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焦富军:桥头补鞋匠




桥头补鞋匠

焦富军


在椒溪河大桥头的娇子广场旁边,时刻停着一辆三轮车,车上坐了一位年近五旬、身材微胖、拄着双拐的补鞋匠,他叫王兴章。由于十多年前我在西岔河学校工作时,他给我补过几次鞋,所以我很早就认识他。
他1971年出生于西岔河彭家沟大崖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家里兄妹六个,他排行老二。不幸的是,在他两个月的时候,由于持续高烧,当时的医疗条件较差,打了几针过后导致成小儿麻痹症,从此以后便行动不便,下肢几乎瘫痪。
他的童年时光是坐在地上度过的,他清楚地记得当时在自家院坝挖了个土坑,上面搭块木板,他整天坐在木板上玩耍、磨时间,只靠着母亲服伺,吃喝拉撒全在那里,连大小便也是就地解决。在十一二岁时,不甘命运安排且渴望自由的他,开始在地上艰难爬行。时间久了,他渐渐可以手拄拐杖缓慢行走。那时候离家不远有个教学点,渴望上学的他拄着拐杖在小伙伴们的搀扶之下坚持上学,但他深知自己上学不易,就格外勤奋刻苦。只可惜三年级要到下沟15里的大队才能上,但由于他行动不便,大人忙于农活没精力接送,且弟妹众多,就只得辍学在家。
1990年的一天,十九的他第一次乘蹦蹦车上县,从未进城的他对县城的一切都很好奇。他拄着拐杖在小县城几条街道四处转悠,街边正在给人补鞋的师傅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发现,补鞋这门手艺是手上活,出不了多大力气,简单易学,而且可以坐着不动,非常适合他。于是,他当场向一高姓师傅拜师学艺,高师看他行动不便的样子,不想收他为徒,但禁不住他的苦苦哀求,只得勉强同意。
于是,他想办法在县城租了半间房,开始跟随高师傅学艺。两个月里,高师傅只让他钉布鞋、沾布鞋,做一些简单粗糙的活,从未让他尝试过补鞋机。但是他天生聪慧,很有眼巧,默默观察着师傅如何穿针引线,如何开机,如何用机器补鞋。时间一久,他趁着师傅没在,开始大胆尝试使用补鞋机,由于之前有过详细观察,竟然发现补鞋机操作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他操作的越来越熟练了,在师傅不在的时候,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了。
两个多月后,他回到西岔河街道,东拼西凑了30元钱购买了补鞋机和一些常用工具,开始在街上租房居住、摆摊补鞋。那时候,西岔河街道人员密集,乡政府、学校、医院、林业站、税务所等单位全在,而且那里是108国道的必经之路,过往车辆众多,是个比较热闹的小集镇。整条街道只有他一个人补鞋,所以生意还不错。那些年给人打零工,每天才挣一元钱。但他靠补鞋每天可以挣到二三块,甚至十多块钱。每年年底,除开日常花费,还可以存个千把元。他会用自己辛辛苦苦补鞋存的钱给家里买肥料、办年货。
贤惠的叶姓房东见他腿脚不便,赚钱不易,每天帮忙给他将补鞋的工具材料搬出搬进的。后来,弟弟妹妹们到西岔河中心学校来上初中,他便在租住的房子里,给他们做饭,平时还给他们一些零花钱,自己却省吃俭用。
记得有一年冬天,寒风刺骨,并下着鹅毛大雪,在租住的房间里烘着的唯一一双棉鞋被火坑的大火烧毁了,他很心疼,又舍不得买新的。第二天,他穿着一双稀烂的板鞋,裸露着脚跟和脚指头,在大雪纷飞的街道上,坚持摆摊补鞋。一双脚被冻得又红又肿,甚至麻木了,他已感觉不到寒冷。就这样一天下来,他挣了七八块钱,才在街上重新购置了一双棉鞋。
靠着补鞋,他坚持供给弟弟妹妹们上学,为父母减轻负担,就这样一直坚持了十五六年。
后来,随着布局调整,西岔河乡政府和各单位搬到了五公里开外的三教殿,西汉高速开通了,108国道也改道了,西岔河街道开始变得冷清起来,补鞋生意越来越差。于是,经人介绍,他便到山西给本村夏姓老板承包的煤矿去看大门,这个活到也轻松,他责任心又强,非常适合他。每个月能挣四五百元,一年省吃俭用过后,能存个两三千元。谁知好景不长,二0一四年过后,煤矿关闭,工人解散,他只得回到家乡,重操旧业。
由于人少,继续在西岔河街道补鞋已不可能。他便用积攒的钱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装上补鞋家当,选择到县城来摆摊。
最开始,他怕影响市容,在双维宾馆门口、民政局小广场上流动补鞋。时间久了,城管也都认识他了,敬佩他身体残疾,还坚持自食其力,便鼓励他到人口密集、流动量大的娇子广场旁边摆摊。
就这样,他开着三轮车,早晨七八点从西岔河进城,下午五六点回去,中间靠一些面条、馒头等简餐充饥。他给人补鞋缝、沾底子、钉鞋跟,动作娴熟,细致入微,牢靠合脚,收费较低,童叟无欺。有时候有些人补鞋没带零钱,他便主动免费。遇到极个别挑刺的主,他也干脆不要钱,反倒让那些人很不好意思。有时候,也有些大方的人看他可怜,多给他几块十元的,他一般都会主动退回去或者说下次免费。时间久了,他在小县城口碑越来越好,要是他有事情几天不上县来,会有人打电话请他补鞋。就这样,他生意越来越好,每天能挣个五六十,有时候上百元,甚至一百七八。
高铁开通后,他乘坐高铁去了一趟汉中,在世纪阳光附近的一家补鞋摊上,那些人给鞋刷一次油、钉一双鞋跟居然收费七八十元。同样的活,他一般才收个十元、十五的。他当时就觉得,这些人收费太高了,这要是换做他,根本就收不下手。
谈笑风生中,他还主动向我讲起了他的两段婚姻经历。
第一段是2000年前后,枣皮价格空前高涨,他家的枣皮也丰收了,这时候认识了汉阴旋涡镇的一位妇女,和他生活了一段时间,骗取了他的信任后,竟然悄悄拿走了他的一万多元离家出走了。此后那女的可能是良心发现,还给他打过电话,但他觉得靠不住,一口气好呕,不再联系。第二段是本地的一位姑娘,在一起磨合了一段时间,由于处不来就算了。现在,那女的早已嫁给了别人。
由于他早些年就被评为五保户了,村里给他在彭家沟移民安置点安排了一套六十平方米、两室一厅的房子,每个月还会领到近五百元的低保金,他一身养一口、维持生计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可他觉得自己父母都已年近八旬了,他得靠着这门手艺攒点钱,给老人尽点孝道。所以,他一直坚持补鞋。
这些年,他还学会了网购。在网上看到补鞋用的工具、材料、胶水,便从网上订购,他觉得方便多了。
他接过我递给他的香烟,从容淡定的边抽烟边补鞋。从他言谈举止和爽朗的笑声中,丝毫看不出一丝忧伤、自卑和失落,反倒是他的乐观、洒脱、顽强感染了我。
我想起了不久前陈校长转发的一篇读书村文章《点燃一根烟》中,那位抽着烟唱歌的残疾青年说的一句话:“抽烟是为了证明我活着;唱歌是为了证明我活着还有一点意义。其他的都是奢望。”
作为眼前的王师傅来讲,又何尝不是?抽烟是为了证明他活着;补鞋是为了证明他活着还有一点意义。但唯一不同的是,他凭着一门精湛的手艺自食其力,为县城市民服务,为父母尽孝道,他过的是一种有尊严、有意义的生活!
初冬的阳光光彩夺目,暖意融融,红色三轮车上正忙于补鞋的他,越发变得高大起来!
2020年11月19日

焦富军,供职于佛坪县教育体育局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璩向东 || 鞋匠王师傅的无常人生
朗诵:街边的补鞋匠
把日子过成诗,简单而精致(发人深省)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鞋匠
北京3代4口人住5平米地下室
补锅!补鞋!剪头发啦!「有故事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