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朝宠臣年羹尧被赐死,从他家中抄出一本手记,其中的七个字雍正看了当场气吐血

在古代的封建制度下,历朝历代功高盖主的大臣官员似乎都没有好下场,尤其是被捧上天的功臣,自己再不收敛点,低调点,那就离死不远了。


年羹尧是清朝时期的两朝有功之臣,更是与隆科多联手把雍正推上皇位的功臣,最后落得降职被贬、赐死抄家的下场,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从他家抄出一本叫《西征随笔》的手记,雍正看了上面的其中七个字,当时就气得吐了血。


年羹尧本来是汉人,他的曾祖父一辈就是为官之人,那时候他的家族就已经入旗,隶于汉军镶白旗下,之后因为他的妹妹晋升为皇贵妃而被抬入了汉军镶黄旗。


年羹尧在康熙三十九年考中进士,1718年被授予四川总督,在驱准保藏战役中为清军提供后勤保障,使得这次战役取得了巨大胜利,后来康熙帝在热河召见他,被提拔为川陕总督。这个官位在清朝是相当厉害的,官从一品,能当上此官的人,绝非等闲之辈。年羹尧感激涕零,他曾眼含泪水激动地对康熙说:"以一介庸愚,三世受恩”,一定要“竭力图报”。



在康熙朝晚期出现了“九子夺嫡”的乱象,八爷一党和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是死对头,为了这个皇位康熙帝的儿子们几乎要人脑子快要打出狗脑子了,明争暗斗,最后康熙对国事的搭理大大分心,光是他的这些儿子就已经让他很头痛。


四阿哥胤禛支持他的人很少,只有十三阿哥、隆科多、还有他的妹夫年羹尧是他的得力帮手,后来的汉臣张廷玉也成为胤禛这一派的,这几个人是康熙帝给雍正留下的能臣,是顺利让他当上皇帝的大功臣。


康熙驾崩,隆科多封锁了京城,年羹尧镇守西北控制着十四阿哥,所以二人联手让胤禛顺利登基,说起来这个皇位早已经是雍正的囊中之物了,这两个关键人物是早就备好的。


雍正登基后,年羹尧又被召京觐见,被封三等公加太保,之后又以抚远大将军的身份指挥平定罗卜藏丹津之乱,将青海地区完全纳入清朝版图,年羹尧的确是个文武兼备的奇才,所以他能平步青云也不足为奇。



雍正帝不知道是出于真心,还是为了笼络人心,在年羹尧面前经常说一些赞美他的话,声情并茂,还说年羹尧就是他的大恩人,并写了诏书:“不但朕心倚眷嘉奖,朕世世子孙及天下臣民当共倾心感悦。若稍有负心,便非朕之子孙也;稍有异心,便非我朝臣民也”。


年羹尧在屡立战功,又一次次受到嘉奖之后,内心越来越膨胀,常常以功自居,变得嚣张跋扈,私下里贪污受贿,结党营私,说难听点就是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


他在出征胜利被召进京觐见的时候,在城门外接受满朝文武的跪拜,骑在马上洋洋得意,直到到了皇帝跟前才下马跪拜皇上,大臣们看他那嘚瑟样个个恨得咬牙切齿。


雍正对此心里也不爽,但看在他立了战功的份上就没和他计较,在朝堂上要嘉奖年羹尧手下的兵将,说天气太热,士兵们可以卸去盔甲,谁知道这些兵将就和没听到雍正的话似的,一动不动,任凭满脸汗水。年羹尧一看这架势,得意的笑了笑,并命令他们卸下盔甲,这些兵将立刻就照做了,真是大庭广众之下让雍正下不了台,场面尴尬极了。



这次年羹尧进京的种种表现,不得不让雍正对他起了疑心,心里对他有了防备,甚至有了要整治他的心思了。


朝中大臣以及各地官员也不傻,从雍正的言谈以及行动中就能看出他的心思,所以纷纷搜集年羹尧的罪证,九十二种罪行被罗列出来,弹劾他的奏折像雪片一样飞进朝堂,当然他的这些罪证并不是胡编乱造出来的,就拿年羹尧总是给自己的人安排官位一事来说,大臣们私底下把这件事叫“年选”。他的傲慢不检点,最终让雍正把他的大将军一职罢免,收回了他的兵权。


当时雍正也没有把年羹尧一撸到底,而是让他做了杭州将军一职,只是弹劾他的人还是越来越多,雍正想让他对这些罪状做个解释,他拒不承认,也不做任何解释,雍正一气之下又让他去看守杭州东门。


年羹尧就算去看大门也还是不服气,穿着皇上御赐的黄马褂四处招摇,让雍正丢脸,所以他这次是真的招来杀身之祸了,最终被赐死。



年羹尧被赐死后又被抄家,雍正派浙江巡抚福敏前去查抄年羹尧在杭州的府邸,谁知道从他的府邸抄出一本叫《西征随笔》的手记,上面的内容福敏都不敢多看就交给了雍正,上面有这样一句话:“皇帝挥毫不值钱”,雍正看了这句话当时气得口吐鲜血。还说雍正这个年号不吉利,是短命的意思,气得雍正在书中题写了“悖谬狂乱,至于此极”一句。


这个手记是年羹尧手下一个叫汪景祺的所写,年羹尧收藏了它,没想到能让雍正亲眼看到,还气成这样。


雍正立刻下令捉拿汪景祺,抓住后就砍下了他的人头挂在菜市口示众,一挂就是十年,后来还是乾隆登基后命人取下埋葬了的。



后来的曾国藩和年羹尧一样都是两江总督,都位高权重,只是曾国藩看透了君臣之间的规则,他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以后就自动解散了湘军,自动削去了自己的兵权,以免皇帝对自己不放心,这就是一种智慧,一种保命的手段。


韩信为汉高祖立下汗马功劳却死在吕后手中,他临终深深感叹:“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终于领悟到了古代帝王过河会拆桥的悲哀。


当初年羹尧要是能够低调自敛,能够知进退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一个人的成败,并不在于能够获得多少功利,而是在恰当时候有放下功名利禄的决心,和转身退出的勇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康熙临终前,点名要一个大臣陪葬,雍正继位多年后才知父亲用心
正说清朝十二臣-隆科多
太子两立两废,诸皇子夺皇位,康熙被家事搞得悲凉凄楚焦头烂额
峰巅谷底的年羹尧
康熙死后雍正继位,为何不让老十四担任大将军呢?是刻薄寡恩吗?
康熙诸子的继位之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