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供应链金融迎利好!政策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应收账款等方式提升产业韧性

从产业端切入金融服务,为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提供安全通道,促使多方共赢,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作用逐步显现,同时也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近日,多项政策接连出台鼓励供应链金融发展。对于供应链金融发展近日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深圳制造强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的通知》中都就发展供应链金融提出相关细则和举措。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多元化布局、数字化加速等态势,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从7月2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深圳市发改委、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深圳制造强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所提出的21条政策措施,到8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无不提及产业链韧性以及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重要性。

尤其在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层面,上述出台的两份政策意见也给出了明确的指引。《指导意见》提到:鼓励银行机构依托核心企业,整合核心企业与上下游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类信息,发展基于供应链的应收账款融资、存货担保融资等业务;积极开发体系化、全场景的数字供应链金融产品;探索以线上为主的供应链融资风控模式。

《通知》提到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应收账款、票据、订单融资等方式加大对产业链上游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通过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国内信用证、预付款融资,为产业链下游中小微企业获取货物、支付货款提供信贷支持,规范开展动产和权利质押融资。

政策指引推动数智化风控发展

在供应链金融中,需要通过“三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掌控来判断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和交易情况。金融机构要实现供应链金融,需要加强风险管理。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供应链上的企业,涉及到供应商信用风险、采购商信用风险、物流风险等。在数字化的趋势下,能否从供应链产业链整体布局,整合物流、资金流、商流、信息流的信息,构建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运用前沿技术提供系统性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建立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专业的风险管理服务,是供应链金融产生积极成效的关键。

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除了规避数据造假等问题,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一大难点就是需要根据不同行业供应链的交易习惯和结算特征,建立相应的风控体系和风险应对指标。

本次出台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银行机构将供应链信用评价向“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拓展,通过与企业生产交易、仓储物流等核心数据进行交互,与行内信息、企业信息、政府公共数据交叉验证,实现对供应链各环节信息的动态掌握。这一具体细则无疑在供应链金融的风控层面,给予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了一条明确指引。

面对行业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传统的风控模型让银行对供应链物料流、信息流、资金流无法完全把控和了解。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国际供应链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陈祥锋在《供应链金融》一书中指出,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金融机构从以主体信用为主的传统贷款模式分别向不同企业延伸,提供不同的融资服务。当数字化技术更成熟时,供应链金融业务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关注供应链中的信息流和物料流,同时还会关注供应链中的商流和现金流的管理和协调问题,最终形成较为稳定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使得供应链中的企业都能选择与各自业务匹配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科技加速供应链生态演变,企业间的合作和信息交互愈加频繁

加快实现底层技术突破,依托数字技术赋能金融业务将是金融科技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供应链金融作为其中的细分领域也不例外。上述《指导意见》提及“积极开发体系化、全场景的数字供应链金融产品”。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如何破解融资难点堵点,畅通金融服务“血脉”,其中一重要抓手则在于持续深化技术的运用。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过程里,当中更涉及大量新兴技术的运用以及成本收益的考量。因此,选择与平台型企业、科技类企业进行合作,成为不少金融机构快速入局供应链金融市场、践行普惠金融的一个重要“捷径”。

灼识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供应链金融科技行业蓝皮书》指出,与自主研发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相比,外采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能将时间成本和资金投入成本减少85.0%和76.8%以上。举例来说,银行自主研发一款基础资产管理系统的平均周期超过10个月,采用第三方科技解决方案的时间则可以缩短至1.5个月以内。

由此在供应链金融科技产业竞争格局中,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时具备金融科技创新能力和交易规模优势,位列行业领先地位,并具备技术和产品优势形成互联融通的产业生态。以供应链金融科技龙头企业联易融为例,公司连续三年在中国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截至2022年年末,联易融累计资产服务规模超过8,000亿元,并与1110家核心企业以及326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

随着科技的进步,供应链生态中各个相关方和企业间的信息交互愈加频繁,互相联结也更加紧密,整个生态系统的创新演变正在逐步发生。根据毕马威发布的《2023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首席洞察报告》,受访企业里平台技术赋能企业占比相较2022年提高5%。数字化供应链金融继2022年以后再次被受访企业看好的蓝海应用领域。未来将有更多的金融机构联手第三方科技公司,运用数字化技术持续优化供应链金融全流程,提升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透明度和连通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上海将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
原创|城投业务转型如何从供应链金融突围(上)
全国首个!供应链金融为何重要
央行八部门供应链金融意见的六大亮点与六个不足
积极搭建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平台,连通产业链各环节
号外!这些银行正在疯狂抢食供应链金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