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理的细节 | 先做领导,还是先做下属?
userphoto

2023.09.08 广东

关注

这是日进志第 410 篇原创文章




邀特别的你同行,记得关注我们哦

小问题,细思考

这个标题更加准确的应该是:先满足下属所需,还是先完成领导的任务?同样一个人,在主体上,前者是作为领导的身份,而后者是身为下属的职责。

这个问题看上去不值一提:当然是先完成领导交代的事情。我理解,这当然很有道理:

  1. 你的优先级归根结底是上级眼中的轻重缓急。上级认为很急的事,你排在后面,是不是嫌命长?
  2. 上级临时穿插的任务,很可能是 TA 面对上级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或提供的物料,你帮 TA 更好地完成,当然也是为了自己这一摊事更佳呈现,份内的不能再份内;
  3. 上级通常会了解到更多元的背景,加上位置使然,考虑的层面更多,也有很多权衡在。“我不要你以为,我要我以为”— 可能一半左右的时间,的确如此。与其纠结在自己的观点里生气,不如完成先。之后才有机会、再找机会了解更多。

我绝对不是一个信奉“官大一级压死人”的人,但在职场,如上述诸原由,领导的事情为先,我差不多也一直是这样在做的。直到最近一次跟朋友的交流。


对下属的响应

比你想的还重要

A 是个部门领导,带 5、6 个人的团队。小公司,他直接汇报给老板。团队同事很新,无论是交代任务,还是监督进展,都需要他准备甚至讲解清各种来龙去脉、参考项目和衡量指标。

每件任务的派出,占用他很多时间,但这的确也是很重要的工作。如果前期没有沟通到位,同事可能做无用功,产出低的同时,士气也势必下降。而且,在老板眼里,他连同部门对公司的贡献度,会下滑下落。

另一方面,老板喜欢找他商量这事那事,临时抓着开个会,聊个突发的想法,又怎可能拒绝得了。老板年轻又有想法,碰撞和沟通其实对他俩都不错,有价值。

“但是,我自己那摊事没有时间做,感觉很为难啊。”

对下属的响应很重要,回路简单来看是这样的:

沟通任务需求 – 共享背景文档 – 定时查看进展 – 随时有问题时响应回复 – 及时给予反馈 – 完成任务 – 回顾及小结。

这个回路认真做好,下一件事时,下属自己有储备,对工作和公司也更加了解,(作为领导身份的)自己参与就可以少点了。再几个回路下来,下属亦可独当一面。

如果将这个回路里,自己定位为即时响应、全力支持,则需要大块时间做任务需求、背景文档等,可能要一上班就开始做(通常领导还不会找的时间),或者其它工作完成后加班再做(第二天同事就可以启动及使用了),这两种大块时间投入,都是值得的。

因为这样,自己就不会成为任务瓶颈里的那个“颈”,所有的人力和资源都流动起来了,不会卡在自己一个人这里。

反过来呢?如果因为时间不充足没有准备好,下属干等(何尝不是在观察“看!我领导好无能”),或者像无头苍蝇花了时间精力只输出无用功,身心累自己,连累是集体。


对下属轻慢的后果

比你想的要严重

我曾经带过几个人的团队,人不多,分别在京沪深。我常常在出差中,落地时身心俱疲。(瞧,给自己找借口来了)

与一位在上海的同事渐行渐远,是一件很不出奇的事。

有次在飞机上等起飞,同事完成了一项工作,发给我看,着急要回复。我在手机里查看后,回了她。但显示回复没有发出去。想想我也没什么办法,歪头呼呼大睡。

几个小时落地后,我解释说之前没有信号,没发出去。同事当时没有说什么。过了很久,我才知道,越累越爱在社媒上嘻哈灌水的我,临起飞前发的搞笑微博赫然在目。

“为什么你有时间发微博,却不给我回复?!”同事从来没有正面这样问过我,但在她心中我这形象恐怕是定型了。我们的关系也越来越远了。

说实在的,哪怕知道这是一场误会,我当时也没觉得有多大问题:我没错不是吗?误会误会,又不是原因在我。

但当我跟我朋友说起对他响应下属需求的建议时,猛然照见当时的自己:我做得不对。我,错了。


先做领导,

还是先做下属?

像很多事情一样,这个问题并不需要二极管式解答。它是“看情况”,是在有大前提下自己取舍如何做的权衡。

大原则是什么?

  • 如开篇所讲,领导的事很重要;
  • 和下属共同处理任务时,前期沟通、中期监督、后期反馈很重要,做到充分,即时。也要实时判断对方的学习能力,为其照见他看不见的盲点和漏洞。
  • 领导与自己沟通时,自己被动;自己与下属沟通时,自己是主动的。诚如时间管理的几个象限来看,前者可谓重要且紧急的事,后者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当然也不是字面上的不紧急,是说时间可控这个层面)。当紧急的事还没有杵在眼跟前时,用所有心智精力,去做重要的事。
  • 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责其实是没有变的。我在“新手管理,咋就这么难”写过三方面职责:让团队出业绩;让同事发挥所长;帮助个体成长。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都是在这个框架下。

自己的取舍还包括什么?

  • 可能我们习惯了领导让加班就加班,但为了员工第二天可以如期开工不用等,自己主动安排加班也很有意义啊。

  • 自己在给出反馈意见时说全,也说透。

    为什么有这个意见 — 这可以帮助员工理解自己及上层的意图,下次避免同样问题出现;一次提出的意见如果能全部高质量完成,就可以进入下一步成稿阶段了,尽量不要下次又有新的想法冒出来(除非的确是在探索阶段)。不断有新意见出来,对于干活的人来讲,是很痛苦的一件事的。

    但,精益求精不是应该的吗?尽自己所能去做好一件事,很应该。但,请你在提出自己看法时,深思熟虑,而不是冲动激情,那初次意见就可以做到精益求精,何来不断推翻重来;另外,我们也要明白,没有什么一定要尽善尽美。时间成本在那里,使用时效在那里,人手和精力在那里,能做到这些既定条件下的最优出品,就已经是很棒的事了。再有别的更好的想法,我们下次去实现。(也不要激动去想,然后就忘得光光)

  • 来自领导的碎片化想法,充分消化后,可以吸收进任务中。

    但也不要二传手一样,有啥就倒啥,毕竟碎片沟通,很多时候也未见成熟,或当下非做不可,这都牵涉到资源。但领导思考问题的角度,他认为什么是有效的,什么意义不大,这些在自己充分理解及认同前提下,可以与团队分享。其实这也是跟着(一层看不见的)评价系统在走。

  • 下属的学习能力、精确度,会在一件一件具体任务里,慢慢呈现出来。

    有代表性的问题集中培训,不同的人缺啥补啥,每次原地踏步的人怎么办。这既是对下属支持和响应问题,又是普通性的管理问题,我们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做领导的下属,要高效、有结果;做下属的领导,要帮助每个人发挥出自己,要跟着你有奔头,要有担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为优秀职场人的十五条准则
公司里听到这些话千万别当真
为什么领导不喜欢提拔这3种人?
社会险恶人心隔肚皮,领导老孙写给小孟一封信……老孙这样的领导太少了!
职场争上位,总被老员工“截胡、打压”怎么办?
创业那些事|麦芽悦分享第廿九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