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法院观察: 一位员额法官关于学术征文的感悟

本文作者是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法院研究室的周杨法官。相信很多法院人进入法院后都有被动员参加学术征文活动的经历,不同人的会有不同的选择,橙子之前还曾撰写过法院观察:写,还是不写?这是一个问题!一文来探讨这个问题。周杨法官作为该院研究室的三级法官,在办案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术征文活动,两次获得全国法院学术征文三等奖,多篇文章、案例发表在各类法学刊物上。他总结了多年创作学术论文的感悟,并授权本公众号刊载,橙子深感荣幸,对周杨法官表示真挚的感谢

        我的30岁,你的30年   

今年是学术征文研讨会三十年华诞,巧合的是,也是我人生第三十个年头,很荣幸能够跟研讨会一起步入三十岁的“而立之年”。从入院以来年年参加研讨会,已有七年时光,回首望去,感慨良多,从初出茅庐的年轻书记员成长为一名员额法官,从最早单纯的参与者,到现在具体负责本院学术征文组织、报送工作,每年的选题、写作、修改已经成为我的生活习惯,而我与讨论会之间,也好似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友,形成了多元而又复杂的情感。

一、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与学术讨论会的最初情缘

2012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我,第一次接触到了这项活动,时任研究室主任“办案是立身之本,调研是成才之路”的理念,光荣榜上获奖同事的名字,深深触动年轻的我,坚持实践与理论结合,办案与调研并重,做一名研究型法官的想法,如一颗种子一样,在我心中慢慢生根发芽,多年来,引领着我为之努力。回首七年时光,一共完成11 篇征文,从最初名落孙山,到如今两获全国奖励,五获市高院奖励,虽然成绩与优秀同仁比仍有很大差距,但是扎扎实实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份成绩,都让我为之自豪和骄傲。

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最难忘的一次获奖经历

2014年第二十六届讨论会,虽然每次都是认真准备,精心写作,但受限于自身水平,两次参加别说是全国奖,天津市奖项都没拿过。看着很多同仁已经在全国评选中崭露头角,内心中经常会问自己,你真的适合吗?继续坚持还有意义吗?加之当时已成为助理审判员,有着繁重的审判任务,虽然仍旧报名参加,但内心却已没有最初的热情,心里暗暗想到放弃。截稿前半个月,想到做事不能半途而废,我调整好心态,利用工作之余完成了一篇征文,交稿时,我心里想,不管是否获奖,不管以后是否还坚持写作,今年也算有始有终,对得起自己了。不得不说,命运有时充满着戏剧性,当你迫切追逐,全力以赴奔着一个目标时,往往是有心栽花花不开;当你渐渐释然,明白很多事情欲速则不达,不再强求达成心愿时,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年底传来了文章获得市高院优秀奖的喜讯,虽然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奖,虽然获奖证书还把我的名字打错了,但是它却极大的激发了我的自信心,坚定了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当每年拿到新的获奖证书时,我都会认真把它们收藏到书橱里,此时也会翻看一下这张证书,虽然相比于其它荣誉,它并不起眼,但是在我心中,它的重要性无可替代。最近朋友圈中有一篇很火的文章,介绍河北省保定市的一位高考状元,其中一句话让我深深铭记,如果站起来比跌倒多一次,我们就不负这段青春,这段韶华,2014年的这段经历,也让我明白了坚持到底,厚积薄发的道理,对于正确的选择,坚持它,抓住它,强化它,一切美好将自然呈现。

三、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学术征文写作的几点感想

每年征文报送截止前,几个负责学术研讨会征文组织工作的小伙伴总会在一起吐槽,今年的报送情况如何不理想,文章质量如何一般,以后工作难以开展等,虽然都是略带调侃意味的玩笑话,但也折射出在当前案多人少环境下动员法院干警参与学术调研工作的困难。现实中,绝大多数干警对参与征文都表现的意兴阑珊,草草应付了事,也有部分年轻人刚开始信心满满,但是一旦未达到获奖预期,也缺乏坚持下去的动力。在这里,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为什么要坚持论文写作

其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相信每年单位动员会上,负责征文组织工作的同志一定会苦口婆心,不厌其烦的唠叨参与征文的好处,以及文章获奖可以得到的相应嘉奖,但往往也是收效甚微。提高大家参与的积极性,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简而言之,就是需要理顺两点关系。

(1)征文写作与审判业务之间的关系

有种观点认为,办案才是最重要的,而参与写作除了给审判增加额外负担,别无它用。客观的讲,从为审判减负的角度看,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是却忽视了征文写作对法官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写作看似是一门课或者训练,但是从布鲁诺教育金字塔理论来看,教育的结果分为六个层次,基本的了解属于知道,考试则是看大家是否领会,这些尚属于低级别认知,而写作则涉及分析、评价,属于高级认知范畴,因而也是整个教育中最难的部分,更是锻炼、考验人性的一部分。一个人的事业发展,短期看行为表现、工作业绩,中期看政策趋势、用人导向,长期看的则是文化底蕴、思维方式,通过写作的形式,将自己零散的观点进行系统整合,无疑是对法律思维模式进行刻意练习的最好方式。

以我个人体会看,一个案件,从撤诉到调解,到写成判决书,再到写成案例,写成学术文章,对背后所涉及法律知识的理解程度是一个随着上述顺序不断加深的过程,一个案子看似已经顺利结案,但对应的背景知识,即使是承办法官也未必能够掌握完全。而论文写作,需要我们要把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体会,结合经验,写成文字,对这门知识的把握运用肯定又会往前迈进一大步,这个过程中,认识上存在的一些模糊点,还有一些未知领域肯定会暴露出来,一边写一边会发现,还有这个点需要继续挖掘,这就需要我们放下笔再去学习,再去思考,直到真正理解,文章才能继续写下去,所以写作有益于加深人对事物的认知。能写者往往善思,相对于“说”,“写是检验一个人思维水平的更高层次标准,是对法官发现问题能力,资料收集能力,系统思维能力,批判创新能力,组织安排能力,系统整合能力的全方位训练。大到一个法院,小到一个个人,学术调研的能力跟审判业务的水平往往是成正相关关系,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调研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判,法院系统历来评选审判业务专家,除办案经验丰富外,还对学术成果有很高的要求,就是对这一点最好的佐证。理顺了这对关系,法院的小伙伴们,你还觉得征文写作对审判来说是一种负担吗?

(2)征文写作与法官养成之间的关系

对于大多数初入法院的年轻干警来说,如何能够顺利通过员额制选拔,成长为一名员额法官,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不同法院选拔员额法官的标准,你会发现,所有法院的准入标准均对拟入额人员的学术能力有一定要求,而越是高级别的法院,要求越为严格。也许有些小伙伴又会说,入额的时候比较谁办理或参与的案子多不就完了嘛,干嘛要比文章,对只埋头办案的法官很不公平。以量取人的观点,看上去公平合理,无懈可击,但事情是不是这么简单呢?法院里的工作业务主要分为党务、政务、审务三大块,而其中的审务又可以细化为刑民行执(横向),立审执访(纵向),从业绩考评的角度看,如何对上述工作进行合理测评,如实反映其中蕴含的工作量,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民事审判的同志说我办案多,刑事审判的同志则说我的案子难,执行的同志觉得我为当事人落实了权利,行政诉讼的同志说我平衡了各类难以处理的关系,综合部门的小伙伴觉得委屈,没有后勤、人事等工作的保障,你们审判工作能搞得风生水起?这就好比某支球队可以在一场球赢4个,5个,而另一只球队踢了场1比0,但是在双方没有直接对话的情况下,你能确定谁更厉害吗?记得参加一次业务培训时,台上的专家说到,什么是好的业绩考评机制,就是能通过这个机制告诉我卖白菜的和卖萝卜的相比,谁卖的更好,虽然有些玩笑意味,但却也鲜明的指出了其中的问题。而学术征文的成绩,却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大家面对的选题范围相同,准备时间相同,考察标准相同,所得结果的公正性和参考性,也就得到了保障。理顺了这对关系,法院的小伙伴们,你还觉得入额考试中考察学术调研能力不具备存在的合理性吗?

(二)应该怎样进行征文写作

弄明白了为什么要写的问题,我们再来聊聊怎么写的问题,由于多年来一直参加征文写作,通过参加培训等形式,也结识了不少作者,对他们有了近距离的观察。在我看来,优秀的作者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天赋型选手,此类选手在高等教育阶段也往往接受过专业的学术训练,有着扎实的功底,在工作之初,凭着较高的悟性,能够很快适应法院系统应用法学写作的思路,获得好成绩,但既然是天赋型,必然不会经常出现,以我的观察,平均四到五个法院能出一个;另一种则是勤奋型选手,靠着不断努力,坚持不懈的投入,随着时间推移,也能取得较好成绩。作者本人显然属于第二类,因此,也更多的是围绕着勤奋型选手如何写作提一下建议,同时,受个人写作水平所限,这里就不多提具体技巧,更多的是谈谈心态方面的体会,如果以武侠小说来比喻的话,本文只谈心法,不讲招式。

(1)在虚心求教的基础上敢于坚持自我

一位熟悉组织工作的朋友曾经跟我说过两句话,一是干部源于熟悉;二是同一个人在不同风格的领导手下,成长路径可能会有很大区别。道理相通,优秀论文的选择,某种程度上跟选拔干部有一定相似。人对事物的看法往往会受自身认知的影响带有一定得主观性,参与选拔和指导写作的老师,往往都有各自的专业特长,对涉及熟悉领域的论文,多数会高看一眼,对于自己不熟悉领域的文章,相对评价会差一些。参加学术征文这么多年,我见过很多一开始评价很高的论文,最后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也见过很多一开始不被看好的文章,由于作者积极修改和不气馁的心态,反而获得意料之外的奖项。当然,我这里并不是主张固执自我,什么意见都不听,毕竟大多数老师的指导意见是非常中肯的,有意义的,这里更强调要有做事情的恒心。毕竟,你无法确定的是你能否在评选阶段遇到一个对你青睐有加的伯乐,但你能做到的是,把自己打造成一匹纵横驰骋的千里马。

(2)在保持好心态的基础上不轻言放弃

学术研讨会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比赛,既然是参加比赛,从功利的角度看,想获得好成绩无可厚非,但是在追求好成绩的过程中,最忌讳浮躁功利的心态,需要的是一种执着于过程而不能执着于结果的心态,即“要以非功利之心为功利之事”。毛泽东主席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最后的胜利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从事任何一件事情,不管初始基础多么薄弱,只要足够专注、坚持,放眼于较长时间范围看,都能够获得相当的成就。

法院应用文体的征文写作,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以我个人观察看,要想写出有实力冲击全国奖的文章,往往是在入职的第四到第六年,这个时候,接触业务工作有一段时间,具备一定审判基础,对很多问题形成独特的观察,同时,对应用文体的写作方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可谓是主客观基础均已具备。写征文七八年的时间,我发现有一部分很有潜质的同志其实在接触初期对征文兴趣很大,追求获奖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一两次的失败,就在成功即将来临之际放弃,让人甚为惋惜。有时候回头复盘,其实之前的失败恰恰是后期成功的坚实基础,这就好比人吃饭,一碗,两碗不饱,第三碗吃饱了,不是因为第三碗能让人吃饱,而只是因为它是第三碗饭。需知,世界上最快的捷径,是慢慢来,所以做任何事,我们要相信的是,沿着正确道路努力走下去,破茧终能成蝶。

结语

感谢与学术讨论会相识的岁月,它成就了我的写作能力,让我不论工作还是生活中可以游刃有余的自我表达;它磨练了我的意志品质,让我在面对困难时本能的选择迎难而上而不是轻言退宿;它给了我明确的自我认知,让一个不谙世事的年轻人找到了在体制内打磨自己专业能力的立身之本。坚守初心,努力付出,砥砺前行,才能不负青春,不负韶华,最后以一首诗歌,表达自己对学术征文讨论会的祝福,也希望大家能够在即将公布成绩的二十九届研讨会中,取得满意的成绩,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学院派法律人:

三十年前初起航,硕果累累远名扬。

实践理论均侧重,学术研讨切莫忘。

全国干警齐参与,四级联动工作强。

干事创业新征程,携手同行著华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深圳福田法院结合创新机制 打造审判团队改革的“福田模式”
天津法院举行首批员额法官集中宣誓仪式
法院那些司法辅助人员,你的眼泪为谁而流?
一名基层法院副院长的履职体会
我国法官员额制改革全面完成
提升审判质效:辽宁法官完不成年度办案任务面临“下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