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说女人没大脑

朗明末清初,本是社会动荡时期,但女性文学家却在此时活跃起来,她们的文学创作更是一举跳脱出来,成了当时文坛的奇葩。

当时,女子结社、抚琴对弈、切磋诗艺之风日渐兴盛,尤其是江苏与浙江两省,更是才女辈出。其中与柴静仪、朱柔则、林以宁、钱云仪合称“蕉园五子”的徐灿便是这样脱颖而出的。

徐灿在诗词枝繁叶茂的清代,诗词双优,巧工绘事,尤以填词知名于世,是唯能与李清照齐名后世的女词人。

著名诗人陈廷焯说她“闺秀工为词者,前则李易安,后则徐湘苹,可与李易安并峙千古”。这赞美之词并非空谈,她的词作立意高、取材广,对后世女性词的贡献颇大。

徐灿生于明末清初,自幼受其父徐子懋的文学熏陶,经史皆通,很受徐子懋喜爱。后来嫁给了明末清初的知名诗人陈之遴。婚后不久,陈之遴进士及第,前途一片大好。但是好景不长,被崇祯皇帝“永不叙用”。夫妇二人只好离开京都,回到海宁。虽然这次不顺的仕途对陈之遴打击不小,但心中仍存留一丝对官宦前途的留恋。

明朝灭亡后,陈之遴归降大清。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徐灿对国家一直怀有坚贞之情,眼见亡国之命无法改变,美好山河惨败不堪,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屈辱感。

明清更替,有的人视死如归、抗争到底;有的人明哲保身、成为新贵。徐灿深受明耻守节的时代精神影响,有着一颗充满忧患的爱国心。所以见其丈夫只服从而不抗争命运,实在是难以接受。但已嫁为人妇,丈夫才是左右家庭命运的轴心,受封建思想影响只好默默追随,故此心情矛盾而忧愁至极。再加上留驻京师,徐灿心系家乡,隐居的梦想难以实现,内心更是哀怨、悲楚。

一眨眼,徐灿就在北京住了10年。怀念故土之情不但没有随着清都的重建而日益减淡,反倒与日俱增。“凤凰台畔乱香红,吴山几曲碧漫漫”的江南美景;.....思乡、思友空余念,只盼梦中有相思。

徐灿与丈夫的理想追求不同,从同一时期所作的词中就能看出来。徐灿作“残月霜窗纱,莫便西斜。雁声和梦落天涯。渺渺朦朦云一缕,可是还家”,深切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而陈之遴在同题所作的《浪淘沙.感兴和湘苹韵》中,则写:“几载似飞花,飘堕京华。持杯和泪听宵笳。犹带故宫明月色,不及寒鸦。乌帽试青纱,锦带红斜。当年游戏玉河涯。云里帝城双风阙,好个天家。”表达的却是平步青云、紫衣锦袍的欢喜之意。夫妻双方面对亡国的气节和态度迥异,埋下了徐灿后半生哀怨的伏笔。

还好,政治上的分歧,没有影响感情上的变质。

顺治十二年,陈之遴任大学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登至仕途顶峰。但光芒太盛总不是件值得称道的事,何况自己本身还是亡国旧臣,汉族人出身,不久他就遭到大臣的弹劾。

顺治十五年,陈之遴因贿结内监吴良辅被革职,没收家产,全家迁往沈阳。

6年后,陈之遴和他的儿子相继去世,徐灿在失去丈夫的悲痛中还没有缓过来,又失去了孩子,其中的滋味又岂是悲痛所能形容的。

遭受众多的家庭变故,其心情的痛苦可想而知。晚年,她只得从佛法中获得心灵的放逐和情感的归属,最后“长斋绣佛”而终。

徐灿生逢乱世,风光过,败落过,颠沛流离一生,充分体验了国仇家难的悲凉和生活的困苦。凄惨的遭遇让她的心灵受到双重痛苦的折磨,最终酿就了她词作有男性词人也少有的沧桑、深沉和跌宕悲怆之意境和内蕴。

徐灿的家国词境界开阔,题材广阔,较她之前或同时代的闺秀作品更有一定的历史高度,开辟了清代女性文人关注国家社稷之先河。

“玉笛送清秋,红蕉露未收。晚香残、莫倚高楼。寒月羁人同是客,偏伴我,住幽州。

小院入边愁,金戈满旧游。问五湖、那有扁舟。梦里江声和泪咽,何不向,故园流。”

一《唐多令.感怀》

虽然词中仍表现出浓厚的女性特色,但已出现从闺中恩怨偏于“故国之愁”的痕迹。将历史与现实交融在一起,把作者的矛盾与沉重的历史感受表现得淋离尽致,贏得了其在女性词史上的特殊地位。

时代赋予了徐灿对词境开拓的使命,无论是内蕴的深意,还是词境的宽宏都突破了女性局限于闺阁生活的细腻感受,更不乏不弱于男儿的荡气回肠、悲壮豪气,令人赞叹不绝。

徐灿的词在境界上和意蕴上都堪称女中翘楚。她既对前代闺怨

词做了继承,又对女性词题材做了开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徐灿简介
陈硕真是皇帝吗?她到底是怎么死的?
损人不利已的“克夫”相
南宋女词人朱淑真:才比李清照,但爱情不顺最终投湖自杀
李清照为防别人提亲,出了一上联无人能对,和尚对出了下联,服了
徐灿《菩萨蛮·秋闺》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