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长根:回忆六十年代初在太平中学读书的日子里


我是一九五九年秋季进入太平中学读初一的,那时学校还在仙源南门外,那时学校已有高中班了。到了一九六 O 年上半年,平静的校园气氛已打乱了。因为政府已决定在青弋江陈村处建一座大型水电站,当时设计的水电站大坝高度为 150 米(后改为 126 米),所以太平县城在被水淹之内,整个县城都要搬迁。


在一九六 O 年秋季开始,我们太平中学率先行动,在一九五九年太平中学就已在甘棠梨木岭上兴建新校舍了。

搬迁开始,学校拆除了校园内唯一的一幢两层教学楼,该楼大约在一九五六年建的,没有使用几年就拆了,砖瓦由学校师生用板车运往甘棠新校址。



一九六一年那天学校召开全体师生大会作动员,校领导在大会上说:“由于国家兴建陈村水电站,我们这里是淹没区,过几年我们这里学校就是水底了,这里将是汪洋一片了,有了水电站我们就在电灯底下读书了,不像我们现在点汽油灯,点煤油灯并说了今后生活学习美景,说得大家心里都很振奋,巴不得水电站赶快建成,早日跨入共产主义,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美好生活。


上课没多久,我们也经常被抽调运砖瓦,我们初二年级一个班和高三年级一个班最先搬到甘棠新校址,新校址有两幢建筑,一座是教学楼两层,大约有六间教室 1050M2,此楼是用红砖砌筑的清水墙体,故人们一直称为“红楼”。另一处建筑是食堂,两处相距约 200 米。

梨木岭是一处山坡,是当地的一座坟山,为了建校,山上的一些坟也迁走,但是还有许多坟由于年代已久,成了无主坟。在建校修路基建时,毁掉了许多墓葬,许多坟坑里的尸骨俱在,红袍、长辨估计是清朝的。

腐烂的棺木也遍地都是连食堂里锅灶边也堆满了许多,烧出火来都绿磷磷的,学校的厕所也是露天厕所有墙没有屋顶,粪坑也是坟坑,夜晚,同学上厕所都是结伴而行。


那时又值荒年,学校里是两稀一干并搭配山芋干等杂粮,根本吃不饱肚子。下午自习课或课外活动,大家都到学校附近农村山头挖野菜,倒山芋根,倒萝卜回来晚上煮着吃,有次同学项昌富风趣地说,今晚我吃“八宝饭”了。记得我有次夜里饿的睡不着,很难受,又没有充饥之物,于是把刷牙的牙膏挤了一条放在嘴里享受吃东西的滋味。

食堂背后盖了一大间草棚,作为餐厅,下雨后屋顶漏水,地面湿滑又黑暗,棚里不能站人放置饭桶,于是一些同学干脆把饭桶放在坟包上分饭,当时学校吃饭学生为8 人一桌,一桌有一饭桶:坟包上有草显得干燥一点,大家也就围着一个坟包把碗都放在坟边分饭分菜。

食堂周围和宿舍周围都是坟包,白天大家也习已为常,晚上个人一般都不敢出来,那时学校也没有电,教室是汽灯,学生宿舍都是用墨水瓶做的煤油灯,宿舍也是简易工棚,低矮潮湿睡上铺的同学都不能直腰。

学校没有操场,连做广播体操都无场地,后经师生努力在红楼门前挖出一块约500 平方米的场地做操场,记得操场中间有块 40 平方的长方型地块,大晴天始终是潮湿的,原来此处是好几付棺廓地,棺木出土后也不知土葬时加入了什么化学原料,致使这块地面始终是潮湿的。

学校除上课以外,其余大部分时间用来修整校间道路,搞小农场。缺水时,动员学生去龙王井用脸盆打水到食堂,食堂有一名炊事员负责挑水,从龙王井挑水到食堂足有一里路,挑水也不能息肩,可见挑水的炊事员也是很辛苦的。

学校食堂买米也是由学生轮班去买,粮站在甘棠老街粮站有三里地之遥。说起买米我还有次危险经历,至今难忘。

那天下午上课结束后,我们班上派六名同学给食堂买米,六名学生,两部板车,每三人一部板车从学校白楼处出发时,我想起一个“放飞车”的主意,因为我在仙源时经常用两部板车连接在一起,趁着公路下岭,由一人坐在后一部板车上,扶前面一部板车后扶把来掌握方向,两部板车自由滑行,人坐在上面非常开心。

而这次从学校白楼向下滑行时,开始路段下岭坡度不大,六名同学异常高兴,但板车滑行快到竹器厂路段时,坡度就陡了,而且还有一个弯道,快到弯道时由于车速太快,我难以控制方向心里发慌,又不能刹车,车越快人越慌,车上同学也慌了,发出尖叫声,那时我想把车停下,以免发生危险,当我把车向朝路旁利用左边路旁来止住板车前行,把车刹住停下来,结果就前就板车轮一碰上山磅时,两部板车一齐向右边的路旁下翻下。


路旁下是一片小竹棵,六名同学一起倒在里面,当我从小竹棵里爬出来时,已有三名同学也爬出来了,另有两名同学仍趟在里面,一位在哭叫喊疼当时我们几名同学都吓呆了,当我们把孙国强同学拉出来时,只见他长裤拉了一个大口子,鲜血从里面流了出来,原来他大腿处挖掉一块肉,血往外流,我们都不知怎样才好,好在其他几名同学伤不重,大家一商量赶快拉起板车送他上医院,另三人继续去买米。为了防止受批,我们几人都守口如瓶,一直不讲,等伤情好了我们才将此事对同学之间讲了出来。五十年后,我和孙国强同学碰见时,谈到这一“翻车”事故也还有些心悸,也是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玩过“放车”玩艺了。

那时期,学校放假次数也多,春上放假学生老师要去农村帮助采茶,夏季又去田区支援割稻栽秧,秋季又搞“小秋收”活动也要放假,加上学校还有小农场,所以学生上课也仅仅应时而已,加上荒年粮食严重不足,老师学生饥饿程度是现在青年人难以想象的。为此学生失学很多,我们原本初一有两个班,到初二下学期也只有一个班了,我在初二下学期由于身体原因也休学了,虽然学校生活很坚难,但我失学的心情也和其他失学同学一样还是难过的。

从一九六 O 年下学期到一九六一年第一学期结束,我在甘棠太中读书还不到一年时间,但记忆是深情的,只有饱受饥寒的人才能感受到温饱的不易,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才能感到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 

2016.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欢口中学的憨老魏
40年后再相逢,太平中学高七九级同学聚会
食堂
张同学的大学军训
【西散原创】杜志平作品 | 茶花岭忆事
【看点】80多岁老作家回忆在深圳中学读书时的酸甜苦辣,有件事让所有人笑弯了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