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栏】肖素红:漂移 碰撞 融合

肖素红 专栏(四)

【编者按】:从北向南,肖素红从黑龙江到上海的地理迁移,引发了她创作路径新的扩张——文化的飘移。在南北文化的碰撞中,她将自己亲身经历的文化进行了新的再造,于是有了这样一组创作。

肖老师的画里透着东方文人诗画意境。画意是从中华民族的基因中生长出来。山依然是东方造型的方式,还带有内核爆破的力度。这或许就是西方现代主义重新生长, 经过中国的土壤栽种出不一样的 “现代主义” 作品!培育是非常辛苦的,或许是别人的弃儿(西方认为现代主义已经过去,其实那是西方美术史界狭隘的梳理,让西方艺术走进死胡同。),老师像获得了宝贝, 经过无数次,无数次的孕育终于成形,这就是老师说的 “关注艺术自身,不断突破自身的规则,不断创造新的形式与规则是现代艺术的基本观点。”

陈顺林(、中国焦墨焦彩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漂移 碰撞 融合

尚辉 《美术杂志》主编、博士

肖素红精心创作的现代水墨、布面油画、瓷器共近百幅作品,这些作品较为集中地反映了 她多年来从事绘画的艺术成就。从中国寒带地区移居上海的肖素红,无疑要在她的生活经历中进行某种变迁。而这种变迁的深刻性,也许超出了她自己当初的想象。 我们在她的艺术中解读到的,恰恰是这种文化漂移给她艺术创作带来的一种变革。从文化的角度,她不仅要经历从寒带文化到海洋文化的蜕变,而且要从相对封闭的地域性文化跨越到极为开放、甚至于殖民文化传统深厚的海派文化。从创作的角度,这种不同文化带来的艺术崇尚与艺术价值已显现出鲜明的差异,她逐渐从绘画的图像叙事转向对于绘画本体的拷问。这种由生活变迁而形成的文化漂移,如此强烈地震撼了她的心灵与情感,她不得不把这种震撼通过抽象艺术记录下来,以此作为她艺术生命的一种承载。她把自己的这一系列抽象艺术探索命名为“大陆漂移说”,以此来描述和展现这种文化漂移在她的文化个体内所产生的剧烈运动。在这一系 列作品中,我们感受到了她移居海上的种种心理反应,体味到了文化差异在她艺术创作中形成的冲撞与重整。在某种意义上,这种生活变迁与文化漂移又不止于她个体的生存体验,而是我们这一代人在这个时代生活处境与文化遭遇的缩影。

以下为肖素红新作:


在她的油画中作品中,弱化了画面的亮度,使物象处于朦胧与模糊的状态,色彩由此而显 得沉暗,追求的是这种沉暗之中的晦明变幻以及物象边缘可以不断被切换的神秘感。作品的绘画性也由此重新获得解放,不论涂写勾线,还是平敷覆盖,那种兴致意 趣、舒展伸放、淋漓快慰,也许只有在抽象绘画中可以自由舞蹈。

在水墨画中,物象更从自然的空间里得到解脱,画面的形色与现实的距离也显得更加遥 远,但这种物象也让人们可以解读到中国山水画图式与城市建筑景观的某种内在联系。至少,在视觉语言上,画家试图将传统山水画图式与现代城市视觉经验叠合一 体的努力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水墨难以预知的渗化奇变、现成品拓印的硬度以及从画面正反两面进行的涂写滴流,也都试图在抽象现实物象的过程中夹入手感性很 强的笔触与肌理的绘画性意识。

抽象的思想容量已超越了具象的形象体认。肖素红通过后物象艺术所探索的绘画性,让我们触摸到了文化漂移在当代拥有的一种力量。

2012漂移碰撞融合肖素红现代水墨油画作品展回顾


视频为北京视觉经典美术馆  肖素红画展实况


肖素红 Suhong Xiao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

上海市政协书画院艺委会委员

1985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

1990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

199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

2011年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


文: Culture Sower
图:肖素红

转载需注明图文作者外,请刊首载明(来源:Culture Sower)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彬水墨画
范治斌国画人物欣赏 - 3
《国画经典》特别推荐——?薛云祥&刘洪志水墨画学术交流展
薛云祥国画艺术作品欣赏
常青|给藏家的美术“常识”课
画家金冈(金志钢)先生艺术简介及优秀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