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家解读日本《终战诏书》只字不提投降 留下历史隐患

专家解读日本《终战诏书》
只字不提投降 留下历史隐患

2015-08-14 06:52:24 来源: 华龙网-重庆日报 0 条评论
【摘要】 8月9日深夜11点50分,日本再次召开御前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外相东乡与海军大臣米内表示,如果能保证不触动国体,可以立刻投降。

点击图片查看下一页

  日本天皇裕仁《终战诏书》手迹部分。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终止战争。这意味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但事实上,裕仁天皇广播发表的《终战诏书》,不仅没有出现“投降”字样,也没有承认日本“战败”,而且模糊战争性质,规避战争责任,甚至刻意美化侵略,给历史留下巨大后患。

  《终战诏书》讲了些什么内容?8月13日,我市抗战史研究专家接受了记者采访,对70年前的《终战诏书》进行详细解读。

  军方叫嚣“非打到底不可”

  “在发表《终战诏书》前,日本军方曾叫嚣‘非打到底不可’,并企图发动叛乱,阻止投降。”西南大学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潘洵教授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

  1945年7月26日,由美、中、英三国政府首脑签署《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次日上午10点,日本首相铃木召集内阁成员——陆军大臣阿南、海军大臣米内、参谋总长梅津、军令部长官丰田、外务大臣东乡,举行最高战争指导会议,议题只有一个: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9日深夜11点50分,日本再次召开御前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外相东乡与海军大臣米内表示,如果能保证不触动国体,可以立刻投降。但陆军大臣阿南、军令部长官丰田和参谋总长梅津则依然不顾一切地反对,阿南气势汹汹地叫嚣说:“日本还没有打败,应作本土作战,如果敌人进犯本土,必让它付出惨重代价!”

  “鉴于无法达成共识,形势又万分紧急,就只有一个办法,请求陛下圣裁。”铃木说。众人不曾料到首相会请天皇裁决,因为这在他们的记忆中是没有先例的,故而惊讶之余,也只能侧耳静候“玉音”定夺。

  稍顷,天皇缓缓说道:“采纳外相意见,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0日早上7点15分,日本外务省将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照会电报,发给驻瑞士公使加濑和驻瑞典公使冈本,令其通过两国政府转达给美、英、中、苏四国。

  “然而,就在8月15日凌晨,极少数强硬派军官假借近卫师团发动叛乱,企图阻止播放《终战诏书》,阻止日本投降。”潘洵称,8月15日上午8时,叛乱被平息,12点正,事先录制的天皇《终战诏书》才终于播放。

1 2 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投降
日本以为美国只有一颗原子弹,结果遭到两颗轰炸,瞬间崩溃宣告投降
两次御前会议一次未遂政变 日本最后的“和战博弈”
日本帝国的末路,最漫长的二十四小时(二)
【连载】日本最长的一天:前夕(二)
日本投降(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