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喜欢徐小凤的这张唱片

从中学开始喜欢粤语歌,那个时候听得多,和周边同学一样,都是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许冠杰、陈百强、林子祥,并没有听太多小凤姐的歌,除了几首当时热播的电视剧歌曲。这张《别亦难》虽然发行于1988年,但我开始听它,已是90年到重庆读大学后,还是受到一位内陆同学的影响,他特别喜欢小凤姐,这才开始关注这张唱片。

港版黑胶封面及封底

大学前对《蓝与黑》、《南屏晚钟》、《天涯歌女》、《明月千里寄相思》、《三年》等这类国语老歌,有种天然的排斥,觉得它们太土,不管是编曲、歌词、配器还是演唱,都太陈旧啦,一点也不时尚,年少轻狂的时候,喜新厌旧,追逐潮流,很正常,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我真正开始喜欢上这些老歌,还是出来工作后,特别是成家结婚生女之后,一要忙于工作,为前途奋斗;二要照顾老小,为家庭担责。年龄渐渐变大,遇到的事情越来越多了,人生开始有了积淀,再听这些老歌,才有了和以前不一样的感受和体会,发觉这些经典真是越听越好听,越听越有味道,音乐恒久远,经典咏流传,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老歌的魅力。

港版黑胶标签

女中音歌手的声音是最能讨歌迷喜欢的,像小凤姐、蔡琴、关牧村、梅艳芳、潘秀琼、德德玛、罗天婵等。女中音,能轻松地唱出温柔和伤感,特别是低沉,浑厚,委婉妩媚而动人心弦的中音更是稀世珍品,最能抚慰听者的心灵,最能让人痴迷和向往。好听的女中音会让人上瘾,让人深陷其中并且无法自拔,还好,我只是喜欢、欣赏还不至于不能自拔。有一发烧录音口水碟特别流行的时候,到处都能听到音像店或音响铺在播放这类女中音歌手的口水碟。就拿发烧友最喜欢的蔡琴来说吧,我更喜欢听她早期在海山、永声的老歌专辑,录音虽没有后期的著名发烧碟那么HIFI,但感情更醇厚,演唱得也更自然朴实。不刻意,不造作,举重若轻,轻松直达你心里最软的那块区域,这才是对老歌最好的演绎

港版黑胶歌词本

小凤姐的这张《别亦难》,完全符合我对老歌的追求,编曲出新而不失旧味,配器均衡而不抢风头,演唱自然且感情到位。看一下幕后制作名单,参与编曲的奥金宝、杜自持、卢东尼都是当时香港本地著名的音乐人,熟悉香港流行歌的朋友对这哥几位都不会陌生,他们根据各自对这些歌曲的理解,编排出符合徐小凤音质特色和个人性格的新韵味,再加上小凤姐的用心而自然地演绎,让这些老歌重新印刻上小凤姐的印记。

台湾齐飞版、港版、国内引进版磁带

在用的AIWA AD-7500卡座

这张唱片我一共收了4个版本,1张港版黑胶,很幸运,淘到了传说中的全平内外圈均无双圈线 1Y2 、2Y1的首压靓声版。3盒磁带,1盒台湾齐飞版,1盒港版,还有国内引进版。不用说,肯定是黑胶的音质第一。值得说的是黑胶的歌词本,采用了线装书的样式,配搭上这些老歌老词,韵味又多增添了一分。另外的3盒磁带,运气也不错,保存得都很好,音质一流,细听下来,一如既往的,齐飞版再次胜出,与港版黑胶,差距不大,而且听出了略微不同于黑胶的味道。齐飞版磁带搭配上我那台便宜的76、77年日本生产的AIWA卡座,听一整晚,都不觉厌烦,越听越喜欢。老歌、老卡、老磁带,超越所有一切新的数码介质。除了黑胶和磁带外,我没有买这张唱片的CD,主要原因是已收藏的黑胶和磁带,足够满足我对这张唱片所有的期待和怀旧,这张专辑,最好的聆听欣赏方式就是应该用黑胶、磁带,最好是开盘带来播放。另外,就是首版CD价格不低,不管是港首版的韩T113银圈,还是国内引进版的深飞银圈,一直都居高不下,算了,还是继续沉浸在我的模拟世界里,不去掺和推高CD的价格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魔鬼的情诗
写在《在别处》黑胶正式发行前
中国军乐《进行曲二十首》香港 百利唱片1992年发行 港版磁带试听
经曲 霹雳舞 电影原声带 宝丽金唱片1984年发行 港版磁带试听41'25''
当年他的翻唱,让这首歌红遍大江南北-唱片分享第59期
给你一盒现在的磁带,听听那些过去的爱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