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羽成为武圣的故事

熟悉三国故事的人都应该知道关羽的大名,这位曾经千里走单骑的武将被封为了“武圣”。但他怎么成为武圣的?到河南许昌春秋楼走一走,才略知一二。

许昌是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古战场,遗迹颇多。1800多年前各路英雄豪杰逐鹿中原,曾经在此地真刀真枪地厮杀过一番。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些人中的出类拔萃者被史学家陈寿写入《三国志》中。十分吝啬的陈寿虽然在该书中写了一章《关羽传》,但只用了一千多字就交代了这位大英雄。他没有想到,若干年后,关羽的名气越来越大,在武林之中,无人能与之匹敌。他被誉为“武圣”,与文圣孔老夫子齐名,其享尽哀荣,以致很多人只知道关羽,而未必知道陈寿。为了配得上关羽的名气,人们便在许昌为他建了座规模宏大的春秋楼,却是现代书法家启功题匾。楼里面摆了座关羽夜读《春秋》的塑像,楼外还种了些花草树木,并特意铸了一把青龙偃月刀竖在楼旁,说是关羽曾经用过的兵器。

我们走进许昌的春秋楼,顶天立地的关羽塑像正襟危坐,威风凛凛,身材魁梧,膀大腰圆,受到很多人的顶礼膜拜。我们到楼上楼下、楼内楼外转了一圈。感慨之余,虽然佩服写出《三国志》的陈寿老师,却更加佩服罗贯中老先生,这位元末明初的著名作家在《三国演义》里妙笔生花,将三国这段故事写的既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又波澜壮阔,惊心动魄,比陈寿的《三国志》好看多了。罗作家把关羽塑造得栩栩如生,将三国时期的这位一介武夫吹嘘成了一位叱咤风云、战功卓著、具有文韬武略、重义忘利的大英雄,让后人敬仰有加。也促成后人建设并不断维修翻建春秋楼,使其今天成为一处颇为有名的旅游景观。走进春秋楼的庭院,其规模宏大,有亭台楼阁、雕梁画栋、花红柳绿、水榭廊桥,可供游客凭吊观赏,发思古之幽情。当然也还有些人想到三国故事中人物的生生死死,忍不住潸然泪下,替古人担忧。

关羽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县解州镇)人。闯了大祸之后亡命天涯,最后逃亡到涿郡(今河北涿州),为躲避官府追究,遂改字云长。涿州生产的水蜜桃远近闻名,在两千多年后的21世纪,涿州每年春暖花开之际便举办规模盛大的桃花节,吸引着四面八方游客络绎不绝来到这桃花盛开的地方,一睹为快。咱们书归正传,按照罗贯中的描写,穷困潦倒的关羽这时在桃园里碰到卖草鞋的刘备与卖猪肉的张飞,三人酒逢知己,推杯换盏,相见恨晚,于是结为拜把子兄弟。此后便开始驰骋沙场所向披靡,征战黄巾军,温酒斩华雄,虎牢战吕布,徐州斩车胄,白马斩颜良,延津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白河智用水,华容放曹操,长沙释黄忠,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擒拿于禁,立斩庞德,征战樊城,刮骨疗毒……如此之多的一系列大事件,构成其赫赫战功和豪迈气派,足以使他成为三国中的超一流战将,简直是一位有情有义、攻必克守必固的战神。即使是他投降曹操,也是为了保护大哥刘备的甘糜二位夫人,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曾经立了军令状的他在华容道将敌酋曹操放虎归山,铸成大错,犯下死罪,罗作家为他开脱,说他是一个恩重如山、知恩图报,才义释曹操,是一位讲忠讲义的仁人君子。不但无可指责,还应该对其表彰褒扬。

我读过《三国志》,在大学二年级时,就和同学们在金开诚、阴法鲁、陈宏天等老师的指导下做过《<三国志>译注》的工作,觉得史书中对关羽能征善战的描写并不多。我也反复看过《三国演义》,认为关羽作为一位作家笔下的艺术形象虽然很能打仗,却并没有被吹虚的那么神。且不论《三国演义》中有多少虚构成分,仅从书中对三国故事中主要英雄的武功描述,参考历代说书人演绎,知道老百姓早已为这些武将排了座次:一吕(布)二赵(云)三典韦,四关(羽)五马(超)六张飞,七黄(忠)八夏(侯)九姜维……照此推论,关羽才称得上是第四条好汉,封建统治者把其列为“武圣”,实在太牵强,或者说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否则关羽前面那三条好汉往哪里摆?

关羽大受吹捧是在其死后,他最初在民间被尊称为“关公”;历代朝廷对他多有褒封,才逐渐被神化,崇为“武圣”。可是在所谓正史《三国志》中,没有记载他有更多的武功、武德、武艺,武林霸主的辉煌。我们从《三国演义》描述的发展脉络来看,关羽意气用事,义释曹操,错失良机,此后再无杀曹之机会,也永远丧失蜀汉统一大业之机会。再后来,关羽大意失荆州,不但自己兵败被杀,落得身首异处。他的兄弟为之复仇,或被杀,或兵败而白帝托孤,使蜀汉遭到重创,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尽管后来诸葛亮、姜维打着统一大业、光复汉室的旗号屡伐中原,也只是摇旗呐喊,虚张声势,怂恿鼓动那些不了解曹操和孙权两方军事实力的古代战狼们喊打喊杀。事实上蜀汉军事上的统一行动全是劳民伤财,最后都无功而返,最终为司马氏所灭,三国归晋是大势所趋。因此可以说,蜀汉灭亡,始自关羽,在于蜀汉统治者多次失误、失策、失败造成的最终结果。

历史上,像关羽这样具有一点打打杀杀本事的武将,可以随手拈出一大群来。为什么别人都声名不显,或者湮没无闻,而关羽却流芳百世,屡加封赠而由神、而圣、而帝以至登峰造极呢?其实不难理解,关羽的“武圣”称号是吹出来的。前面有罗作家不遗余力的吹捧,后面有一些戏剧家、说书艺人讲这些故事改编后搬上戏曲舞台。从而把一个有点小本事的普通武将神化(吹捧)成圣人,为的是愚民强化封建统治。打圣人招牌,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屡见不鲜。例如文圣-孔子,武圣-关羽,亚圣-孟子,茶圣-陆羽,画圣-吴道子,医圣-张仲景,酒圣-杜康……国人太喜欢塑造圣人、吹捧圣人、供奉圣人。找不到圣人时,就矮子里面拔将军,从古人堆里扒出个人制造成圣人,恨不得三百六十行每行都推举出一位行业圣人,似乎没有圣人就缺少一种精神寄托,这也是一些国人偶像情结之一种。这种情结应该是一种封建糟粕,早就应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剔除。

在封建时代,既然关羽被推举为圣人,就要为之造庙供奉。于是乎,土地爷庙、火神爷庙、牛王爷庙、城隍爷庙、药王庙、还有关帝庙等等,遍布全国城乡。当然,这些庙中,关羽的庙最多。清代皇帝更是将关羽标榜为“万世人极”,封之为“忠义神武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这么长的名号实在绕口,不多看两遍,实在记不完全。不仅如此,皇帝还通令全国,普建关庙,奉祀香火。据粗略统计,清代仅北京一地,就有116座关帝庙,可见数量之多,影响之广。

虽然关羽没有兵法理论、没有帛简著述,但不影响其被封建统治者封为“武圣”,更不影响其庙宇在全国数量远远超过孔圣人的文庙,在民国初年已经达到数万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怪现象,也是个自然现象。一方面是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的需要,让老百姓对封建皇帝效忠重义,即使逼上梁山造反也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替天行道而已。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下层老百姓对刘关张患难与共,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精神的肯定或推崇。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当随着旧制度、旧观念的死亡而许多神灵、圣灵都已被扫地出门或扔进历史的垃圾堆后,在社会进入21世纪的今天,关羽却依然为很多人所怀念、所敬仰、所膜拜。例如在香港,黑社会朝拜他,认为关羽是忠义的保护神。商人朝拜他,是表达自己做生意讲信义,吸引他人与自己做买卖绝不会受到欺诈。一般老百姓朝拜他,认为自己应该遵从某些行为规范,我就有几位朋友的办公桌上摆着关羽的铜像,心照不宣地表明自己是讲究忠义之人。此外在台湾,在东南亚、日本等一些国家或地区,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关羽崇拜者依然不少。但这种崇拜情结与历史上真实的关羽已是风马牛不相及,和作家艺术家或统治者虚构神话了的假面关羽更是相去甚远。关羽已经被塑造成了圣人,又变成了神人,他被推上了祭坛。在看透这一切虚假表象的人们眼里,既然是神人、圣人,这位神圣的关羽已经不是人了,依然变成了一张画像、一尊塑像、一个符号而已。

今天的人们,尽管在心灵深处,对关羽已不再那么盲目的顶礼膜拜,但千百年来形成的关羽文化积淀,依然有着一种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这种积淀和魅力并未因时代变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归于沉寂。我觉得许昌的春秋楼就建设和维护的不错,利用历史的遗迹和传说建个旅游景点,让参观游览的人们了解一点历史文化,明晓一下历史真实和野史演义之区别,是一件好事。这应该是遍布全国的关羽庙及其他相关庙宇古迹对当今社会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贡献。

我以为,史书的描述未必就是真实的历史,而往往是按照封建统治者或书写者意愿编篡的、具有教科书性质的作品,文学作品更是与史实相差甚远,不知道已经淹没了多少真实,就是历史学家撰写的历史书籍,如二十四史,也远远没有真正还原历史。历史上的焚书坑儒和大量的文字狱不知毁灭了多少历史的真实。即使是比较审慎谨严、文字也以简洁见长的史学家陈寿老师,也是通过考察前人留下的文字资料、文物古迹、夹杂着一些道听途说,再去伪存真精心编写而成《三国志》。虽然关羽死了14年后他刚刚出生,他1岁时诸葛亮又鞠躬尽瘁而逝,他们可以说是同时代人,陈寿却没机会亲自采访他们。尽管他根本没见过这些人,但并不妨碍他著书立说写历史。

陈寿很了不起,他写《三国志》有些惜墨如金,南朝宋裴松之为了让后人看懂这部史书,便呕心沥血为该史书收集资料、旁征博引作注,真下了大功夫,充填了不少史料。其实原书及注与历史事实还是有些出入的,读者切莫全都信以为真。直到一千多年之后,伟大的小说家罗贯中知道了这段历史,他为了讲好三国故事,便又将所了解到的史料进行了深入精心加工润色补充,再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虚构,将所讲的故事赋予了文学色彩与传奇风格,写出了脍炙人口、跌宕起伏的《三国演义》。罗作家将三国故事讲得惊心动魄,引人入胜,竟比《三国志》影响还要大很多,也令后人对三国时期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愈加扑朔迷离,真假难辨,却使许昌这个地方闻名中外。《三国演义》是罗作家在元末明初所写,也就是发生在距他出生之前1100年的事情,就好比今天的作家去写《隋唐演义》。因此说,会讲故事是一种水平,一种能力,一种扩大影响力的方式方法。尤其是故事中讲的忠与义是多么引人入胜。连藏在水缸里才躲过生死劫的草包司令胡传魁拉起一支队伍来到沙家浜,也是打着“忠义救国军”的旗号,但却干着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对抗新四军的勾当。

我们从许昌的春秋楼走出来,回首望去,心中不禁感慨系之。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从精神上愚弄百姓,采用春秋笔法塑造一些圣人。因此,凡是被封为圣人者,大多由封建统治者提倡,纯朴的老百姓出钱、出力、出物为这些圣人塑像树碑造楼建庙修寺。这种行为的副产品之一,便是为后人留下了许多颇有特色的建筑或景观。三国时期影响颇大的应该是后来被封为“武圣”的蜀汉大将关羽,许昌的春秋楼就是后人为他而建。虽然因为朝代更替时期的战乱而常遭损毁,但仍然有人不惜耗费钱财修复或重建。从而成为我们今天看见的这座美丽宏伟壮观的、如同私家花园式的园林建筑。这种建筑在艺术上有颇多可取之处,其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也有值得研究借鉴与参考之处。在此不做过多评论。这也是留给当今唯一一点值得玩味意义的东西。

古人塑造神人或圣人的过程中往往还会生发出第二种副产品,即流传下来许多成语或典故,我粗略统计了一下与“武圣”关羽有关的成语或典故就不少,例如:单刀赴会、忠肝义胆、智勇双全、义薄云天、忍辱负重、一表人才、忠心耿耿、刚愎自用、爱慕虚荣、刮骨疗毒、桃园结义、水淹七军、败走麦城、白衣渡江、义释曹操、各为其主、超群绝伦、能文能武、骁勇善战,还有千里走单骑、大意失荆洲、过五关斩六将,等等。这些词汇丰富了汉语文字的表达方式,直到今天还是很有意义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要笑,李万亿真是三国名将!
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传播与接受
关羽是如何被神化的?
历史的误读:这才是真实的张飞
知识 | 王学泰:关羽崇拜的形成
关羽崇拜的形成 – 铁血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