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于糖脂代谢病创新理论探讨参芪降糖颗粒调节血脂异常分子机制


 要:目的  基于糖脂代谢病(GLMD)理论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参芪降糖颗粒治疗脂代谢紊乱性疾病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借助PubChemSearchGenecards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在线工具得到参芪降糖颗粒药效成分治疗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共性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 3.3.0软件构建“疾病-参芪降糖颗粒潜在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利用Clue GO插件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从参芪降糖颗粒共有115个活性成分与22个与脂代谢紊乱性疾病靶点相互作用。参芪降糖颗粒治疗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参与中等密度脂蛋白颗粒重塑、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调控糖酵解、白三烯产生和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并与AGE-RAGE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胆汁分泌多条信号通路相关。结论  参芪降糖颗粒治疗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其作用机制与糖脂代谢病的基本理论相吻合,能为参芪降糖颗粒临床新应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糖脂代谢病(glucolipid metabolic disordersGLMD)是一种以糖、脂代谢紊乱为特征,由遗传、环境、精神等多种因素参与的疾病,以神经内分泌失调、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炎症、肠道菌群失调为核心病理,以高血糖、血脂失调、非酒精性脂肪肝、超重、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单一或合并出现为主要临床表现特点,需要综合一体化治疗[1]。近年来,中药及复方制剂在探索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研究方面不断深入和细化,并以其多靶点、多通路、联合增效、协同交互的优势为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策略。而网络药理学基于“药物-基因-靶点-疾病”相互作用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多层次的网络互作分析,能够综合揭示中药复方对疾病的干预和影响,为中药复方系统性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

中药制剂不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整体调节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异病同治”的治疗优势。“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论治指导下产生的治疗法则,其核心基础是具有相同的“证”或病机。临床上具体表现为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病位相同、病因同源、病机吻合时,可采用相同的治则治法。随着中药制剂作用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与探索,“异病同治”和“超说明书”应用情况越来越常见。超说明书用药并不完全意味着不合理用药、违法用药或试验性用药,而是药物在治疗不同疾病过程中的临床发现与经验积累。随着新药指南和专家共识等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出现,通过把握不同疾病之间的相同病机,以辨证为基础的中药组方,在治疗不同疾病过程中可充分发挥中药多靶点的调节作用,为中药制剂新应用提供合理的支持。

参芪降糖颗粒(Shenqi Jiangtang GranulesSJG)是由山东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由人参(茎叶)皂苷、黄芪、五味子、山药、地黄、覆盆子、麦冬、茯苓、天花粉、泽泻、枸杞子11味中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气阴两虚、脾肾不足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效果良好[2-3]GLMD创新理论认为,糖代谢与脂代谢关系密切,糖、脂代谢紊乱常共同诱导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需综合一体化治疗。因此,本研究将基于GLMD创新理论,采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SJG在调节血脂异常方面的作用机制和靶点,为中药复方制剂的新应用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示范。

1  材料与方法

1.1  SJG化学成分的收集及潜在靶点预测

SJG的化学成分参考现有物质基础研究实验结果,建立其成分库[4]。使用PubChem Search数据库数据库(https://scifinder.cas.org/scifinder/),查询已鉴定的成分CAS号(ChemicalAbstracts ServiceCAS)和Canonical SMILES字符串(Simplified molecular input lineentry specificationSMILES)。

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5]http://www. swisstargetprediction.ch/)数据库间接预测化学成分作用靶点。输入化学成分的Canonical SMILES字符串,将条件设定为“Homo sapiens”,进行靶点对接。去除重复项,建立SJG潜在靶点数据库。

1.2  脂代谢紊乱疾病靶点预测

通过GeneCards数据库[6]http://www.genecards. org/)查询已知或正在探索的疾病基因信 fatty liverdisease”及“Atherosclerosis”为关键词进行捜索,以相关性分数(relevance score5)作为筛选条件,得到高脂血症、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靶点。取4个疾病靶点交集,作为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共性靶点。

1.3  网络构建

将成分与疾病共有靶点输入String 10.0[7]中,物种设定为“Homo sapiens”,最低相互作用阈值设为PPI)。同时,利用Cytoscape 3.3.0软件构建“疾病-潜在共性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相关网络。

1.4  GO生物学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利用Cytoscape 3.3.0中的Clue GO插件,输入SJG与疾病相关的靶点蛋白,条件设定为“Homo sapiens”,阈值P0.05,选择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和细胞组成(cellular component)和KEGG 4个模块,进行GO生物学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通路。

2  结果

2.1  SJG化学成分和潜在共性活性成分筛选结果

张慧等[4]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从SJG中鉴定出98个化合物;本课题组前期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从SJG中鉴定出86个挥发性成分,包括烃类、醇类、酚酸、醛类、木脂素、脂肪酸类等;删除无靶点和重复项,得到132SJG化学成分。将其化学成分分别与高脂血症、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和脂代谢紊乱性疾病的共性靶点基因进行对接,得到SJG作用于疾病的潜在共性活性成分,结果见表1

2.2  脂代谢紊乱性疾病靶点筛选和互作网络构建

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检索脂代谢紊乱性疾病靶点,其中高脂血症有157个、非酒精性脂肪肝有654个、动脉粥样硬化有337个、高血压有985个,共计2 133个,删除重复值620个,共得到1 513个与脂代谢紊乱性疾病相关的靶点,其中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共性靶点47个(表2)。

将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共性靶点基因导入String 数据库,查询靶点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可视化分析后获得疾病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1),其节点数为47,边数为625,平均节点度为26.6

2.3  疾病-潜在共性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构建

SJG的化学成分和对应的潜在的靶点基因导入Cytoscape 3.3.0中,得到成分-靶点网络图。将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共性靶点分别导入String数据库,得到各疾病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分别取各疾病靶点和SJG对应的潜在靶点的交集,导入Cytoscape3.3.0,与成分-靶点网络图和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进行Merge,得到各个疾病-潜在共性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

高脂血症-潜在共性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共有节点168个,边949条,其中123个节点代表SJG成分,45个节点代表潜在治疗靶点。该网络的平均邻居节点数为11.298,见图2。非酒精性脂肪肝-潜在共性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共有节点314个,边5 760条,其中125个节点代表SJG成分,189个节点代表潜在治疗靶点。该网络的平均邻居节点数为36.605,见图3。动脉粥样硬化-潜在共性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共有节点235个,边3 038条,其中125个节点代表SJG成分,110个节点代表潜在治疗靶点。该网络的平均邻居节点数为25.651,见图4。高血压-潜在共性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共有节353个,边7 111条,其中124个节点代表SJG成分,229个节点代表潜在治疗靶点。该网络的平均邻居节点数为40.108,见图5

脂代谢紊乱性疾病-潜在共性活性成分-潜在关键靶点网络共有节点137个,边477条,其中115个节点代表SJG成分,22个节点代表潜在关键靶点。该网络的平均邻居节点数为6.964,见图6

2.4  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

GO分析结果表明,SJG22个潜在关键靶点基因能够调控39个生物过程,包括中等密度脂蛋白颗粒重塑(intermediate-densitylipoprotein particle remodeling)、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调控糖酵解过程(regulation ofglycolytic process by regulation production involved ininflammatory response)、正调控抗原刺激的慢性炎症反应(positive regulation of chronic inflammatory 氨同化周期(ammonia assimilation cycle)、负调控平滑肌细胞基质黏附(negative regulation of smooth muscle cell-matrix adhesion)、维生素E的细胞反应(cellular response to vitamin E)和正调控肽基半胱氨 s-nitrosylation)等(图7)。

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SJG的关键基因靶点富集的通路主要包括14条,分别为AGE-RAGE信号通路(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NF-κB信号通路(NF-κB signaling pathway)、补体和凝血级联(complement and coagulation cascades)、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TNF signaling pathway)、胆汁分泌(bile secretion)、肥厚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等(图8)。结果提示SJG的成分靶点存在于不同的通路,与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关系密切,有效活性成分可能共同发挥协同作用。

3  讨论

3.1  SJGGLMD核心病理机制密切相关

GLMD是郭姣教授结合30多年的临床经验,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出发,将复杂疾病化繁为简,整合认识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性等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的共性特征,从而凝炼出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炎症、中枢调节紊乱和肠道菌群失调5大核心病理机制,提出的一种新的疾病认识。SJG适用于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具有益气养阴、滋脾补肾的功效。但从处方上分析,SJG具有综合调节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基于GLMD创新理论,本研究结合网络药理学技术对SJG调节血脂异常进行初步探讨,为其治疗GLMD作用机制和中药制剂新应用提供支持与参考。

3.1.1  SJG治疗胰岛素抵抗相关病变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一种胰岛素生物效应降低的现象,即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其正常生物学功能的一种状态,机体对胰岛素生理作用的反应性降低,导致胰岛素的代偿性分泌增多,具体表现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以及对葡萄糖的利用障碍。胰岛β细胞功能的障碍可以导致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的水平上升,胰岛素分泌指数下降,从而诱发糖类代谢与脂类代谢的异常,因此IR不仅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更是肥胖、高脂血症等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SJG以人参、黄芪为君药,臣以生地、麦冬,佐以枸杞子共奏益气养阴、清热生津之效。相关研究表明,人参、黄芪、生地具有促进胰岛β细胞修复,增强胰岛素生物活性的作用[8-10]。麦冬多糖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细胞和抑制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11]。五味子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能够改善机体葡萄糖耐量,降低空腹血糖,提高空腹胰岛素水平[12]。裘静英等[2]通过对84例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临床察,发现SJG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增高胰岛素分泌指数和一氧化氮,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具有改善作用。本课题组前期通过网络药理学进行数据挖掘发现,SJGIL6NOS3STAT3TNF关键基因靶点富集胰岛素抵抗通路,这可能与SJG对改善糖尿病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机制有关。

3.1.2  SJG具有调节神经内分泌作用  神经内分泌调节指神经内分泌细胞通过产生和分泌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再经血液循环或通过局部扩散调节其他器官功能的过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axisHPA轴)作为一个重要的反馈调节系统,是神经内分泌网络的枢纽,是机体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控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调节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GLMD患者常表现为糖、脂代谢的紊乱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皮质醇作为HPA轴的终末靶腺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可以诱导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而致糖、脂代谢的紊乱。相关研究表明,GLMD患者多伴随有HPA轴活性的增强及功能亢进[13]。同时,过量的皮质醇会影响脂质的吸收、合成及调节,使得脂类储备异常或病态积聚。一方面,过量的皮质醇会抑制脂肪酶活性,从而减弱富含三酰甘油的脂蛋白的降解,最后导致三酰甘油水平升高,HDL-C浓度降低。另一方面,长期的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异常又可加剧HPA轴的功能紊乱[14-15]

Mou[16]发现,人参皂苷能够下调了血清中皮质酮的水平,对HPA轴有调控作用。Si[17]通过建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发现给予黄芪多糖能够降低血糖和三酰甘油,升高肝糖原和HDL-C水平,同时胰岛素和下丘脑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水平显着上升,而血浆、垂体和尿液中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水平降低。因此,HPA轴有可能是中药治疗糖GLMD的潜在新靶点,调节HPA轴功能有望成为SJG型治疗GLMD的新途径。

3.1.3  SJG具有改善氧化应激作用  氧化应激是指机体在遭受各种有害刺激时,机体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活性氮(reactivenitrogen speciesRNS)的产生与清除之间的失衡,导致ROSRNS产生过多,从而导致组织损伤。ROSRNS是生物体中的主要自由基,作为体内正常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参与杀菌、解毒及多种代谢途径的调节;当机体内产生的ROSRNS

糖脂代谢异常与氧化应激呈正相关,过多的ROS除了诱导组织的胰岛素抵抗外,还对多种细胞具有直接的损害作用。Peng[18]通过棕榈酸体外处理H9c2细胞发现,人参皂苷阻止了棕榈酸诱导的丙酮酸脱氢酶活性降低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的表达增加,改善了H9c2细胞中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和利用,降低了ROS的产生并减轻了线粒体的氧化应激;同时,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发现,人参皂苷能够在脂质超负荷的情况下改善了心肌胰岛素敏感性,这与调节葡萄糖和脂肪酸氧化与线粒体氧化应激的降低紧密相关。Simeonova[19]研究表明,从黄芪中分离的黄芪皂苷能够减少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正常血压大鼠肝微粒体中的酶和非酶诱导的脂质过氧化。Chen[20]通过构造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物模型发现,五味子中的提取物(五味子素、五味子素A和五味子素B)能够降低主动脉斑块面积和丙二醛水平,上调Nrf-2HO-1的表达,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对血脂水平、抗氧化能力和内皮功能障碍具有改善作用。

3.1.4  SJG具有炎症调节作用  炎症反应是机体受到内外因素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反应,可发生在局部受刺激部位,同时也可影响整个机体。局部病理表现为充血、渗出和增生3种病理变化;细胞层面上,受损部位组织的细胞受到刺激损伤后,会诱导血液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以及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向受刺激部位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炎症与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关系密切[21-22]。如表2所示,通过疾病靶点数据挖掘,得到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共性靶点47个,其中IL1βIL6TNFCRPVCAM1F2F3TLR4OLR1等靶点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通过GOKEGG分析,SJG的活性成分能够调节白三烯的产生和炎症反应及正调控抗原刺激的慢性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主要通过NF-κB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和糖尿病并发症的年龄愤怒信号通路对脂代谢紊乱炎症反应进行调节,TNFIL6NR1H4TLR4VCAM1F2F3SELE等潜在关键靶点在调控相关通路中关键作用。这为SJG通过调节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3.1.5  SJG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起效  在肥胖、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肠道菌群通过调控食物中能量的吸收,能够调节胆碱、胆汁酸代谢和肠肽激素分泌等;同时,胆汁酸不仅是食物消化吸收中的重要物质,也是体内调控糖脂及能量代谢的信号分子,可以反向调控肠道菌群的稳态。通过KEGG分析,SJG的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节HMGCRLDLRNR1H43个潜在关键靶点,影响胆汁分泌。HMGCRLDLR主要影响初级胆汁酸合成通路;NR1H4FXR受体,是胆汁酸分泌的重要靶点。胆汁酸通过FXRTGR5受体在肠肝组织以及外周器官中起作用,从而激活转录网络和信号级联,协同参与胆汁酸、脂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参与炎症信号分子通路[27]

Fang[28]发现,FXR激动剂可以减少饮食引起的体质量增加和IR,并促进白色脂肪组织的生热作用和褐变,通过FXR治疗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有希望成为更安全的方法。因此,结合本实验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和现有文献报道,SJG通过FXR调节胆汁酸分泌,与肠道菌群协同调节机体脂代谢这一机制假说值得接下来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3.2  SJG具有治疗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的潜在应用前景

近年来,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及血糖异常等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均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发病率仍居高不下,提高综合防控率仍是世界性难题。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伴代谢综合征主要以磺酰脲类、双胍类等降糖药治疗为主,临床疗效有待提高。SJG由多种中药组方而成,利用其多靶点、多方位综合调治的优势,与西药联用在治疗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3.2.1  SJG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障碍和损伤,并引起一系列并发症。董海燕等[29]通过对11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SJG、银杏叶胶囊联合甲钴胺及α-硫辛酸联合用药,能够抑制NF-κB的活性和骨神经中蛋白激酶表达,阻止级联放大,从而减缓周围神经病变,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相关临床观察表明,SJG能够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α1-微球蛋白和血清胱抑素,降低血中TGF-β1VEGF含量,进而改善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30-31]。张鸽等[32]发现SJG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性膝关节炎,比单纯西药治疗组疗效显著,可降低血糖及L-1βIL-6炎症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症状轻微。

3.2.2  SJG治疗脂代谢异常疾病  由“脂代谢紊乱性疾病-潜在共性活性成分-潜在关键靶点”互作网络图可知,SJG治疗脂代谢异常疾病主要通过LDLRLIPALIPCHMGCRPPARATLR4VCAM1ALBIL6TNFESR1F2F3ICAM1IGFBP3ACEPON1PPARGNR1H4SELESERPINE1SHBG22个潜在关键靶点起作用。LDLR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是血浆中主要携带胆固醇的脂蛋白,通过内吞作用将LDL转运到细胞中。LIPA是胆固醇水解酶,在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水解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LIPC为高密度脂蛋白代谢中的重要水解酶,具有催化磷脂、甘油单酯、甘油二酯和三酰甘油以及酰基辅酶A硫酯水解的能力,并参与中等密度脂蛋白颗粒重塑生物过程。PPARA是一种转录因子,可控制参与脂肪酸代谢的基因的表达,包括脂肪酸运输,细胞摄取和活化以及分解(尤其是线粒体脂肪酸氧化);同时,PPARA内含子7 rs4253778CC基因型可以通过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和葡萄糖浓度来调节有氧运动后体重变化,PPARA基因多态性对维持脂质体内平衡至关重要[33]

ICAM1TLR4TNFVCAM1潜在靶点参与NF-κB信号通路,通过激活的NF-κBNrf2信号通路,能够影响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脂质代谢和尿蛋白浓度[34]ICAM1IL6SELETNFVCAM1参与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活化的TNF组装成同型三聚体并与其受体(TNFR1TNFR2)结合,能够同时激活NF-κB通路。F3ICAM1IL6SELESERPINE1TNFVCAM1参与AGE/RAGE信号传导通路,引发涉及NADPH氧化酶、蛋白激酶CMAPK的多种细胞内信号通路的激活,然后导致NF-κB促进炎症介质IL-1IL6TNF-α的释放以及多种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如VCAM-1VEGFRAGE的表达[35]

3.3  GLMD瘅浊理论指导复方中药制剂应用

GLMD是现代医学疾病名词,郭姣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从中医理论出发,命名其为“瘅浊”。“瘅”可高度概括GLMD的病因、病位、临床表现和病机;“浊”既指浑浊之意,与“清”相对,又指代血脉中的秽浊之物,即各类湿、痰、瘀、毒等。“瘅”“浊”之间具有由“瘅”致“浊”、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特性,与GLMD由糖、脂代谢紊乱导致后期血管病变、多器官与系统损害的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具有一致性[36]

糖脂代谢异常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共同导致的疾病,这决定了GLMD的治疗需要注重整体和全面的综合化一体治疗。《糖脂代谢病(瘅浊)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规范》[37]明确了GLMD(瘅浊)的西医诊断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根据疾病分期和证型,给出了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建议。在中医治疗中,根据不同证型推荐了相应的主治方剂,其选方多为古代经方,并临证加减。这些一方面彰显了中医药“辨证论治”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现代疾病的复杂性,提示需要整体认识,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具体到GLMD(瘅浊)实际诊疗中,因为疾病产生机制复杂,且靶点众多,目前难以一一对应进行精准干预。在药物干预过程中,中药制剂特别是中药复方制剂,包括临床方药、中成药、中西医复方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和文献报道,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现象,在辨证精准的情况下,同一个中药制剂品种往往在多个疾病领域均有较好的疗效和应用。同样,针对具有多个核心病理机制的GLMD(瘅浊),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如临床上得到准确诊断和辨证,可结合并分析中药(复方)制剂配伍规律,则可应用许多中药(复方)制剂来综合防控GLMD

本实验以SJG为示范,在GLMD(瘅浊)创新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分析其临床应用、配伍规律等,认为其可能对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和手段,开展了与脂代谢关系密切的几种疾病的相关研究,结果提示SJG可能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氧化应激、改善慢性炎症、调节肠道菌群等起到调节血脂异常的作用。而这些研究结果与GLMD(瘅浊)的核心病理机制高度契合,并通过文献和既往研究得以支持。这一定程度上表明了GLMD创新理论的科学性与前瞻性,也提示了SJG具有综合防控GLMD(瘅浊)的潜在功效。本研究给中药(复方)制剂的临床应用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示范。

参考文献(略) 

来  源: 王乐琪,肖  雪,关永霞,王  倩,程国良,李冰冰,张贵民,郭  姣. 基于糖脂代谢病创新理论探讨参芪降糖颗粒调节血脂异常分子机制 [J]. 中草药, 2020, 51(19):4846-486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参芪降糖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药学学报:GPS是一种潜在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恢复胰岛素信号通路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瓜蒌薤白半夏汤临床精准定位及药效成分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肉桂温经通脉的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参芪降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机制探讨
一分钟测出7种潜在疾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