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治富:烧炭

烧炭

周治富

“远看冒青烟,只当山上有神仙,爬坡上岭去一看,原来是两个霉鬼在烧炭”,这首顺口溜是调侃人们在高山烧炭的场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烧制木炭是生产队冬季的一项主要副业门路。

木炭,本地人称作钢炭、白炭,是用山上大碗粗的木柴,在专门的炭窑中烧制而成,用于冬天烤火取暖。木炭燃烧后无烟无味,历来深受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的喜爱。就连村民嫁女都要为女儿陪嫁一个烤木炭火的火盆。

烧木炭,要经过砍树、截断、打窑、装窑、点火、出窑等工序,最终才能烧出上好的木炭。烧制木炭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择有足够的烧制木炭的原材料,也就是木柴,而且要便于将木柴集中到一块。还要附近有水源,有黄泥巴土(一般生长茅草的地方就有黄泥巴土)。这些都具备之后,还要选择一个平缓的地方搭好窝棚,再选择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作为窑址,准备建窑。炭窑有码窑和包包窑之分,码窑形如稍弯曲的蝌斗,分大码窑和小码窑,大码窑有装柴和出窑的五个洞门,一次可出千斤以上木炭。小码窑有三个门洞,一次可烧制八九百斤木炭。包包窑较小,形如馒头,只有一个门洞,一次只能烧制四五百斤木炭。烧木炭最关键的工序是筑窑,首先根据所选择的炭窑种类,把木柴按照炭窑的形状,截成八十公分至两米不等的木材,如是码窑,要求大头高,小头低;窑脊高、两边低。如是包包窑则是中间高周围低。炭柴准备好以后,一人按炭窑的形状装柴,一人当助手。炭柴装时要求与地面垂直九十度,不能斜装。炭柴按炭窑的形状装好,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后,下一道工序就是筑窑。筑窑就是用上好的黄泥巴,在一天内分层依次夯土而成。筑炭窑时不管是码窑还是包包窑,均要在窑门点火处旁边预留一个小孔为“哨风眼”,便于向窑内通风,炭窑筑好后,趁土还是湿的,开好装窑出窑的窑门,用土封好,再顺窑脊每隔四十公分处开一个放烟孔。

窑筑好后就可以点火烧制木炭了。第一次点火烧炭不能离人,要二十四小时看管,窑脊上的排烟孔和最下面的哨风眼,要根据窑内的火候,确定大小、开启和闭合。如发现窑盖上开裂,要立马用盐水和黄泥浆泼洒,名曰“浆窑”,目的是防止塌陷。经过数天,最顶上的排烟孔不冒青烟后,就可以出炭了。

出炭前要准备好火钩、火铲、埋炭的地方(要求挖松拌细,捡尽石块树根的土坑),俗称“炭箱”,也叫灰箱。窑门打开后还不能立马就出炭,要等到炭皮化掉,出现耀眼的黄白色光时才行。火钩上安一个长木杆,慢慢地将火红的木炭一根一根钩出,再用长把火铲,将木炭铲到灰箱里用细土埋好。这样处理的木炭完整,不易碎裂,而且取暖时燃烧耐时间,又不容易熄灭。此种好炭从灰箱中掏出带有一层薄薄的白灰,敲击时能发出清脆的金属声,这也就是人们称木炭为钢炭和白炭的原因。

木炭质量的好坏,与树种、山场、烧炭人的技术有关,一般来说:以耳树、小橡子树、大叶泡树为好,用它们烧制的木炭火力旺、耐火,不易熄灭,其他木材次之。阳坡的木材烧制的木炭比阴坡的好,山梁上的木材比峡谷的木材烧制的木炭要好。以板栗树烧的炭最差,不易燃烧,而且容易熄灭,人称“翻面黑”。

烧炭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差事,从砍柴到截断、打溜槽、码堆、装窑、点火烧制、出炭、背炭下山都很费力,也都是力气活。人们形象地称烧炭人“脸上烤成火斑子,手上磨上老茧子,弯刀磨成白银子,裤子扯成烂裙子”,这是描写烧炭人辛苦的真实写照。我不由地想起唐诗“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为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的诗句。

现在保护生态,天然林禁伐,用木材烧制木炭,用来冬天烤火取暖已成历史,随着国家电网和公路的建设,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冬天取暖改用空调、电火盆,干净、便捷、又卫生。少部分人烤火用无烟煤,再也没人那么辛苦去伐薪烧木炭了,唐诗“卖炭翁”所描写的那种烧炭人辛苦劳作的情形早已成为过去。(2018年1月)


周治富,中专文化 ,佛坪县西岔河镇退休农技干部。爱好文学,多篇散文发表于《绿野》、《佛坪文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备长炭烧制过程 如何烧制备长炭 | 木炭之家
1吨的木柴到底能烧出多少斤的木炭?炭窑结构又是怎样?涨知识
张良欢:炭火生息
木炭窑
【阅读悦读】陈晓兰《丫头坪的卖炭翁》(散文)
碳是怎么烧出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