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解汉字 第七十八课 义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义”字。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合起来表示美好的仪表和礼仪本质意义:人性的价值在使用中的具体意义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情谊、意义、善、美名义上的等。

又是“仪”的古字,仪容、状貌

“义”和“仪”在早期。《说文》:“义,己之威仪也。”甲骨文、金文、小篆字形虽差异,但组成完全一样。

甲骨文由“羊”和“我”组成。“羊”是温顺善良的动物,也是美味的食物。古人常用“羊”表示美、善。“我”很可能类似三叉戟的仪仗类用以表示“自己”。组合起来就是“人的美善”,是对自身价值的描述。

“人的美善”包括了外表与内涵两个方面。早期的“”既展现内涵之美,也兼表外表之美。为了区分两层意义,后人给“”加“人”旁变成“仪”特指外表之美。原字“”则专指内涵之美,即人通过承担社会责任而实现的人性价值

在中国文化里出现的频率极高。

管子最早提出了”:“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子·卷一·牧民第一》)。

”常与“利”成对出现。如:《后汉书·班固列传》:“义动君子,利动贪人。”让人以为“”与“利”是反义词。有“”无“利”,有“利”无“”。实际恰恰相反,“”与“利”意义相似,是近义词。“”以“我”(人)为中心,表示“人”的价值(美善)。“利”则以“禾”(粮食)为中心,表示“物”的价值。两字意义相同,只是描述的对象有所不同。“”描述的是人性的价值人承担社会责任的大小。“利”描述的是物质的价值,指事物使用价值的大小。“义”促进主观意识发展变化,而“利”促进客观事物发展变化。二者没有任何矛盾。墨子就将利与义的意义统一起来。《墨经》:“义,利也。”

经典中“”与“利”相对更多是为了突显“君子”与“小人”的差异。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述而第七篇)

孔子说:“君子是通过精神层面的人性价值教育出来的,平常人是通过物质层面的物质价值教育出来的。”

“喻”是儒家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君子从何而来?以人性价值教育人使之追求并实现全面人生价值,便成为君子。在这里,义与利只是范畴不同,并无矛盾。所以,孔子不排斥利,亦不讳言利“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第七)。

在不妨碍人生发展(提高人生价值)的前提下,如果能争取更多物质利益,就算是赶车的工作,我也愿意去做。如果不可以争取(影响人生发展),那么还是把精力放在自己喜欢的事情提高人生价值上吧!

追求利益是正当的,但是获利需以不违反人性价值前提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第七)

吃粗饭,喝凉水,曲起手臂作枕头,快乐就在这样简单的生活里。不符合人性价值的财富和地位,对于我来说就浮云一样。

这段话孔子谈的是“义”之重,不少人却理解为“利”之轻只着眼于“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只知轻富贵,却不晓重仁义。口头上割舍了“富贵”,内心却念念不忘。仁义而富贵当然要比仁义而清贫理想。不义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连浮云也抵不上。

所以,孔子反复提醒弟子见可得之利要认真思考是否符合人性价值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宪问第十四篇)

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宪问第十四篇)

见得思义。(季氏第十六篇)

人性价值与物质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应当果断取义

子贡富甲一方,孔子赞“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先进第十一。因其财富取之有道。冉有为季氏聚财,孔子责 “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先进第十一。因其聚财违反人性价值

这个思想后来被孟子发展为“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除了“利”,“义”更多与“仁”相提并论。这是因为在儒家思想里:人性的价值——“义”是组成“仁”的唯一元素。人实现足够大的“义”便成“君子”,而当“义”达到极限便是“仁”。所以,儒家总说“仁义”。它们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要达到“”就要实现最大的“义”。

这也是老子说“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的原因。

老子认为:把“仁”——实现最全面人生价值心得体验发挥到极至,而舍去“义”——具体事情的人性价值人民自然相互关爱。以整体为目标更易于达到“仁”,过于注重部分反而容易迷失方向,丢失整体目标。

他又说:“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故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最全面的人生价值没有特定主观目的指向最大的人性价值则必须通过承担特定社会责任实现要通过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实现全面人生价值;通过与人和谐交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义”是组成“仁”的唯一,所以也就成了以“仁”为人生目标的“君子”的唯一追求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第四篇)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第十五篇)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第十七篇)

君子当行“义”,行“义”即君子:

子路曰 :“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第十八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融奕論語新解】凡事尊重仁义
【25】长夜孤灯话《论语》——贫贱与富贵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杜恕《体论》卷2臣体诗解2进则正退则曲不为苟得以偷安不为苟免而无耻
仁义礼智是人本来就有的
文求恰好 品如本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