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法家

什么是法家

首先先区分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免得先入为主的观念,不好理解。

法家与法治

法家跟法治,相同的地方都在于对于法的尊崇,主张用一定的规则来治理国家。

敲重点! 敲重点! 敲重点! 他们各自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

法家使用法律的目的,是为了约束被统治者,让君王拥有绝对的权利。法家制定各种各样的制度就是为了方便管理被统治者。这里的法是独裁者手里奴役万民的工具。

法治的核心是依法治国,是以法律约束全部国民,尤其是统治者。法治社会的法,是凌驾于统治者之上的,要通过法来保障全民的利益,要实现的是社会尽可能的公平。

这时候有人会问那既然法家服务于当权者,为什么商鞅变法后来又会被当权者杀呢?这里重点说明的是法家讲的是中央集权,服务于唯一的君王,那这时建立高效率的国家机器必然要侵害贵族与地主阶级的利益。

法家与儒家

儒家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提倡一种人性的光辉——仁,二是自觉遵循社会的秩序和规范的总和——礼,三是追求一种美好的社会境界——和。换句话说是教人们追求自我人生的价值,君臣之间的规范,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共处。

而法家主张建立起一种“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君主极端专制的封建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即一种治国之理。

所以可以看出法家所宣扬的内容根儒家对照的就是儒家里的礼。儒家的孔子提出“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主张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而法家则不同,他们主张用规范的制度来管理所有人,但是君王却凌驾于法度之外,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法家实践理论。

法家基本思想

法家主要讲的是帝王之术。

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的“法”“术”“势”思想就最具代表性,以牺牲全民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政府权力的最大化。所以法家的理想状态,法是在统治者之下的,约束的只是被统治者。

君主是用“法”来控制百姓,但是他一个人不可能执法,所以他要建立一个庞大的官僚集团,把一部分权力让渡给他们,由他们来实施执法的责任和义务。而君主的主要工作偶然用“术”统治整个官僚机器,这个权力机器。所谓“势”就是权势,因为这里面涉及到权力交接、继承、名分等等问题。

法家对于中国以后的影响——外儒内法

先讲一个例子,再说理论,大家就能很好理解什么是外儒内法了。

有一家效益很好却酷好高压统治军事化管理的公司,提倡996,加班文化,虽然员工能获得不错的待遇,但是工作的时候还是经常会感觉不开心。(这是内法)

于是呢,为了解决手下员工的不开心,这家公司开始搞起了企业文化,奋斗精神,奋斗的过程实现人生价值。说白了就是把你哄高兴点,让你开开心心出于自愿地被公司剥削。(这是外儒)

法家的优势在于:能使一个国家对人力物力的调配能力以及发展潜力的最大化。于是在法家诞生之初,春秋战国,诸侯征伐不断,通过法家的专制手段整合分散的社会资源,能够最快提升国家实力。秦国的崛起,商鞅、李斯这两位法家起了决定性作用。

但是全然用法家思想,过于霸道。秦极一时,然二世而亡。说明法家之法虽霸道,但不可长久。所以后世专制依旧,但已然不敢如此明目张胆,不得不在法家思想之外披上儒家的外衣,同时也用儒家的王道思想和天人合一的神学概念,对专制皇权进行一定的制约,以在国民利益和专制皇权之间寻求平衡,才有了之后的两千年王朝政治。

即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实际操作上也依赖法家的思想,往往是儒法结合、儒法互济。政治事功与伦理劝导,是历代统治者稳固其统治的两大核心手段,也是构成外儒内法这一中华文化的重要成因。一般而言,儒学重仁政,讲究以伦理劝导实施统治,而法家讲法制,重在政治事功。但这两种思想在汉代时即彼此糅杂,形成了互补的统治术。

所以外儒内法的成了中国历代优秀政治家谙熟之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千年来儒家思想为何一直被统治者追捧,其中秘密被一语道破
歪批儒家思想之一:对儒学的几点认识
《韩非子》:战国时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的著作
改革者必读《韩非子》
简析外儒内法
4.法家学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