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妈妈有多可怕?孩子幼儿园刷中学真题,疯狂“鸡娃”令人窒息
每一位妈妈在孩子出生的时候,都对孩子抱有最美好的期望,那时候,真的感觉一切皆有可能。
在养孩子的过程中,你会慢慢发现,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孩子其实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不会完全按照我们的期待长大。
我儿子上小提琴的时候,我就遇到过一个妈妈,女儿出生的时候,有人帮她算了一卦,说这个孩子将来必成大器。
这个妈妈真的不遗余力的培养女儿,把女儿当成了“天才”,给女儿的周末安排的满满的,那课表看得我都累得慌。
其实,我们这种小城市的卷,跟上海这种大都市比起来,还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
我刷到一位上海妈妈,在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让孩子刷中学的真题了,这真的大大超出了我的认知。
我觉得,能让孩子上个幼小衔接就算是比较超前了,就这还经常被专家说不能超前学习,对孩子不好等等。
那这幼儿园刷中学真题的,又是什么水平呢?
有一位上海妈妈,毕业于名牌大学,本身是一位外企白领,老公在上汽工作,两人大学毕业后恋爱结婚,一切顺利。
在生孩子之前,夫妻俩和很多新婚夫妻一样,想着佛系养娃,绝不逼迫鸡娃。
但真的等孩子出生后,看着周围的孩子这个9岁能看英语原著,那个参加了什么比赛得了什么奖,再看看自己的孩子,仿佛真的在快快乐乐的度过童年,啥都不会。
对于孩子未来命运的焦虑感应运而生,妈妈感觉自己不得不给孩子报班,这种如影随形的焦虑感迫使她也走上了“鸡娃”之路。
大家都知道,曾经,上海基础教育体系里实力最强的是优质民办学校,入学竞争极为激烈,需要笔试、面试考核孩子各方面能力,甚至还要面试家长。为此,大家纷纷拿出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堪称鸡娃界的天花板,卷王界的王中王。
虽然现在已经明令禁止这种行为了,不知道还有没有这种现象,但在那段时间,这种压力对每个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非常有急迫感的。
这位妈妈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就让儿子狂刷中小学各大学校真题,报面试辅导班,学习英文自我介绍,上学路上不断重温知识点,错一个抄十遍,放学以后上乐高课、足球课,学大提琴,吃完饭逼着孩子练琴练到晚上十点,拉不好不听话就拿戒尺伺候。
没有玩耍娱乐,没有休息日时间,用秒计时,能自由睡觉,都是奢侈。
母子俩拼命努力了三年,结果万万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2020年上海开始实行摇号入学,儿子被摇进离家很近的一所公立普通小学。
这种社区里的普通公立学校被当地人称之为“菜小”,意思是比较差的学校。
很多有路子的人,都想尽办法把孩子转出去上学,都不愿意上这样的学校。
这个结果,让这位妈妈备受打击,她反思自己这三年的辛苦努力,觉得十分不值,如果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还不如让孩子多玩会儿,他还能够快乐一些。
其实,妈妈也知道这样逼迫孩子,两个人的都感觉不到快乐,但被周围环境和氛围裹挟的妈妈,早就忘记了孩子出生之前,自己的朴素愿望:佛系养娃,让孩子快乐长大。
心有不甘的妈妈,在短暂的崩溃之后,立刻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她不能让孩子就这样躺平了。
于是,她开始花重金联系中介寻找转学名额,随时准备转学,同时,她拿出工作的劲头,把鸡娃当成一个工作项目,做了一大堆计划,每天晚上吃完饭就是她一天最硬核的鸡娃时间,数学、英语、音乐、体育满满当当一个个执行,检查儿子到底学到了什么程度,然后逼着孩子练琴练到晚上十点,如果打瞌睡耍赖皮就上戒尺,即便周末也从不休息,上乐高课、足球课、大提琴课,为编程打基础,为升学备特长。
家里的家务都由工作不算太忙的老公承包了,妈妈的工作就是专心“鸡娃”。
其实,她家里人都觉得她太焦虑了,没有必要这么拼,这么逼孩子,但妈妈却觉得,现在不吃苦,以后就会掉队,活得没有选择权。
“鸡娃”的过程,当过妈妈的人都知道,孩子很苦,妈妈也不轻松。
这位妈妈要求自己和孩子完全按照鸡娃流程,每天执行,真的跟扒了一层皮样。两个人不可避免的产生冲突,再和好,每天都是撕裂愈合,不断循环。
时间过得很快,儿子上小学一年多的时候,中介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转学名额。
妈妈和儿子通过日常的学习和观察,发现公立学校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差,他们的英语老师很棒,甚至比私立国际的英语老师都棒,以前的很多想法都是自己的偏见。
不过,鸡娃并非一无是处,最起码儿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非常游刃有余。在经历了一系列育儿焦虑后,母子俩达成一致,决定不再转学。
妈妈也逐渐学会了解压与现实和解,将重心分出一部分放在工作上,中午闲暇时就去健身房撸铁,生日的时候就约着闺蜜去成都看熊猫。
我作为一个妈妈,虽然做不到像北京上海妈妈那样,用120分的热情去“鸡娃”,但对于她们的心境,我却能够百分百的理解。
“望儿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对孩子最真实的愿望,但孩子并不是没有感情的机器,他们需要学习,也需要玩耍,接触更多培训学习之外的事物。
我也并不想苛责妈妈,能够成为妈妈,已经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儿了。
何况那些为了孩子,不断努力、奔波的妈妈,她们千面千色,或许并不完美,但在做妈妈这件事上已尽最大努力。
愿所有的妈妈在育儿这件事儿上,不再焦虑自责,不再苛求完美,好好与孩子享受这来之不易的母子生活吧~

感谢关注 您的喜欢 我更文最大的动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温度 | 为教育走遍世界,还是最爱上海
【随感】爸爸妈妈去上班,我去幼儿园
毕业倒计时(1)
电视剧《三十而已》播到现在,顾佳挤破头要融入富婆圈的剧情和焦虑妈妈的人设,引起观众的共鸣
母爱是永恒的
中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