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暮色将尽|不婚不育的老年可以是舒服的,享受的,自在的

Hi~

“无尽对话”第166篇原创:

人间值得啊朋友们。

女性不婚不育的晚景如何?

黛安娜·阿西尔提供了一个样本。她曾是一名出版社编辑,近九十岁开始创作《暮色将尽》,记录她步入老年的生活图景。在书中她说:“我在一生中,从未像现在这样舒服地、长久地享受过自己。”

原来不婚不育的老年可以是舒服的,享受的,自在的!

01

暮色将尽

黛安娜·阿西尔对时间的流逝不算敏感。

六十多岁时她只觉中年刚过,七十岁生日不觉得有什么;到了七十一岁,她才感觉有点变化:“一个'七十多岁的人’确实是老了”,“我看见时间正将晚景一步步推入视野”。

她视野中的晚景是什么样的?

🙅生活的可能性开始闭缩。

看到别人家可爱的哈巴狗,她心生羡慕,也想要一条黑色绒脸小哈巴狗的陪伴,想想又放弃了,那样好像太委屈小狗了;她喜欢树蕨,下单了一棵,没想到是小株的,她怀疑自己能不能等到树蕨长大……

黑色小哈巴狗

🏥身体的机能在走下坡路。

性欲消退。在曾经让人性致勃勃的人面前,再也提不起性趣了,这对黛安娜来说是很大对一个变化。

眼睛不好使了。黛安娜七十多岁有白内障,做了眼科手术,视力得以保持;而她的母亲九十二岁时“一只眼全瞎了,另一只必须靠隐形眼镜才能看到一点点”。

听力会下降。“现在我的耳朵已经听不见了,传入耳膜的音乐大多数变得扭扭曲曲,刺耳无比,我只能放弃。”

行动不再利索。黛安娜八十二岁时,双脚经常疼痛,脚底板越来越薄,膝盖也受到影响,很少能走路超过一千米。她母亲老年时有髋关节炎,右手有关节炎,胳膊抬不起来。

心脏衰弱和大脑迟滞。这两点黛安娜倒还好,出了交通事故受到惊吓,给自己倒了一杯又浓又甜的热茶之后又找到了自己,还能再当几年女司机。

她母亲有心绞痛,常备“救心丸”,不舒服的时候塞一片在舌头下含着;八十多岁时开车无法走直线,片警上门委婉相劝:以后不要开车了。

这还只是其中一部分。

蕨类的细节 

💧生老病死接二连三地来。

有新生命降的喜悦。

年轻朋友生孩子,黛安娜·阿西尔高兴。“杰萨米和比彻姆出生,巴里就像多了两个孙子似的,我的感觉和他差不多。”“不需承担和孩子们近距离相处的麻烦,我才能不受约束地去理解他们的爱和希望。”

亲历了母亲的去。

为了照顾九十多岁的母亲,七十多岁的她在两个城市之间跑,压力大到自己也要去看医生。九十六岁生日前一天,母亲拄着拐棍到花园尽头,想看看园丁种桉树,看到一半园丁发现她不对劲,几天后她母亲就离世了。

见证过朋友、伴侣的痛。

黛安娜·阿西尔八十五岁时,她昔日的情人、当时的朋友巴里确诊糖尿病,每况愈下,黛安娜·阿西尔陪他看病、照顾他,自动转换成了他妻子的角色,“一边承担着责任,一边也许会尽力想办法逃避,或尽量补偿自己”。

还有她八十五岁兄弟的亡。

死前不久的一个下午,他俩还一起出海,那天的天气美极了,“猫爪般轻柔的一阵微风吹过来,轻轻掠过水面,水面上,每一朵小涟漪的边缘都闪耀着太阳的光芒,奥尔德堡的渔夫们把这种情形叫做'叮当’”。

💀死神越来越迫近。

恐慌是正常的反应。

简·里斯是黛安娜的朋友,她觉得变老会让她的生活悲痛凄惨,在床头柜抽屉里攒了很大一堆药片以防万一。她去世后,黛安娜检查了她的抽屉,药片完好无损。

诺贝尔文学家得主艾丽亚斯·卡内蒂是另一种反面教材,他在书中宣称自己“拒绝死亡”,在黛安娜·阿西尔看来简直是愚蠢,忍无可忍。

02

理想丰满

黛安娜·阿西尔(1917-2019) 

2019年,黛安娜·阿西尔在伦敦一家临终关怀医院,经历了短暂的病痛后去世,享年101岁。相对来说,这是比较理想的晚景状态。

我试图从《暮色将尽》一书找找可能的原因。

首先,强大的家族基因

黛安娜·阿西尔生于一个长寿的家族。“我父母两边绝大多数女人都活过了九十岁,而且神清志明,没人进养老院,没有雇过看护,所有结了婚的都比丈夫活得长。”

步入老年后,黛安娜通过对家人的观察得出结论:她极有可能轻松辞世。

黑色小哈巴狗

其次,保持理性

七旬之后性欲显著消退,难免沮丧。她听见心里的声音说:“你很清楚自己在床上已经不再需要他了,想象上次上床是几个月前的事?这有什么好伤心的呢?你当然不在再年轻,你已经走过青春,不再期望小年轻想要的东西了。”

b站上有一段黛安娜·阿西尔和爱丽丝·门罗的短对话。主持人问,78岁的你们比28岁更有智慧吗?爱丽丝·门罗说,老了以后,能让自己心烦的事情少了。黛安娜·阿西尔接话:反过来也一样。

右为黛安娜·阿西尔 

黛安娜还说,年老了更自由了,不再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了。她在书中也提到,一开始穿得出格一点去百货商店还担心,后来发现自己就算是穿比基尼也没人会多看两眼。视频中的她真的很松弛。

不过有一点她错了,像她这样的女性,我绝对会多看两眼的。

坚持自我也非常重要。

年轻的黛安娜·阿西尔

四十三岁时,她想过要个孩子,怀了孕却流产了,几乎要了她的命。“我躺在血泊里,依稀听见担架旁传来了声音,他们刚派了个人去血库取血,一个男人说:'打电话给他,让他跑快点。’另一个人说:'她快不行了。’”

幸好那个取血的人跑得快,她活过来了,她感到开心,此后再没萌生过要孩子的念头。

虽然没有孩子,不过她也有替代体验:在与朋友的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心态乐观

“不管发生什么,都必须经历,所以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黛安娜·阿西尔认为,一部分运气是外界给的,比如病毒、气候、战争、经济衰退等;一部分运气是天生铸就,“而所有幸事中最幸运者莫过于天性达观”。

“年老了,不再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了”

黛安娜在两性情感上也豁达。

她觉得婚姻不适合自己,“忠诚不是我的美德”,享受性爱的欢愉,却不必被婚姻束缚。性欲衰退时,原本的性伴变成合租的朋友。男方有了年轻的新欢,她邀请让女孩同住:

“萨莉搬来时,我只觉得家里既有可爱的新朋友,又有亲爱的老朋友,随后的两年多,是我记忆里最快乐的时光。”

丰富的朋友圈

黛安娜·阿西尔的朋友圈一定非常精彩。

她出生于一个富足的知识分子家庭,毕业于牛津大学,有BBC的工作经验,最后在出版社工作,她的教育和工作都让她有机会接触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作家简·里斯  

她有不少好朋友。作家简·里斯、爱丽丝·门罗、画家玛丽亚·路易斯·莫泰西茨基都是。她和玛丽亚是怎么相识的呢?是另一位女性朋友去租房,房子没租成,却交到了朋友,约女房东出来喝茶,把黛安娜也叫上。

女人们一见就相互吸引,聊得不可开交;彼此了解更深之后,又能相互支持,这是晚景中多么美妙的事情阿!

简·里斯的作品《藻海无边》

年轻的朋友也在黛安娜的生活中有一席之地,给她带来活力和热情。上文提到的萨莉、萨莉后来的男朋友和子女,也都成了黛安娜的好友。黛安娜觉得老年人该感激年轻朋友的慷慨,不应期待对方把自己当成同龄人。

昔日的情人、性伴侣,黛安娜也可以和他们轻松相处,做朋友或者合租室友。

有自己的天地。

阅读是黛安娜·阿西尔一直以来的兴趣。

年轻时,她喜欢读小说。

“一部小说通常以如下几种方式吸引读者:让你跳进一种战栗或新奇的感觉中,或呈现一个能解决的谜团,或提供白日梦的素材,或让你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或披露别人的生活,或以幻想的形式让你对生活有另一种认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间,“我转向了或多或少能反应我自己生活的小说。”

年老的时候,她开始写作,整个过程是一种疗愈,身边的朋友都说她写得不错。她觉得自己只能算个业余作家,但她对写作也是相当有见地:

“或许与某种东西忽然击中了节奏有关,或者是忽然沉入一个充满节奏的层面。如果没有这一点,句子就是死的;但有了它,当东西击中节奏时,我能够感知,别问我这是怎么发生的,因为句子是自动流出的,好像不受我的指挥一样。”

除此之外,她还培养了裁缝、绘画等新的兴趣,没有坚持太久,但也颇有收获:

素描总能抓住生活的一个瞬间,令我觉得战栗。”

“你正在观察的,就是生命本身,是每一个存在的起因,这个起因既无法言说又令人惊骇,基于生命的存在,我们遭遇的一切事物均值得关注和尊重。”

树蕨

园艺也带给她审美享受,不过她觉得最快乐的还是想想花园哪一块地种什么。

玛丽亚也是一位绝对值得“多看两眼”的年老女性。

“她非常有趣、温暖、有魅力,而且随性”,曾受到情人、母亲诸多拖累。她家卧室“一整面墙都是庞大的嵌入式柜子”,里面是“一架架堆积如山的画作”,黛安娜感叹“是个真正的画家”,终于知道她为什么毫无空虚之感。

玛丽亚的求生技能有借鉴意义:

“每次她认识别人不久,就会怯生生地要求别人帮助,比如能不能介绍她认识个好点的牙医、水管工活裁缝?能帮她处理一下退税的事么……汉普斯特德好些人都排着队等着为她尽心尽力呢。”hhh

03

现实骨感

上海街头的老年朋友画作 

在通往暮年的路上,坚持自我,保持健康、心态乐观,与友互助,有自己的天地,不做令人讨厌的老人,这是黛安娜·阿西尔的经验。

要问她有什么遗憾,黛安娜·阿西尔说有两件憾事:“内心深处有一个额冷酷的点,以及懒惰。”除此之外,她更关心的是如何度过当下。我的感受是自私保护了她,懒惰让她葆有快乐,不是我们以为的那种遗憾。

她还提到成长中的教育:“除了关于如何说话、穿衣等傻乎乎的小要求之外,有三条很深的原则:不能懦弱,不能撒谎,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虚荣和自夸。”

她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她享受其中的快乐,想必这快乐会激发求生的本能,身体会回应这种本能;她有足够的智慧降低内耗,转而将目光投向新朋友、新兴趣,尝试新旅程,甚至学习新的语言。

黛安娜·阿西尔和她母亲都是在临终关怀医院离开的。

无论独居老人还是已婚已育的老人,最终都要自己对晚景的种种做好准备,因为年轻人也有自己的生活,老人不能理所当然地觉得后代就应该牺牲自己的生活给老人养老。

熹微暮雨认为,社会福利是理想晚景的必要配置,我深以为然。

笔者今年五一的瞎画

对比黛安娜·阿西尔的晚景,我没有她的基因和天分,理性思考差一点,坚持自我、以开放的心态广交朋友可以学着点,勉勉强强有自己的天地。

什克问我,你会恐惧吗?

对于晚景我会担心,而恐惧还没到来,但无论怎样,会发生的是一定要经历的,我接受命运的安排。

在书的结尾,她的树蕨已经长大了不少,每天都在变化,“买它,确实非常值得”。

——人间值得啊,朋友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晚景凄凉的老人,多半是败在自己手里
母爱,是一场体面的退出
给想要好好成长好好变老的女性推荐一本书
90岁老人的肺腑之言
黛安娜
用心写好的内容,因为此刻你的父母很可能正在读你的文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