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乡土中国》笔记4

今天读了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的第八到十一节,费先生提出的概念很确切,乡土中国很是耐人寻味。

在“无讼”和“长老统治”两节中有两句话作为笔记记录、学习和思考。

01.

           无讼

在乡间普通人还是怕打官司的,但是新的司法制度却已推行下乡了。哪些不容于乡土伦理的人物从此却找到了一种新的保障。他们可以不服乡间的调解而告到司法处去。当然,在理论上,这是好现象,因为这样才能破坏原有的乡土社会的传统,使中国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但是事实上,在司法处去打官司的,正是那些乡间所认为“败类”的人物。

看到这一段,让我想起和费先生在书中所说的一样的一个故事,前些年,村里有一个人和别人的老婆通奸,晚上被人家老公发现,这老公找来了,家族的一些人,把这人痛打一顿。

打完已经是黎明,打了报警电话,被逮到了派出所,这人反而不承认有此事,说要打官司,那妇人,又知羞愧,自然也不承认有此事,难得派出所两头为难。

最终不了了之,这人出来,反而耀武扬威好像自己有了多大本领一样,受到村里人的唾弃,而他却不以为然。

放在之前是不是会有“沉猪笼”等礼治“惩罚”,

不想打官司是乡土人的“癖好”,因为没有这个“习惯”和“认识”。正是因为这样。才给了乡土中“败类”有可乘之机。

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若干条文去约束人,重要的还是要看人们如何用,不一定事事要“证据”。

在乡土气息的人们心中,还有礼治秩序的存在,起到很大的作用,一旦破坏了,就再也不能回来了。

02.

        长老统治

在我们客套中互问年龄并不是偶然的,这礼貌正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里相互对待的态度是根据长幼之序。长幼之序也点出了教化权力所发生的效力。

小时候,包括现在还有人。当坐到一起时有时会问对方年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论大小,好“称兄道弟”,这就是乡土味的教化,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这就是礼数。

反之则被称之为“子不孝,父之过。”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乡土气息在慢慢消退,城镇化的发展,已经今非昔比。人们在逐步走进“现代化”中,虽然讲究“礼”,可是已经不是之前的“礼”了。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尊卑不在年龄上,长幼成为没有意义的比较,见面也不再问贵庚了。这种社会离乡土性也远了。”

在现代化社会的进程中,称乡土气息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并不为过。
但是,心里总觉得还是不能丢。却说不出所以然,也许这就是乡土文化中,口口相传的教化所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及感悟1000字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结绿】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3000字
暑假阅读第九天
费孝通《乡土中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