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钗表面逻辑混乱、实则别有用心的说教经义

01

宝钗通过审黛三连击,将黛玉搞得满脸羞红、一时手足无措,随即趁热打铁,对黛玉输出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等说教。

宝钗的这番说教经义,历来很受重视,因为这是她的世界观的集中反映。而且,这还是她试图说服、改造黛玉的一番重要言论。

此前阅读了解的部分文章,基本上都将宝钗的这番说教经义认定为宝钗所禀持的三观和人生信条,并以此来分析、解读宝钗这个人物。

但是,宝钗的这番说教,步骤非常严谨,但经义内容存在严重的逻辑问题,不得不让人怀疑其别有用心。

02

通过审黛让黛玉思想上屈服后,宝钗心中笃定黛玉已经在自己完全掌控之下,其举止也由此前“笑”“冷笑”着和黛玉说话,变成了“款款的告诉”黛玉。

“款款”一词有缓慢徐缓、诚恳恳切两个主要义项。如果结合此前宝钗对黛玉暴风骤雨般的“审问”和宝钗此后与黛玉所谈内容,这个“款款的”意思,应该同时包括这两个义项内容。

这更进一步说明宝钗已经完全认定,可以放心地和黛玉说自己的观点了。

03

与黛玉说教,宝钗有一个非常严谨的步骤。

第一步是钗审黛,在兰言解疑癖基础上进一步打掉黛玉心中的防范壁垒。

第二步是用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激发黛玉的同理心,增强黛玉的认同感。

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提出自己的观点说服黛玉。主要观点有两个。

一是女子不应认字,连诗词歌赋也不应读。其论据是许多人读书不明事理,所以不能读书;男人尚不能读书明理,何况女人;作诗写字不是女人分内之事,甚至包括男人;读书不明事理,是书误人,同时也遭塌了书。等等。

二是女子只应做针黹纺织,相夫教子。根本原因是移了人的性情。

最终说得黛玉只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

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审视宝钗的这些话,就会发现她的话中存在着明显的逻辑问题,甚至有一些基本的常识性问题。这还是熟读各种书籍的宝钗所说的观点吗?

我们将宝钗主要的观点和论据逐条理出,逐条分析,就能够看到其逻辑的乖谬之处。

04

宝钗第一个观点,是在宝钗介绍了自己小时候的情况得出的结论,但是这个结论和宝钗小时候如何,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宝钗说自己小时候难缠,怕看正经书,跟自己的兄弟们天天看杂书,最终惹恼了大人,被大人打骂,甚至把书烧了。

可是,宝钗所说的这些,是因为宝钗小时难缠才去跟着兄弟们看杂书,而不是因为看了书才有这些行为。

“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字的倒好”这个观点,与其所说内容根本不存在因果关系,无法用其叙述内容来支撑。

恰恰相反,宝钗之所以现在能够看清自己当年的“胡作非为”,正是因为小时候看了那么多书。

05

我们来看其另一段话。

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 该 批:男人分内究是何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 该 批:读书明理治民辅国者能有几人?】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遭塌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

宝钗这段话的逻辑比较混乱,如果我们将其整理出来,其逻辑路线是:读书要明理,如果读书不明理不如不读。现在没有读书明理、辅国治民的人,读过书变得更坏了。所以不要读书。

另外,我们女人本不如男人,更不能读书,连作诗写字都不应该有。

考虑到当时的时代,女不如男的观点我们不作讨论,只将宝钗的逻辑用一个成语概括出来,就是“因噎废食”。

作为红楼梦知书达礼的女主角之一,竟然对读书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岂非咄咄怪事。

红楼梦作者用这样一种写作方法,将宝钗的观点写出来,是在告诉我们宝钗所要表达的这些内容,在她自己心中也是混乱的。

06

事实上,宝钗的主要目的隐藏在其第二个观点中。

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宝钗担心的不是看“正经书”,宝钗想警告黛玉的是不能看杂书,不能被这些杂书移了性情,。因为她知道这些杂书的威力,是知道它们所能够发挥的真正作用。

这是宝钗心中为黛玉担心害怕的事。

但是,宝钗没有继续讲看了这些杂书、移了性情,“不可救”的后果是什么。

联系前面的话,我们推测这个“不可救”的后果是不明事理、不能辅国治民,反而“更坏了”。

这就是宝钗的大逻辑。

07

如果我们只看小说表面故事,自然会得出关于宝钗的一般结论,她是一个安分守己、知书达礼的传统封建社会女子形象。她对黛玉的这一番劝诫,是出于对黛玉的关心,以及担忧黛玉因读杂书移了性情。

但是当我们往深一层考虑这段故事,作者所设定的这些表面逻辑混乱的内容,其要表达的真正内容还是有迹可寻的。

其基本观点是,红楼梦中的“女子”们最好不识字。如果不小心认得了字,那就老老实实的看些“正经”书。但是绝不能看那些杂书,否则,将会陷入“不可救”的境地。

这就是宝钗对黛玉说教的根本目的。

不过,在宝钗说教的最后,黛玉的举止与此前的表现出现了违和的情形。

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忽见素云进来说:“我们奶奶请二位姑娘商议要紧的事呢……”

这个情形看起来,黛玉对宝钗服服帖帖了,而且还心里服气。从以后黛玉的所作所为看,事实上并非如此。

红楼梦一直教导我们看它的故事要从背面看。所以,黛玉垂头吃茶、只有答应的动作,分明在描写黛玉表达她不以为然、却又不能反抗或反驳的态度。而心下暗伏意味黛玉会继续我行我素。

也就是说,宝钗的这番说教做了无用功。

08

宝钗为什么要对黛玉说这么一段话,劝诫黛玉不要看杂书?这又不得不回到红楼梦小说主旨上谈这个问题。

红楼梦是一部悼明之作。作者写这部小说,目的是将真事隐藏在故事中传世,通过借用诸多文学手段和谶纬之学,将真事小心翼翼地融入故事中。

宝钗审黛玉这个故事,所隐藏的是清初文字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有清一代,文字狱达到了顶峰,所针对的就是通过文字表达怀念前明、讥讽满清的华夏文人这个群体。

在满清统治者看来,没有文化、没有思想的人才是最好统治的臣民,这是满清心里最需要的。

如果读了书、识了字,有了文化,那就要读那些“正经”的书,达到“明理”“辅国治民”的目的。

这些所谓正经的书,当然是满清统治者认可的那些书籍和文化内容。而所谓的明理,是符合满清统治需要。

凡是那些被“杂书”移了性情的人,在他们看来已经不可救药,必须采取杀无赦措施,以防后患。

至于宝钗所说的男人、女子,又与红楼梦的整体影射群体结合起来了,不再赘述。

09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从以下三个层面,分层理解红楼梦这个故事情节。

最上面一层,描述了宝钗和黛玉两个女主角和好的过程,以及宝钗对黛玉劝诫的良苦用心。

再深一层,是作者描述了明末文人在满清高压文化打压下的险恶处境。作者让宝钗用“审”这个方式来对黛玉说教,就有了更清楚的指向。

最深一层,是对满清制造文字狱,以及其背后用心的控诉。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中相比于薛宝钗,林黛玉也有不足的地方?
红楼梦:钗黛形象的B面 8
《红楼梦》:细品红楼“禅”味
《红楼梦》| 从薛家的藏书,看孩子正确启蒙的重要性
《红楼梦》|宝钗劝诫黛玉的金玉良言:杂书可读,但不能读得移了性情
青青子衿 | 试论《红楼梦》的“禁书不禁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