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立群:怀念我的母亲

怀念我的母亲

王立群

2016年1月20日是母亲的忌日。母亲离开这个世界已经快5年了。山川依旧,草木相识,却是物是人非。
母亲一生善良、忠厚,性格坚韧、豁达。她对长辈孝顺,对同事、对朋友讲情义、重承诺,对儿女疼爱慈祥,为养育我们兄妹长大成人,母亲所吃的苦所受的煎熬,岂是呕心沥血、含辛茹苦这样的字眼所能容括的。
我的母亲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年代,那时候社会还没有开启男女平等的风尚,她没有条件获取更多的知识。母亲小小年纪就要帮着外婆打理一大家人的饮食家务。在母亲的苦苦哀求下,外爷才勉强同意送她上民校。母亲非常珍惜这学习机会,每天总是认真地做完家里的事情,早早赶去6、7里外的民校上课。风雨无阻坚持上了3年民校。母亲学习刻苦,每次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可惜那时外爷家里孩子多,日子也不宽裕,母亲又是家中长女,被家里牵绊,不得不中断学业。17岁那年母亲参加了工作,在谢村镇供销社上班。她性格爽朗,待人热情和气,干活踏实又肯吃苦,还打得一手好算盘。同事们都很喜欢她。
后来,母亲随父亲调到汉中市教养院工作,在干好财务工作之余,她还照顾那些孤寡老人,关心他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以她无私的爱减少那些失独老人没有亲人陪伴的痛苦寂寞。
 “文革”开始后,造反派们叫嚣着“砸烂公检法”,在那个造反有理的年代,局势动荡,混乱不堪。到处都在打砸抢,大街上炮弹声、枪声不绝于耳,打死人的事情时常发生。父亲当时所在的汉中中级法院已经不能正常工作,那些造反派们闹腾得非常厉害,父亲母亲不愿参与派别之争,被造反派们称之为“逍遥派”,少不得受排挤打压挨批斗时常心情郁闷。好在他们平时为人宽厚,并无与人结怨,虽经常受气,尚无皮肉之苦。小时候听母亲说我就是在中级法院的防空洞里出生的,为安全起见,父母带着我在地下室住了一个多月直到我满月才搬回家去。父亲母亲每天都是和衣而卧,前半夜母亲值班,后半夜父亲值班,一旦发现情况就马上转移。有一天深夜,母亲刚刚睡下,就有好心的同事急匆匆来通报说造反派又要抓人啦!父亲一把抱起熟睡中的我,和母亲一起往西关方向跑去。一路上,父亲领头,后面跟着几个吓得哆哆嗦嗦的邻居阿姨和小孩子(叔叔们逃往外地躲难去了)穿过一片高粱地,终于发现了一个可以藏身之地---一个简陋的学校教室,他么把课桌拼起来当床,在那里住了一夜。待静下神来,才发现情然急中竟然把我头超后脚朝前抱了一路。
为了一家人的安全,也为了我们能有一个相对安静的成长环境。父亲决定到深山佛坪工作,父亲之前到佛坪来调查过一件案子,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加之离老家洋县也不远,比起整天闹轰轰的汉中要安全安静的多。那个年代通讯还不发达,父亲就一封接着一封的母给亲写信,信中把佛坪描述的像世外桃园一般。1972年春天我们举家来到佛坪。父亲分配在文化系统,母亲在税务系统。印象中母亲总是那么忙,下班以后总有做不完的事情。


从我记事起父亲就担任领导职务。那个年代的人思想很纯正,大公无私,思想境界比较高。我的父亲更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的大事小情全靠母亲操劳,还要照顾我年迈多病的奶奶。经常夜深了我们一觉醒来,见母亲还在灯下给我们洗衣服,缝补鞋袜。那个年月住房条件普遍不好,我们一家祖孙三代住在新华书店的一间平房里,半间还放的是书,没有客厅更没有厨房。我家的灶台就盘在屋外的沿坎上。晴天还好说,遇见刮风下雨,母亲做一顿饭常常衣袖、裤腿淋湿半截,常常被烟熏的眼泪直流。在这样的环境下,母亲也不曾抱怨什么,她常说日子苦点累点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平平安安的就好。
最怕的是精打细算粮食还是不够吃,我那时年幼,完全不懂生活的艰辛,不懂母亲受的这些艰难。每个月去粮站买粮,母亲都要费尽周折找关系让人家给少搭配一些粗粮。实在没办法了,母亲就粗粮细作变着法子给我们改善生活。最爱吃母亲把包谷米磨成浆给我们做成搅团、做成凉粉、做成浆水漏鱼鱼,把红苕去皮蒸熟做成泥状和上糯米粉给我们做成好吃的油炸糍粑、还有茄子馍、韭菜盒子、洋芋叉叉。难以下咽的粗粮,在母亲手里变成了一道道美食,母亲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是我们童年最温暖的回忆。
每次吃饭前母亲总是先给奶奶盛饭,再给父亲,然后从小到大依次给我们盛饭。妈总是最后一个端碗。有时候等我们风卷残云一般吃饱了,锅里剩下的饭也不多了,母亲常常泡一碗米汤就着剩饭剩菜将就一下,常年的辛劳加之营养缺乏,母亲常常头晕、腿脚肿。家里有点好吃的有营养的吃食母亲总是先紧着奶奶。那么艰难的日子,却能保证奶奶每天能吃到两个鸡蛋。母亲怕小孩子贪吃“望嘴嘴”,就说奶奶年纪大了,得吃好一点。你们长大了要吃多少好东西呢。有时候干脆把我们打发到院子里,免得奶奶不落忍。
记得小时候,晚饭后是我们一家人最快乐的时光。母亲在灯下为我们缝补衣裳,我们在书桌前温习功课,父亲总是捧着一本厚厚的书有滋有味的看着,时而和母亲目光相遇露出会心的微笑。待我们都做完作业,父亲还会给我们讲一些历史典故,笑话,让我们猜猜谜语,有时候也会给我们讲一些著名的案例。孟母三迁、囊萤映雪、孔融让梨这些故事就是在这样的时候讲给我们的,我们在父母的讲述中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虽然当时物质生活极度匮乏,但我们的精神生活还是丰满的。
母亲很爱她的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她都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她生性乐观、大气,走到哪里都有好人缘。母亲在药材公司工作期间,负责药材批发部和门市部工作,经常和群众打交道,不论面对机关干部,还是普通群众,母亲都一视同仁,记得母亲那时候领导了6、7个阿姨,她总是带头吃苦,以身作则。遇到那些从农村来的顾客,母亲也不冷落不怠慢,热情相待。母亲手里掌握着一些名贵紧俏的中药材,不管来找的人什么身份,只要确实需要,母亲总是想方设法给人找到,让人家把药配齐了。能一次办成的事情,绝不让人家跑两趟。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985年2月4日,在全国'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第二战役中,父亲赴汉中中院汇报案情途中,不幸遇险以身殉职,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对我们这个家而言就如天塌了一般,那年大哥刚刚参加工作,我们兄妹几个尚在童稚年少, 48 岁的母亲怎么也不能接受这残酷的事实,一夜间头发白了大半,一向刚强的母亲病倒了。。。。。。一个礼拜后,母亲强忍着巨大的悲痛,鼓励我们说,你们要好好念书学本事,不能给你爸爸丢脸。长大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以真才实学和堂堂正气安身立命。
那个年月大多数人家日子都过得拮据,我们大院里很多邻居家的孩子都去搞副业挣钱,看着母亲总是忙忙碌碌,我们也想寻点副业为母亲分担一点,可母亲却不再让我们做这些事,只让我们一心一意搞好学习。为了我们能吃的有营养一点,穿的体面一些,母亲不仅要精打细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白天上班,晚上去揽一些体力活,如把中草药炮制好打成包等,赚钱填补家用。
母亲常教育我们说:人活在世间,金钱、权利、荣誉这些东西并不坏,但没有什么比温暖的人情更为珍贵,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真正的美好,莫过于这一点。母亲不仅在物质方面尽其所能给予我们满足,在精神上也是穷其所有给予我们最大的支撑,使我们在痛失父爱后,依然有精神支撑,能够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成长;为了养育我们,给我们更多的爱,母亲把自己都掏空了,把自己所有的力气都用尽了,母亲却不图回报,在极其艰难的日子里,母亲常常说我们兄妹就是她未来的指靠,是她在世上过日子的盼头。可是她从来不曾指靠过我们。即便在最近几年,在母亲风烛残年、身体有病的日子里,她也极大地克制自己、尽可能的不给儿女添麻烦。母亲的情感就像大地一样宽阔和深厚,她是如此的厚朴、真挚、朴素。我们怎么报答,她也是受之无愧的。
可是,我们又回报了母亲多少呢!
母亲走了,带着她对儿女深深的牵挂和眷恋走了,今生今世再也不能相见,她那微微张着的嘴里有千万条不放心的叮嘱。妈就是再活一世,就是把天底下的话说尽,也说不尽她那份操不完、也丢舍不下的心。
多么希望有来生啊!母亲,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女儿!

王立群,佛坪人,喜欢音乐,热爱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怀念母亲——写在母亲周年忌日
三次流泪 一生无悔——忆父亲高子亮先生 | 散文 高保华
那年,我辍学了
我的父亲
宁静海边 / 童年的记忆
聚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