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解汉字 第五十二课 文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文”字。

wén象形甲骨文象纹理纵横交错。本义:花纹、纹理本质意义:内在状态的表现在使用中的具体意义有:自然界的某些现象、法令条文、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修饰、装饰、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等。又指思想的表现: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等。又指表现:美德、才华、经典、文治(与“武”相对)等。

文的甲骨文由“”+“”组成,象不同方向的线条交错而成。最初的“文”字以树木或动物身上的纹理图案为原本描画而成。原始意义为:花纹、纹理后来,古人创造图画性符号刻画在岩石或兽骨上以记录、传达信息。这些原始的符号与树木或动物的纹理有许多相似之处,于是便用“文”指称这些记录信息的原始符号。原始的记事符号发展成文字,“文”也随之发展出“文字”的意义。随着人类使用文字记录信息,文字记录成为人们跨越时空总结交流思想的主要途径,继而变成文化主要载体,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最主要的存在形式。于是“文”的内涵又从“文字”扩展至“文化”与“文明”。

可以看出,“文”内涵变化轨迹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从自然物的表面纹理,到记录信息的零碎符号,到记录信息的字符系统,再到字统符号所记录的文明成果。

古人发现,不管是自然的纹理图案、零碎的记事符号,还是记录信息的文字系统都是内在状态的表现。物品的纹理是其内质的表现,记录信息的符号是思想认识的表现,记录信息的字符系统是人类社会知识水平的表现,而记录有价值信息的典籍文献则是人类文明的表现。

所以金文中“文”有一种“心”(内在状况)+“文”(表现形态)的写法,以会意的方式表达“文”的本质意义:内在状态的表现。

虽然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隶化后楷书将错纹淡化,最终演变成现在的“文”字。但是,“文”字“内在状态表现”的本质意义并没改变。

“文”字的起源和意义发展体现了先人对内在本质与外在表现关系的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由其内在的特性决定,内在的特性通过外在表现显露出来。

老子的《道德经》仅有的两处“文”,其中第十九章就将“文”的本质意义体现得淋漓尽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把最有生命力的智慧挥到极至,放弃知识技能等智慧的表象,对民众的思想发展更有利。把“仁”——实现最全面人生价值的心得体验发挥到极至,而舍去“义”——具体事情的人性价值,人民自然会相互关爱。把“巧”——工作能力发挥到极至,而放弃“利”——物质价值的追求。人们自然就具有高超的工作能力,不需要为了追逐利益而做盗贼之事。这三方面仅是表现的描述,并不充分。归根结底是要使思想有共同的特性:思维方法尽量质朴,减少主观意识的干扰,把学习发挥到极至。做到这些就不需要担心思想意识的发展了。

“文”字在这一章里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不经意中揭示老子深邃的思想哲学。老子认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虽然已经接近最高智慧,十分符合本质规律。但,也仅仅是本质规律所表现出来的三个特点而已。所以,老子说“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不足”之处正是这三者仅仅规律的表现,而非规律本身。还可通过“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更进一步

老子通过段话提醒我们要清楚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与外在表现的关系。对于更为复杂的人和人类集体更应如此。

人和人类社会同时兼备主观和客观世界,其复杂程度远大于单纯的客观事物。所以,认识人和人类社会更加要分清表面(文)与内在(质),由表而里,由文及质。唯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人性,读懂人生,理解社会。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同样需要文质兼顾,全面发展。

社会发展需要兼顾物质文明(文)与精神文明(质),个人发展同样需要兼顾内在的思想能力与外表的文化修养。

孔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内在的思想能力(价值)高于外表的文化修养就显得粗俗;外表的文化修养超过内在的思想能力就成了史官一样只会记录别人事迹而没有创造性的人。外表的文化修养和内在的思想能力同时得到提高,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发展,成为有价值的人(君子)。

“质胜文”并非内在价值强大,而是缺乏文化修养。

“文胜质”并非文化修养优异,而是内在价值尚未提高。丢失自然灵性,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创造力,思维固守刻板。

孔子认为人的价值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质——思想能力,文——文化修养。一个人要发展成成才,并最终成君子,需文质并重,缺一不可。既要学习表现内在价值的方式方法(文化修养)更要不断提升内在价值。孔子弟子三千,教四十余年深知外表的文化修养内在思想能力的关系所以,孔子强调教育的全面性,既要通过实践锻炼提升内在思想能力,提高内在价值,也要通过学习文献典籍提高展现内在价值的方式方法。

首先,要提高内在的思想能力。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弟子在家在外都应当尽责担当,言行谨慎一致,真挚热情待人,尤其要亲近那些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全面人生价值的人。把这些都做好后再将剩余的精力用于学习典籍文献。”

孔子认为,人的学习成长应该如此规划:先通过“孝弟、信爱、亲仁”等实践行为提高内在的修养。在完成了以上实践之余还有精力才去“学文”。“学文”应该在提高内在修养的实践之后。

其次,要通过提高文化修养使内在的思想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棘子成说:“君子内在修养好便足够了,还需要外在的文化吗?”子贡说:“真遗憾啊!您这样理解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内在修养就如外在的文化一样重要,外在的文化也象内在修养一样重要。就好象虎豹的皮没了毛就与狗或羊的皮没有区别了。”

所以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从四方面教育弟子:通过经典文献学习文化内涵、通过社会实践获得心得体验培养尽心竭力的求学心态养成思想与行为一致的行为习惯

这是儒家教育的基本理念:内外结合,文质兼备。这个教育思想通过儒家推广,成为中国历代学子成长方向,深刻地影响了中国2500年来的教育。是儒家教育能够在过去两千多年中持续不断地为国家培养数量巨大的人才,维持中国社会繁荣富强生生不息的重要因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被误传了五千年的四个汉字
论语名句译解: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原创地带 雅虎论坛 - Pow...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Word中用插入符号功能快速输入生僻字
儒家·道家·佛家:源流之考 (珍藏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