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沉默的时机
“祸从口出”,是经实践检验了数千年的真理。古今既然有无数的例证在,沉默也就被许多人当作避祸的妙法,在关键时刻咬紧牙关,装聋作哑,死活不出一言。由于沉默这张盾牌,为人们挡住了无数灾祸的剑戟,于是也就有了“沉默是金”的赞誉。其实,沉默虽然可以避灾免祸,但在不该沉默时,仍然双唇紧闭,如同锡焊,同样可以招祸,起码会引起需要你张嘴表态者的不快或怀恨。
  
  平时与人交往,特别是多人共聚之时,大家对其中某人提出批评,你若保持沉默,被批评者定会对你心存好感;但如果大家均对其中某人大加赞扬,而你却保持沉默,不赞一辞,被赞扬者就会对你的沉默感到不快。即使是大家褒贬的对象并不在场,你若不随声附和地说上几句,也会引起大家的反感,认为你是在以沉默来对他们的种种看法做无声的反驳。似这种私下的议论闲谈,沉默与否,不会带来明显的不良后果,如果是正式场合,比如评奖、晋升、考核等种种事关某人荣利的会上,谁若保持沉默,就可能惹来麻烦。某单位副局长“磨正”,组织部门派人前来考核,大家明知所谓考核,不过是走走过场,尽管被考核者是个吹拍贪嫖样样精通的家伙,但他的职务由“副”变“正”已经内定,以后仍要在他的手下混饭吃,故纷纷违心地对该阁下大唱赞歌。然而,一位老哥却偏偏逆潮流而动,在一片赞歌声中保持沉默,结果局长阁下顺利提拔之后,对他不应沉默的沉默耿耿于怀,在该老哥晋升副高职称时坚决不同意在他的审报表上签字盖章,以另一种沉默报了该老哥当初拒不歌颂之仇。
  
  在不该沉默时保持沉默,不但会得罪朋友、同事或是上级,为自己招来麻烦,甚至会成为一种罪名,日:“腹诽罪”。西汉武帝朝大臣颜异,在客人批评朝政时,未加反驳,只是嘴唇动了动,也即保持沉默,他的政敌张汤便据此上奏,说他身列九卿,私下“腹诽”朝政,因而被判处死刑。腹诽罪并非古代才有,文革时期,某人因母亲刚刚病故,参加一次群众大会时,面带戚容,当大家一起振臂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时,他因心情不好,虽跟着举手但嘴唇却未动,不料恰被旁边某人看见,散会后,此人立即向革委会主任打了小报告,说他在大家齐呼“万岁”时,竟然闭口不言,结果这位在不该沉默时保持沉默的人被接连批斗三次,其罪名是敌视伟大领袖、敌视文化大革命。从汉代的大臣到现代小民的故事,可以寻出一个规律,那就是在某些需要表明立场、表明态度的场合,如果保持沉默,对需批判的不批判,需歌颂的不歌颂,便是“腹诽”,而一旦被当权者视为有在肚子里悄悄骂他的嫌疑,灾祸便很可能接踵而至。
  
  事实证明,在大众尚未享有“沉默权”的社会,一个人要想不惹祸,不招厌,何时应该沉默,何时不应沉默,需要把握好适当的时机。而在没有“沉默权”的社会,谁若是相信“沉默是金”或“沉默是银”,在不应该保持沉默时也一味保持沉默,是很不妙的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沉默,是一种力量
沉默并不是金
献给沉默有度的聪明人(值得一看)
保持沉默
沉默不是认怂,而是看穿后不去理会
半生已过,学会沉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