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瓦当红砖作盆盎 菖蒲栽出闽南味
谢晓鹏(左)和郑剑斌一起创作
菖蒲与红砖相得益彰
闽南瓦当文化气息浓厚

  核心提示

  也许你听说过菖蒲是古代文人清心养神、陶冶情操的案头好友,但你肯定是第一次知道它可以在闽南元素上做文章,焕发出神奇的艺术生命。日前,两名“80后”泉州小伙谢晓鹏、郑剑斌共同发起,在泉州首次举办菖蒲艺术展,将其与红砖、瓦当、海蛎壳、陶瓷等闽南元素完美结合。

  本报记者 王树

  陈小阳 实习生 林海文/图

  初衷

  独爱闽南文化 融入菖蒲艺术

  近日,一场主题为“蒲草之心”的闽南风特色菖蒲展在泉州举办。记者在现场看到,古色古香的木制展架上,造型各异的菖蒲盆栽点缀其中。它们或以红砖做盆盎,或以瓷片为容器,或植于硕大的海蛎壳内,或在旧物上拾掇生香,可谓别具匠心。

  将盆栽和闽南文化如此巧妙结合,这顿时引起了记者的兴趣。一打听,菖蒲展背后的发起者,竟是两名年轻的“80后”泉州小伙——谢晓鹏、郑剑斌。谢晓鹏毕业于华侨大学美术学院,在位于丰泽区的办公室里,他向记者娓娓道起办展的初衷。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泉州人,从小对闽南文化情有独钟。菖蒲的芳香清心养神,古人将它与兰、菊、水仙合称"花草四雅",不久前福州、厦门都举办了首次菖蒲展。我就想,为何不将闽南文化和菖蒲进行结合,将菖蒲文化带到泉州,同时也将闽南文化推广出去?”谢晓鹏兴奋地将这个想法告诉同事郑剑斌,两人一拍即合。郑剑斌是名空间美学设计师,平时喜欢摆弄花草,种植菖蒲已有六载。

  行动

  大街小巷“淘宝” 红砖化身盆盎

  想法有了,可如何让两者完美结合呢?这可让两个小伙费了不少脑筋。“菖蒲好静清平,需要找些老物件来承载。”有一次,谢晓鹏去参观朋友的艺术馆,偶然间发现闽南的手工红砖具有很强的吸水特性,这与菖蒲喜水的生长特性完美契合,而二者古朴、淳厚的文化感更是相得益彰。“将菖蒲栽种在红砖上,下面泡点水,就算出差个一周,它也还生长得非常好,不用担心枯掉。”他手捧红砖向记者演示,眼神极为专注。

  受红砖灵感的启发,他和郑剑斌开始寻找合适的闽南老物件,走遍泉州的大街小巷“淘宝”。瓦当、残破陶瓷、鹅卵石等别人眼里的废弃物,都成了让他们兴奋不已的好宝贝,连留存多年的大海蛎壳也摇身一变,成为他们栽种菖蒲的有趣盆盎。有时他们也会空手而归,他们就转战周边县市区,遇到好的物件,甚至不惜花大价钱买回来。

  “最得意的是一块1952年安溪茶厂烧制的红砖,非常厚实,一看就是经过时间的沉淀。经过我们的再创造,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还有一些虫寻埔的生蚝壳,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风化,极具时间的沉重感,非常契合菖蒲的安静、清平,也是几经周转淘回来的。”郑剑斌说。

  展望

  致力文创产业 做成特色手信

  就这样,在他们的努力下,一件件极具创意的作品诞生了。泉州首届菖蒲展得以举办,来自厦门、福州、泉州等地的爱好者参观时,纷纷感叹于菖蒲与古厝、海洋、陶瓷元素等闽南传统文化元素的完美结合。

  “当初提出这个想法,就得到泉州很多老艺术家的支持。我们是带着"玩"的心态,做属于泉州人自己的菖蒲文化,尽一份力推动闽南文化的传播。”谢晓鹏从小学画画,他说,文化艺术产业一直是他认定的创业方向,以前学漆画,就得到了漆画大师陈立德、金程斌的支持。“文创产业肯定是未来的趋势,咱们泉州有这么好的文化资源,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 他说,他有个想法,有朝一日,要将菖蒲与闽南元素融合到极致,在设计、推广上更为成熟,把它做成泉州赠送外宾的最具代表性的伴手礼。

想了解更多精彩文章,点击中国著名财经公众号

(责任编辑: HN66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闽南元素,融进菖蒲盆景
古城泉州之红砖厝
民俗不打烊 闽风集荟萃|闽南红砖古厝
名胜|福建·泉州蔡氏古民居
山腰古厝—被遗忘的记忆
《闽南建筑风格》研究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