(Lazzi)。

一开始把戏是用于解围的,如果剧情走不下去了,某一个演员开始耍球,玩一些套路;后来就有了故意的把戏。

于是中场休息之后,演员一上台就玩了一个把戏,这个在意大利喜剧里面有记载,就是仆人跟他的扫把之间的一场戏。

意大利艺术喜剧的把戏 来源:上剧场  

大致就是,佣人要扫地,但是他很懒。“扫把,你为什么不会自己扫地?过来,扫!”“你站起来,扫!你给我起来!”“不!”扫把倒下去。“你不来是吧,你看我怎么整你!”然后再把它立起来……

全场爆笑,效果很好,剧团成了皇上御用剧团,后来经常出入凡尔赛宫,和大音乐家合作。

随便搭个台就可以演的意大利喜剧

意大利喜剧里大概有100种这种把戏,可能还不止。好玩吧?

事实上,它源于中世纪,一开始是即兴的。有一个简陋的流程,角色是固定的,没有剧本,没有固定的台词,所有演员上台,走到一些点,自己凭感觉说一些不同的话,做一些不同的动作。

意大利即兴喜剧面具 来源:上剧场  

演员戴面具o(情侣除外),鼻子以上都可以看得到的半面具,面具决定了角色的个性;就像京剧一样,脸谱决定了人物的个性。“好的意大利即兴喜剧的演员戴上面具就像角色上身了”。

o:真正的意大利即兴喜剧面具都是皮做的,是艺术品。

改编自一仆二主的一夫二主

后来,意大利艺术喜剧发展到一定的地步,就不玩野的了,他们开始把剧本写下来。高多尼写过一个剧本叫《一仆二主》p,是少数有剧本的意大利艺术喜剧,非常受欢迎。

p:意大利原名叫La Commedia Dell'Arte,art在这里不是艺术,是指演员的一种表演。

上剧场也演过,赖声川导演对该剧做了现代化的处理,也没有使用面具。

高多尼Carlo Goldoni 1707-1793

写下来变成一种风气,意大利艺术喜剧不即兴了,但是过程中允许有即兴的状态。现代的导演也会使用这种方法训练演员,非常好笑,又很好玩,导演演员很过瘾。

意大利艺术喜剧发展几十年,出现了一个作家,马里沃。他编剧的套路很像意大利艺术喜剧,也是主人和佣人。但他戏里的佣人聪明,聪明得已经超过了主人了。

两对主仆,两男两女,主仆身份对换身份相亲的故事

高多尼 爱与机遇的游戏

从这儿可以看到社会的变化,工人阶级的敏锐度超过有权阶级,要发生什么事呢?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在莫里哀的戏里,贵族约了仆人去幽会,黑暗中摸来摸去,对方一开口就知道你是谁;到了马力沃这个阶段摸不出来了,革命要发生了。

赖声川 爱朦胧,人朦胧 根据莫里哀的戏改编

到这儿,基本可以回答开头的问题了:

17、18世纪的欧陆不认可莎士比亚,是因为此时欧陆已经从文艺复兴走过巴洛克,到了新古典主义,他们要求戏剧的时间、地点、事件符合“三一律”,莎士比亚显然是不符合的。

这种创作要求是蛮横的 ,高乃依曾经有过挣扎,闹到被法兰西学院diss,后来同时期所有的戏都只能按规矩来,变得严谨。

走到这里,赖声川引用了一个理论来做归纳,为这一堂剧场史画上一个句点。

Jose Ortega Y Gasset(1883-1955)

Jose Ortega Y Gasset,一个西班牙的哲学家,写了一本书叫《艺术的非人性化》,里面有一篇短文,叫做《关于艺术中的观点问题on point of view in the arts》。

该书的译版价格已经飚得比原版还高

按原价只能买到影印本

在这篇文章里,加塞特提供了一个理论:

整个艺术史的进程其实很简单,就是画家(如果讲戏剧的话就是作家)和他描绘的对象的距离越来越近的过程。

在希腊罗马,中世纪,艺术家和他描绘的对象很远,慢慢开始越来越接近,最后到了一个点。

从右往左,艺术家与他描绘的对象越来越近  

加塞特用下面张图来解释。《宫娥》画家在画一个王室的小公主,把自己也画进去了,很有意思。

 委拉斯凯兹(1599-1660)宫娥

艺术家创作这幅画刚好处在一个特别的点上,在这个点的距离,我们用眼睛看对象是清楚的,再往后就模糊了。

就好比拍照,在焦距上,主角背景都清楚;过了焦距,后面就开始模糊了。

赖声川讲《宫娥》

伦勃朗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从他开始,艺术家和描绘对象的距离比焦距更近了。从他所处的点看对象,已经开始模糊了。

伦勃朗 夜巡(1606年-1669年) 

再过100多年,距离再拉进,“我个人的理解,这就是印象派”。

赖声川老师/导演介绍,“印象派的理论讲得很清楚,他们已经不是在画物体了,在画眼球上的光,捕捉光,是表现所有我眼球上的光,才会有印象派这个名字。”

雷诺阿(1841-1919) 煎饼磨坊的舞会  

你可以看到,画面开始更模糊了。

继续走。什么意思?被描绘的对象穿过眼球之后,还在往里走,可以感觉到眼球上的光影。这是荷花吗,还是脑子里的荷花?

莫奈Oscar-Claude Monet 1840-1926  睡莲  

更晚就会出现这样的东西👇,已经跑到眼球里面了。抽象表现主义,是不是这样子?这个理论通不通?

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

1948年第5号  

艺术家和他描述的物体之间的关系一直在变,渐进地往自己的方向走。距离的变化带来视角的变化,体现出观念的变化q

q:“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变化的发展史(贡布里希)。”

加塞特自己也提过,这不是一个特别准确特别科学的说法,是一个笼统的说法,是一个趋势。赖声川认为,这个理论对理解戏剧不无助益:

点击图片 阅读 俄罗斯作家团1号宠的秘密生活 

“就我自己,我很受用,我懂了。哇,看到印象派我的反应是,我开始懂契诃夫在干什么。契诃夫不是印象派,但我开始了解他在做什么。

一开始一切都很远,然后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到最后画的是脑子里的东西。未来的世界是不是跑到外面去,需要装个后视镜来看?”

最后的问题,留待诸君思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人类艺术万年史-162》意大利文艺复兴戏剧(下)
您需要知道的那些西方戏剧史
人生必读之《伪君子》
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戏剧溯源
外国文学 | 第4章:17世纪文学(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莫里哀喜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