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仙源王氏宗谱》『三』王琴甫和王森甫兄弟俩

《仙源王氏宗谱》

王琴甫和王森甫兄弟俩

01.

仙源城西王氏宗族的王琴甫和王森甫兄弟俩,是民国成立前后汉口很有声望的历史人物。

王琴甫,名明文,字琴甫,系出王氏太原派,屡迁皖之太平县,世代为农。父亲王士杰,是从安徽太平县到汉口闯码头的,以手工艺经商于汉口。在民国乱世,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1873年出生于汉口的王琴甫,天资聪颖,8岁开始外出求学,15岁辍学,学做生意。

王森甫是王琴甫的胞弟,比琴甫小8岁,他求学6年,13岁进复合祥布店当学徒。一个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的家庭,坚持送孩子外出求学,足见其父母的远见卓识。

王琴甫15岁那年,看到家里承担修脯(即给老师的礼物和酬金)不堪重负,于是说服父母,果断辍学去店铺当学徒,用劳动为家庭减负。

他先在一家剪刀店学徒数年,后转入复合祥布店,满师后在汉口顺义永匹头洋纱号、豫丰匹头店帮工。这匹头号为内字号,多在里巷内,因不与消费者直接联系,一般不装潢门面。每一商号仅有一办公室及堆积货物地方。

两店的店主万为伯,是汉口大盐商的后代,成年以后继承祖业,善于经营,逐步发展,当时已是汉口颇具实力的富商。王琴甫每做一件事,都能眼中有活,手上有招,心中有谋,因此得到商号店主万伯的百般赏识,于是聘他为该两店的经理,将生意交给他全权打理,不仅为他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也为社会培养了一位难得的商业精英。王琴甫在商号工作数年,为东家赚得盆满钵满,他自己也得到了丰厚的薪资,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和从商经验,这是他用勤劳和智慧获得的人生第一桶金。

王琴甫有了一定的资金后,便独自在汉口的花布街(今花楼街)开设“公成”匹头号。从这里起步,他踏踏实实经营,兢兢业业做事。到民国初期,王琴甫已成为汉口颇有名气的大商人,

民国六年(丙辰1916), 蔡锷将军起兵云南,王琴甫立即与刘子敬创办中国红十字会汉口分会,刘任会长,他任副会长,主动让出新建的住宅作为会所,并亲自主持开办医院,设立战时妇孺救济所。

民国六年(丙辰1916)七月,张勋复辟失败,黎元洪下台,冯国璋代理大总统,段祺瑞再任国务总理。十二月一日,驻湖北荆州(今江陵)第一师长石星川宣布自主,与北洋军阀控制的北京中央政府和武昌湖北政府脱离关系,并致电广州军政府孙中山大元帅,向他陈述了荆州自主的宗旨。长江上游总司令兼四川查办使、湖南督军、段祺瑞的妻弟吴光新部的军队攻之,与石星川战斗于湖北宜都、枝江间。

此间,王琴甫组编救护队,令其弟王明福(字森甫)驰赴前线,救死扶伤。至石星川部军败走,王琴甫至,便把老弱妇孺安置于救济所内。此间有石部溃兵鸣枪行劫于市,王琴甫挺身而出,及时制止,并让溃兵缴枪,安抚于禹王宫,编伍巡徼,维护社会治安。

等吴光新的部队到了,王琴甫将枪械缴于吴军。当吴军要法置石部溃兵,王琴甫便予开脱,并号召长沙商会捐资遣散溃兵归乡,不足部分,他倾囊相助。

1916年在湘南投资开设锑矿和冶炼厂;1918年与刘子敬合资承租武昌白沙洲造纸厂。1918年他被推举为汉口总商会会长,1919年,他因劳累过度,急病而亡,年仅四十七岁。

王琴甫对家乡太平却有着深厚的感情,民国二年,太平受灾,他立即筹款派人在芜湖购米运回太平,救济家乡百姓。长期为家乡修道路、造桥梁、救贫扶困等公益事业捐资捐款,受到家乡人民的爱戴。

原花楼街太平会馆旧址鸟瞰

民国初年的太平县小学校和汉口义成社红十字分会皆是王琴甫捐资创办的。现汉口花楼街10号原新华织带厂为原“太平会馆”旧址,是在当时皖南太平籍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花楼街太平会馆石碑

中华民国政府资曾授予他“劝善迭奖”“一等嘉祥章”“一等金质章”“二等嘉禾章”。安徽省长授其“乐善好施”门匾,民国大总统黎元洪褒以“孝思锡类”额匾。

王琴甫为汉口总商会会长,创立汉口红十字分会,于民国八年(1919)八月二十四日因过劳咯血去世。出殡时,为他执绋送行的达万人之多。王琴甫去世后,棺木由汉口船运至贵池,然后由仙源王家同宗祠的后辈壮劳力16人,从贵池抬回太平,太平知县亲自前往迎接,归葬场面十分隆重。王琴甫有大德大义,叶落归根,于民国十年选葬于太平故里的东山之阳—仙源水东的六角冲。

王琴甫去世后,整个家业由其弟王森甫继承掌管。

王琴甫的墓前所立的墓表,是他胞弟王森甫请长沙舒礼鉴撰写,请江陵胡瑞霖所书。【1911年10月17日,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正式成立,宣布废除清朝年号,中国为中华民国,迫使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旅长)黎元洪担任军政府都督所诵念的《祭告天地文》,即为舒礼鉴撰写。】

《王君琴甫墓表》(《仙源王氏宗谱》卷一)

呜呼!王君既没且葬矣。墓在斯,其人不可作其德,犹足以兴也。

君商于汉皋,为总商会会长,民国八年八月二十四日卒。殡之日,四方来会执绋者达万众,途祭巷哭,人致其哀。而自江陵来者,哭之尤恸。其言曰:“自辛亥,军兴烽燧所及,市赭城隳。独吾邑沙市经六年十月第一师自主之变,克完于乱军之中,实君之赐也。”

先是,君创立汉口红十字分会,闻驻荆师长石星川宣布自主,长江上游司令吴光新部军攻之,战于宜都、枝江间。君编救护队,令其弟明福驰赴之。未几兵侵,及沙市石军走,市民大恐。君适至,亟收老弱妇孺于救济所,而石部溃兵已鸣枪于市将行劫。君如市大呼曰:“诸兄弟奈何为此耶?”有识君者曰:“此汉商会会长,善人也。盖听其言。”君曰:“诸兄弟无所归,故迫而出此。吴军瞬且至,越货怀璧,其能免乎?若释尔械,集尔侪,吾为尔东道。居则饷,尔食行则给尔貲,何如?”溃兵轰诺,敛械者数百人。君安抚于禹王宫,编伍巡徼,转资以慑宵小之思逞者。

及吴军至,无所用武,敛兵人保而已。君缴械于吴军,其将领嘉慰备至,议以溃兵置之法。君曰:“械已释,是亦良民也。”卒不许,乃乞资沙市商会,不足倾囊盆之遣,溃兵行皆泣拜散去。是役也,细弱人救济所免于流离,壮夫保室家不苦,焚掠不戮一人,而钜患潜消使。君于硝烟弹火中,稍一却顾,祸患之所极,宁可知乎?盖君之大德也。能无我,故于私利也。能自忘名闻当世权要推心足以显贵而未尝为官吏,以商起家执汉商牛耳足以富厚而未尝有余财,锐身念难、屡脱人死而未尝植徒党。古所谓,成德之君子非耶?

呜呼!尚矣。君讳明文,字琴甫,系出太原,屡迁皖之太平,世为农。父讳士杰,以工艺游汉皋。君生于汉,服贾养亲,以孝闻,誉望日高,莩孳济物。今太平小学校、汉口义成社红十字分会,皆君之遗泽也。政府资以劝善迭奖,一等嘉祥章,一等金质章,二等嘉禾章。皖大吏颜其门曰“乐善好施”,元首褒以额曰“孝思锡类”。兄弟四人、叔弟明福,能继其志。原配方,继配李,子二,新基、新厚。君生于清同治癸酉正月十九,卒年四十有七,民国十年辛酉九月十二日葬于故里东山之阳。

明福将树碣墓门,责言于礼鉴。而乞江陵胡妙观先生书于石,遵君遗命也。君于礼鉴有周急脱狱,生死患难之谊,夫何敢辞?然妙观先生严端,为吾党畏友,而礼鉴所师事者也。自雅菲薄,内愧不敢命笔者久之。妙观先生诏之曰:“琴甫之不可不表崇,其德非荣其名也。”责言于子,贵其实不求其文也,勉为之,勿负死友。礼鉴悚然拜命,文虽俚陋,而妙观先生之书周可信于今而徵于后矣。谨举君之行谊,用以昭示世之尚德者。是为表。

长沙舒礼鉴撰

江陵胡瑞霖书

给《王君琴甫墓表》撰书的长沙舒礼鉴和江陵胡瑞霖,也民国年间的社会名流人物。

舒礼鉴:(1878—?)字湜生,湖南长沙人。清附贡生。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参加鄂军都督府,任内务局局长。同年农历八月二十六日(1911年10月17日),鄂军都督黎元洪在武昌阅马场登祭坛举行祭天誓师大典,黎元洪念诵了舒礼鉴起草的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祭告天地文》。中华民国成立后,他历任国务院秘书、金陵关监督、约法会议议员。袁世凯称帝时,汤化龙曾先后派黄葆昌、舒礼鉴、陈裕时等人往来于上海和长沙,策动汤芗铭独立反袁。1913年3月14日在长沙成立湖南孔道会,舒礼鉴任会长。后来他曾经加入1946年创立的中国民主社会党,和黄维国、向构父等人均为湖南的中国民主社会党代表人物。

胡瑞霖(1864—1943),字子笏,法名妙观,湖北江陵黄陂县人,清同治三年(1864)出生。在民国初年时代,是一位名气很大,护持佛教甚力的大居士。他家庭富有,幼年受家塾教育,攻读八股文,惟未应试。光绪中叶出国留学蔚为一时风气,瑞霖东渡日本,入明治大学政治经济系肆业。光绪末年,他自日本学成归国,以家世业商,富于货财,在武汉创办实业奖进会,自任总办,及受同业推请任南洋出品协会坐办。未久,清廷农商部于南京举办全国劝业奖进会,初聘胡瑞霖为全国劝业奖进会坐办,瑞霖辞谢乃改聘为湖北馆总办。宣统初年,被选为湖北省咨议局议员。宣统三年(1911)辛亥武昌起义,革命成功,胡瑞霖任军政府实业司司长。民国年(1913),出任湖南省内务司长兼财务司长。民国三年(1914)六月,任湘江道道尹。民国七年(1918),调任为福建省省长,因与督军李厚基不协而遂辞职,未几为大总统徐世昌聘为总统府顾问侨寓北京。民国八年(1919)九月在北京象坊桥观音寺讲《维摩诘经》后即虔诚皈依,追随太虚法师礼佛诵经,参与弘法活动。民国十一年(1922)三月太虚法师在湖北武昌创办武昌佛学院,胡瑞霖为发起创办人之一。他还在武汉组织了汉口佛教正信会,并担任武汉佛化青年会会长;后来在北平时期,还担任过北平女子佛学院院长。民国十五年(1926)十月,为日本在东京召开东亚佛教大会代表团团长。民国十九年(1930),他组织华北佛教居士林并推为居士林首任理事长。民国二十二年(1933)二月,日军发动战争,举家迁入五台山筑“莲花精舍”。民国二十八年(1939),他在五台山显通寺设立了一所汉藏学院。民国三十年(1941年),北京的佛教同愿会成立大乘佛教弘化院聘胡瑞霖为院长。三十一年(1942)秋,回到五台山,在显通寺开设「藏文研究班」,目的仍在于训练藏文翻译人才。胡瑞霖老居士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病逝,世寿八十岁,除《餐石记》外,未见有其它著作传世,但他资助和创办佛学院和藏文学院,在佛教实有相当的贡献。

02.

《琴甫公墓誌铭》(《仙源王氏宗谱》卷一) 

汉口,经有清中叶五十年之孳息,辛亥变作,倏成赤地。当时于荆棘中持善后策者,王君琴甫也。

先是,琴甫在商业中负重名,又展足于上游之沙市。故琴甫之视两埠也荣瘁与其所以爱养者。甚至既经巨衅,慨然引身,捍蔽以为,变乱之世赤紧之地,平居消弭,隐患莫近,世所称之保安会。若不幸兵祸不知,既极则西人肇端之红十字会者于死伤流亡中能应其呼抢之,援救保安之。

在光宣间,壬子以后,君被举为义成社长兼各商联合会长,于是筹资创办会,所规模大备。汉口商会者,夙为全镇中坚,有权力以操纵全体绅商。君亦参事其间,时筹安会劝进。袁氏称帝,滇黔兵起,市人大震。自号党人者流麇集市之居,留地将为不利,一夕数惊,来游说商会者踵接,恫喝万状。主会者噤齘为所慑,则推君应付。君锐与讲,以保商安民为质的,慷慨陈列,推赤心以相媾约。君又虑官与相持齜浸成訌溃,复为左右周旋,互纳所求散重金,以剪其羽翼,而变以定其臬。桀不受命者,突有夤夜发难华景街之举,君恃有保安会,亦不思是夕先申戒备,布会伍分汎地。凡在上区各市隘彻夜暹守。反侧者无可乘,㕓巷晏然。时丙辰七月初一日也。论者谓非君以联合会运用,保安之众,不有此功,始知其国变后亟亟措意此事者,乃先机之卓识也。

同时,更借执友刘子敬经设汉市红十字会,刘长而君副之。刘以侠骨倚信君,一切听君委决,乃引厥弟明福长一队,曰救护,广设妇孺救济所。又遴中外医术士居院,以苏病者。

次年冬,第一师在荆州抗命,战事日炽,即借弟领队驰救。至则掩骼、䘏伤、赈流活亡无数。叛师颺去,而后防不即至,兵匪乘机劫杀老弱,空巷呼号。君执弟手涕泣谓之曰:“救济之谓何取?诸沟壑而骨肉之徵我与若谁肩此责者?”明福即列队衢隘,举耄倪男妇筹其栖止,次其饮食,获免者万计,并自拔会徽遮要兵匪,沥肝膈以相示曰:“公等所欲者,食货玉帛耳。如鉴我诚我誓,给若橐金。”众大感动,愿投械听约束。即日收火器二百数十有奇,传食其人于禹王宫,夕即叩沙市商会门,乞资遣散,不足割己资济之。事讫而市㕓,迄不一摇动被劫仅数耳,荆之父老走相告。曰:“是役也,垂与岳州同烬矣。幸而挽回者,我王君是赖,我市人何日忘也。”

数年中,历充徵发局长清债处评议、安徽同乡会长,各有建白。岁戊午,通镇推为商会长,以敏干称尤喜。周人念斥,万金纾人,官亏脱交游于死先后凡四次。即有不慊者,亦捐巨金拨其困,一时士大夫估客,多以义声豪气倾向之。

汤君化龙有大经画,多倚君以办。其他兴学校,于汉创开本贯学堂。又为之平米值,并勼巨资振皖人大灾,皆锐身不觉厌倦。覘君才望者,於未改革前通鎭市佣罢工,得君片言而定,咸卜其气魄之恹伟。其营本业,先蹶继挫,而再振再裕。当其意气激发,辞腴菀而肩枯窘。于同侪隙险履亨争,自拔身事外。时輒复支柱危局,排万难勿悔沮而事迄。以振富有胆力人,亦以此争佩君。君之轩起大波,屹为汉市眉,皆得力于坚苦不拔。时自后,广设数巨肆于沙头,悉为君掉臂之顺轨矣。生平义行之资,不可胜计。顾终未撼动本业即折阅,亦祗君一已之私蓄初不以累。公有之肆益廉于己,而肥于人又如此。

君讳明文,琴甫其字,系其太原王氏,世为皖之太平人,会祖肇开祖宏柜,生父士杰,母罗氏,父母皆以工作营生活,侨汉生君,成童辍塾教,学贾于布商三年即克自植,孝母视弟之孀者。有恩先于光绪中助赈,给花翎四品衔四川试用知县。人民国叠经奖及嘉祥金质各章皆一等,嘉禾章由三等晋二等,复奉传令嘉奖,叠奉大总统颁以旌奖,锡以“资富能训”“孝思锡类”“乐善好施”之褒等匾。身后,又奉前黎大总统挽以“华繁中零”,各社会公赠以“嘉惠梓桑”“泽徧灾黎”“惠及偏隅”“存心济世”各额。

配方氏,子新基、新厚。生于同治十三年正月十九日年,四十七卒,其病也,亦以横流莫挽,愤而狂易,终以自戕,厥生可伤也。厥弟觥觥,将竟君宏愿,以某年月日葬于某山,君姻友盛君鲁来徵铭。铭曰:

皖有先民,江饱绝尘。奋跡鹾商,名在贞岷。矫矫百年,商魁有几?粤伍浙胡,数人而已。运媾阳九,得生王君。侠而近儒,肝胆轮囷。孑遗在野,而衽席之。豺虎在市,而肘䏢之。性好持危,缓人于死。收功为败,转怒为喜。一语破的,一胊决机。譬若大旱,云行雨施。军毒若狼,而蠢若豕。官贼若魅而贱,于伎兽君。商富葵财,嗜义大盗。不戈巍称,连帅君视。如鼠彼伧,方醉瞪目。狎兵以国,命为于戏。呼天天聋,斫地地睡。热血谁洒,一瞑万世。我铭兹邱,以视亿岁。

罗田王葆心撰文

夏口李凤高书并篆额

《琴甫公墓誌铭》撰文的罗田王葆心和书并篆额的夏口李凤高,也民国年间的大学者。

王葆心(1867—1944),字季芗,号晦堂,罗田大河岸古楼冲人。自幼勤奋好学,成年入黄州经心书院读书,府考以经学第一名录取秀才,后入两湖书院深造。1890年起,先后受聘为潜江传经书院、黄梅调梅书院、罗田义川书院院长。1903年乡试中第三名举人,拣到知县。光绪三十三年举贡考试名列第一,不久,调往京都任学部总务司行走,兼图书馆编纂,后任学部主事,并被礼部聘为礼学馆纂修。民国元年(1912)担任湖南省官书报局总纂,继任北京图书馆总纂。民国十一年南旋,就任湖北国学馆馆长和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及武汉大学教授。民国二十一年,及就任湖北通志馆筹备主任兼总纂、《湖北通志》总纂。

李凤高,字翥林,一字钜庭,晚年号拙翁,湖北汉阳人,晚清学者。生于清咸丰11年(1861),青年时代在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两湖书院学习,并成为张之洞的高足。相传张之洞善睡,宴客时常瞑目入梦,而当传者说李凤高至,张之洞每每惊醒,同院诸生因而称李凤高为“李惊坐”。因他对《方舆纪要》极有研究,江西巡抚夏时特聘他为江西大学堂讲师,专讲地舆学。民国时,他出任江西上犹等县县长,颇有政绩。后调彭泽县。

03.

(民国)《太平县志》(卷九·货殖)中,载有王琴甫传记:

王明文  号琴甫,北二人,例授道员衔,赏戴花翎。性慷慨好义,经商汉口,被选总商会会长,声名鹊起。辛亥革命,担任军械、饷金,两项俾告成功。洁身以退,官商均重其人。又创设义成社、红十字分会。

丙辰七月,华景街之变,布商团日夜巡逻,赖以无恐。丁巳冬,荆沙兵变,急编红十字会救护队,偕弟昭福率队往援,收养老幼于救济所,捐资遣溃兵,市里晏然,沙人至今颂之,商业因之大振。

民国二年,县中岁歉,筹资派人运芜米至太减价平粜。在汉办明文半日学校,在太办国民学校,专收贫民子弟入校。民国八年,因过劳咯血。年仅四十八,迭经大总统褒奖。

【补记:黎大总统、黄公兴、汤公化龙首义武汉,独力担任军械饷糈,俾无缺乏。大功告成,则洁身以退,参众两院选举均当选而不应选,其清高如此,实为他人之所难者。在太办国民学校,专收贫民失学子弟。叠经褒奖一等嘉祥章、一等金质章、三等嘉禾章,晋给二等嘉禾章,传令嘉奖。大总统颁给旌奖,予以褒词,赐以”资富能训”“孝思锡类”各匾额。身后又奉前黎大总统挽以”华繁中零”,各社会公赠以“嘉惠梓桑”“泽遍灾黎”“惠及偏隅”“存心济世”各匾额,均悬挂于城区王氏宗祠内。】

04.

《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对于王琴甫的介绍为:

王琴甫(1873—1919年),名明文。祖籍安徽太平,在汉出生。8岁入私塾读书,15岁因家贫辍学。曾在剪刀铺和布店学徒,满师后在顺义永匹头洋纱号、豫丰匹头店帮工,为店主万㧑伯赏识,被聘为经理。数年后辞职,在汉口花布街独资开设公成匹头号。1916年曾在湘南投资开采和冶炼锑矿。1918年,与汉口巨商刘子敬合资承租武昌白沙洲造纸厂。

1909~1911年,汉口市民纷纷组织各街段商团保安会,以消防、保安和创办公益事业为宗旨。王系发起人之一,被各商团公推为商团联合会会长。辛亥武昌首义,王协助民军运输军用物资,维持市面秩序,资助军需,救护伤员、保商安民,使汉口战乱损失得以减轻。

1916年6月27日,王与刘子敬共同创办中国红十字会汉口分会。刘为会长,捐助经费;王任副会长,主动让出新建的住宅为会所,并主持开办医院,设立战时妇孺救济所。

王琴甫乐于助人,在任汉口商会商事调解委员期间,常以个人资金周济负债人。1918年在担任汉口总商会会长期间,曾有一些洋行以不要保证金为优厚条件,聘其充当买办,均被拒绝。1919年8月在汉口病故。

05.

王琴甫去世后,他的整个家业由其弟王森甫继承掌管。

王森甫,本名明福,森甫其字。安徽太平人,1881年生于汉口,小哥哥琴甫8岁。1999年版《武汉市志·人物志》记载,他13岁进复合祥布店当学徒。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任其兄的公成匹头号助理。该志说次年该店破产。此后与人设立自治戒烟讲演会,借此与热情革命的先进人士联络,抵制美货。森甫是琴甫的追随者,辛亥革命爆发,兄弟俩剪去辫子,换上长袍马褂,一起组织商团,与汤济武、胡子笏等创办义成消防社,参预地方自治与卫护,热情支持革命。

1916年,王森甫协助其兄创办中国红十字会汉口分会,并任该会救护队长,后为救护部长。兄病故后,任汉口红十字分会副会长,负实际责任,获北京政府三等嘉禾章奖励。不久殇子,随后母丧、弟亡,这一系列的家庭变故,使他内心十分痛苦,于是,开始信佛教,并皈依太虚法师,取法名惠力。与李开先等人发起成立“汉口佛教会”并任副会长。

汉口商务总会七届会董、庆余厚洋货号号东谭芝屏也是黄山区(太平县)耿城镇沟村人,经营裕昶颜料公司,一生乐善好施。1915年与太平西乡人陈仁梅在汉口捐资扩充了汉口存仁巷育婴堂房舍。1917年又与王森甫等捐资5200元组成平粜会,购谷分储仙源、三口、沟村三处,遇荒年平粜救灾,后在汉口打扣巷置市房以租金为基金,遇灾拨款救济。谭芝屏在武汉经商发财后,在家乡建别墅养老。出资修筑了一条从谭姓门口一直到沟村大路的石板路,每年冬季,不问是本家,还是客籍的穷人,每人送一斤香油、二斤肉、三斗米、外加一套新做的棉衣裤。黄山谭家大院还有民国十一年黎元洪褒奖“慈善会会董谭芝屏”善举所书“见义勇为”匾额 。

1921年湘鄂战争时期,王森甫在汉口设立两处临时医院,并任两院院长;完成数十处消防设施。10月,中国红十字分汉口分会改选,被推为会长。1923年,王森甫任汉口总商会会董,当时武汉受战争影响,严重缺粮,发生米荒,王森甫在3个月内,平粜3万石,稳定米价。1926年,北伐军攻占武汉,王森甫在武汉设立妇孺救济所三十多处,收容因战争失去亲人的妇女儿童万余人。1929年,“汉口佛教会”改名为“汉口佛教正信会”,王森甫任会长,他不负众望,设慈善团,致力于慈善事业,曾捐献祖产承启堂基地,建立汉口佛教正信会居士道场。

1930年,陕西河南发生大灾荒,王森甫派遣救护队分赴灾区,拯救幼童近二百名,寄养在武汉地区的各寺院中,养教同举。1931年,武汉大水灾,王森甫任水灾急赈专员。他指派佛教会众自江汉引舟,入救市民免葬鱼腹。次年湖北钟祥县霍乱流行,王森甫亲自率队往救,成绩显著。

王森甫曾在汉口的日本三菱公司当过一段时间的经理,“五卅”惨案发生后,他愤然辞职,并与曾在日本公司任过职的同事一道,组织“经济绝交委员会”。这一组织在“九·一八”事件后改组为“反日会”,努力置身于抗日救国运动。

王森甫主持汉口佛教会务十余年,接引信众数万人,资助武昌佛学院及各支会,恢复栖隐寺为女众丛林,重修庐山大林寺,接待印度泰戈尔和美国菩提会会长等佛教人士,推动中外佛教学术交流。

1934年7月,王森甫在汉口病逝,终年54岁。太虚法师致奠诵经,与其兄一样,归葬故里同眠太平仙源水东六角冲。

06.

王森甫

《王君森甫事略》(《仙源王氏宗谱》卷一)

 先生品学兼优,志趣高尚。慈祥愷悌,殆由天授。孝友谦和,出於性成。遵亲遗命,皈依三寳。以励眞修,辅兄济时。独领百人,以遮兵匪。修祠修谱,鉅貲慨助。固其见义,勇为立德。立功众望,允孚亦属。当仁不让,宜乎上邀。

国典锡以勋章,下坚士绅,同伸景仰。先生印明福,宇森甫,佛号慧力,三等嘉禾章,系出太原,皖南太平籍,士杰公之三子,即明文公之三弟也。

汉口佛教会正会长、汉口红十字会救护部长、汉口总商会特别会董兼警察董事会董事、旅鄂安徽同乡会副会长、湖北水灾义账会总务部常务干事员。前淸四川试用知县,因清政不可为不愿赴任,与乃兄明文公同隐於市,以孝养双亲,留心公益,为职志。自清宣统时,置身於社会之中。

至民国十五年,担任社会事业。如充汉口商团自治体育社会员各团联合会正副会长、义成、永安两社纠察评议长,商界维持会、交际疋头公会、外交自治戒烟会各员,虽属兼仼,颇称厥职会,由各会公赠一等金质章。嗣由歩军江统领委充本衙门京畿平糶探运处稽核,中国红十字会汉口分会议事会议员兼救护队长、医院长,红十字总会特赠一等名誉章。汉口商塲张督办、湖北刘省长、安徽赈抚许督办、陜鄂禁烟李大员、湖北实业黄属长,均聘任各公署諮议。当汉口总商会九、十两届改选,被选为会董。安徽同鄕会公举侨评议会董。汉口地亩孙督办聘充顾问,湖北武、阳、夏三鎭商埠汤督办委充市政筹备处长,武昌市政筹备处聘充諮议。上年四月,全国商会联合会在京集会,汉口总商会公推为大会代表。并应湖北赈务评议、财政厅长参议之聘,旋率救护部救护鄂䂊伤兵。惟以和平、博爱、尊重、仁道为宗旨,军民咸被其泽,当道嘉奖其贤。

先生从事於社会事业,确尽厥职,且各有建白。得以邀执政之特褒,为官长之聘问,动时贤之景仰,坚士民之爱戴,名实既能相副,事理自不相违彼尸位者。若引先生为鉴,不知自愧,非特颜之厚,亦实血之凉也。

长沙舒君撰明文公墓表,称先生“能继其志”。罗田王君撰明文公墓誌称先生“将竟其宏愿,均各有知人之明”实非架空溢美之辞,炫人一时之耳目已也。故特篇之传,俾以昭示来者。先生生于清光绪壬午冬月十五戌时。德配张氏金玉,孝敬翁姑,和睦妯娌,佐夫课子,劳瘁无辞,处世治家,勤俭是务,诚巾幗中之伟人,抑先生之贤内助也。享年不永,惜哉!生於清光精壬午七月初一亥时,卒於民国甲子腊月十四午时。生五子,长日新民,次日新伦,三日新章,四日新知,五日新涛,均得依次附於传末,以证其家道昌盛云。

07.

(民国)《太平县志》(卷九·货殖)中,载有王森甫传记:

王明福  字森甫,北二人,明文之弟也。经商于汉,有大志。辛亥武昌起义,偕兄琴甫协助之,在汉昌设自治戒烟讲习会,潜与革命先进联络,抵制美货,欢迎华侨代表,协争铁路国有。清吏疾之。又与圻水汤济武、江陵胡子笏创立义成消防社,组织商团,为地方自卫干部。当清军末毁汉市前,义军麇战前方,汉市得安堵者赖有此耳。

民国四年,助兄琴甫组织中国红十字会汉口分会,任救护队队长,辄躬冒锋镝,救伤掩骼。会战后疫作,赈灾济困,一视同仁。民国十五年,国军北伐,设妇孺救济所三十余处,全活甚众。十九年,陕豫大饥,遣救护队拯出灾区幼孩近二百人,寄食武汉各僧寺,教育兼施,类多成就。

性耽佛学,太虚法师来鄂起信延讲,明福即发起武汉佛教会,是为佛教正信会之起源。自此皈依日众,乃积极谋建会所,捐地百亩以为之创,卒告观成。故佛教从武汉开风气,得以弘扬中外,明福之力居多。终遵佛制,宣诵地藏菩萨圣号,及殁并由佛教正信会迎龛入会,修七七斋,遵嘱焚化,建创亦足以无丝毫牵连之矣。先是明福为日商三菱公司经理,“五卅”惨案起,愤而弃业,集同志组织经济绝交委员会。“九一八”难改作为反日会,努力救国运动。是年洪水泛汉皋,嘱佛教会众自江汉引舟入救,市民免裹鱼腹。为红十字会开办医院,附设助产学校。孜孜为善,犹恐不及。他为武昌佛学院汉口女众林,以至恢复庐山大林寺,筹设世界佛学苑及正信各分会、女院诸道场俱一一竭全力以护持,虽体胖气虚,不辞劳瘁。黎大总统奖给二等文虎章、三等嘉禾章。

2024年清明前在龙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口史话 花楼街太平会馆的来龙去脉
[黄石诗坛]王琴的诗《在无数个相思的夜里》(5首)
民国九年(1920年)大冶敬宗堂《余氏宗谱》第七卷
商氏宗谱(5):湖北黄梅《三元堂商氏宗谱》——供稿:商宏志
民国38[1949]重修五云范氏宗谱 (6卷)
绩溪“遵义胡”曾遭“太平军”浩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