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渡渡·语文时空】我的“七要备课法”

我的“七要”备课法

李亚平

前言
自从跟青春语文创始人王君老师开始深度研究语文教学,我渐渐有了许多自己的发现,摸索出了一点自己的文本解读方法、课堂设计方法甚至提高课堂师生交流效率的方法。跟王君老师学习语文和语文教学,让我认识到,语文不止是学生的一门学科,更是帮助学生获得生命幸福感和价值感一种途径;语文的教学目标也不止是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还包括引导学生提升情感境界和思维素养,是带领学生全方面发展、驶向生命的诗与远方的一艘航船。
在航行的过程中,我们和学生的生命状态是“相依为命、智慧共生”的,我们可以获得和学生一样的成长。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享受海阔天空,一起经历惊涛骇浪,一起练就乘风破浪的本领。
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语文教学的使命,也是新时代赐予我们语文老师的幸福。
从此,语文要走出学科小天地,拥有教育大视野了。
 
当下,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如火如荼激动人心。
围绕着文本解读和课堂设计以及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教学思想恰如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百川望海。
语文课堂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跳。
单篇文本解读的路径、群文整合的多种尝试、大单元设计的理念研讨、整本书阅读的推进指导,无不如春潮四起,激荡着一线语文老师的心灵。
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面对着教育教学科研的大好春风,我又怎么能固守一隅、无动于衷呢?
在这里,语文渡渡想要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那就是得之于王君及众多名师启发的“七要备课法”。
一要贴文本而行。文章常读常新。无论新老教师,我们每一次备课前都要带着获取文本的“独家陌生感”这个目的去“素读”文本。作为一个生命历程不断丰富的人,与文本的“每一次约会”都应当有不同的感受才对。
比如郑振铎的《猫》,我年轻时读的时候只有对前一猫的同情、对二猫的遗憾、对三猫的深深哀怜和对“我”的气恨。我怎么能如此误解一只猫呢?如今以近天命的年龄再读,我却读出了“我”内心对生命间所有关系的悲悯之情,无论哪种关系,都应当珍惜,都是共同的旅程,且行且珍惜,悲剧就会少一点遗憾就会少一点;我还读出了三猫本身对于这段劣质关系的的责任,一个只享受别人的单向付出、不懂感恩、不知回报的生命怎么可能拥有良好的生命关系?本着每一个生命都要为自己负责来说,无论一个人遭遇什么,自己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就好像一个驾驶技术很好的司机不代表不会出车祸一样,一个人行走在人生道路,对身边一切都负有责任,更何况对自己呢?不观察路况吗?不遵守交规吗?不检修车辆吗?不谨慎驾驶吗?不管是谁,只要是“三猫”的关系思维模式,都免不了悲剧。知恩图报、努力创造价值、努力营造和谐氛围是每一个想要拥有好关系的生命体的责任。而拥有阳光思维方式、钝感力、双核沟通能力、“打不过就逃”的生存技能或者至少耐心等待时间来澄清一切误会,才能够度过一段关系危机,就变成我在课堂上赠与孩子们的幸福秘方了。我的《猫》再也不停留在肤浅的同情和憎恨中了。
其他还有,《伯牙鼓琴》让我想到现实中知音其实并没有重要到毁弃自己的“饭碗”“本领”的地步;《杞人忧天》那个解答问题的人并没有真正解决杞人的疑难,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只是“宽心”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告诉他应对或者解决的办法才是;《纪念白求恩》也不只是一个伟人在唱高调,实在是在民族危亡之际旗帜鲜明的思想战争号令,一种极端困境中基于生存需要的道德与思想选择,“无我”的精神来争取“有我”的活下去的机会。以大爱来拯救和自己一样的芸芸众生,而为了证明这样做的必要性,作者反复使用强烈的对比、严肃的语言来唤醒普通共产党员和民众。因为“人人为己”的思维模式导致人性之恶蔓延、世界大战的发生,如果继续使用这样的思维模式,那就会全人类陷入万劫不复,因此,必须更换思维方式“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才能站在人性制高点上战胜敌人。这些想法,早已经和我年轻时只懂得讲一讲议论文三要素、夹叙夹议、对比等语文知识不可同日而语了。
如此,贴文本备课追求阅读陌生感,可以从语言中看出更多更深刻的主题来。
 
二要贴背景而行。它包括三个方面:作者写作的个人经历背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名家对作品的各种点评。正是因为重视背景,我了解到《植树的牧羊人》是虚构的小说,创作目的跟作者是二战前后著名的反战人士又密切关系,作品弘扬的精神也并非止于大众视野里的“无私奉献”而是号召一种区别于战争厮杀的人类生存方式:整洁规律的日常生活、创造生命的职业内涵、以及安静平和的内心生活。作者曾经因为极端的反战口号“宁愿做一名或者说的德国人也不做一个死了的法国人”而助推了法国的“厌战”“怯战”情绪的蔓延,导致39天就和德军签订投降书的亡国悲剧。这个背景还让我思考,当人性之善屈从于人性之恶的时候,即使活着也是短暂的,表面的,质量低劣的,精神扭曲的。相比之下,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就要更加重大,它代表了在遥无止境的历史时空中,人性之捍卫和平的正义行为战胜了以侵占、控制、掠夺为目的的邪恶思维。
 
整个人类如此,作为个体的人之幸福的获取途径也是如此。
 
三要贴课标而行。在对文本以及背景的充分了解下,我们当用课标来“标”一下文本在学科教育教学中所处的“价值坐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四个核心素养之间是密切联系,相生相成的关系。例如后三个素养要借助第一个即语用素养训练来达成,而后三者当中的每一个都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过程性和效益性目标。四者之间的顺序也值得研究,每一个都是桥梁也是目标,每一个都既可以是后者的前提,也可以是后者的结果。我们不能强调了其中一个,忽略了其他三者,反之亦然。相互成全,是四个核心素养关系的本质。四个素养,是不可分割的一支队伍。
然而,不同的文本所承载的素养训练价值却是不同的。例如:朱自清的《春》我们可以把课堂主要锁定在第一个和第三个素养提升上。利用语言的学习,来获得审美的能力,再利审美视角来促进语言的学习。而思维方式和文化传承的落脚可以轻一点抑或忽略。再如,《秋天的怀念》,文中母子之间的对话方式可以从思维方式角度解读,而菊花意象的反复运用则可以从文化的传承于理解这个角度解读,这些解读要利用语言的鉴赏来呈现出来,即文中频繁使用的叠词现象、高频出现的“我”、“菊花”、“没想到”等等。便可以理解母亲的“无我”的持家观念、理解菊花的文化象征意义、理解我不止有“怀念”还有说不出的愧悔和痛楚等感情。
课标,是我们的定海神针,也是我们的航行灯塔,我们思路迷茫、发现不了文本价值的时候,课标永远可以给我们提供高大上的视角,让我们心明眼亮,加足马力航行。
 
四要贴课后练习和教参而行。它们是我们备课的拐杖。当然你如果你别的拐杖,可以不用它们。但是它的权威和价值都不可低估。平常备课时间紧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多借鉴使用。如果时间充裕,我们当然也可以弃之不用啦。课后练习通常都是按着由易到难的逻辑编排的,教参不止有专家解读还有教案设计以及相当丰富的背景资料、类文阅读,都是我们备课的好帮手。例如《狼》这一课,如果我们想要拓展文言文阅读,教参上就有《狼三则》的另外两篇,特别适合搞群文阅读,分析三则的异同以及《聊斋志异》作为志怪小说的特点。
 


五要贴自己而行。“代入法”解读文本永远是解读文本的超级杀手锏。它能激活备课者全部的生命体验来亲近文本内涵。否则,我们的课堂永远是隔靴搔痒、装模作样、惹人发笑的。
例如《纪念白求恩》我们要想一想,我们可否能做到像白求恩一样、像毛泽东一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如果做不到,是什么在阻碍我们?是个人的,还是时代的原因?白求恩、毛泽东真地彻底做到了吗?假如身处和他们相同的时代,我们能做到的可能性有多大?今天,如果以这种精神奋斗我们能做出什么业绩、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对国家有什么好处、我们做到的可能性有多大?身边有现成的例子吗?这样一想,就容易打通历史和现实、课堂和生活、文本与自我、学生和文本等诸多关系,明白整个人类社会的价值观走向,从而上起课来不至于人云亦云、止于流行的大众语境了。
再如教学《蝉》,虽然是一篇说明文,那么我们也可以设想,假如自己就是一只蝉,会怎样度过一生?如果度过地穴生涯?如何面对蚋的邪恶?如何解决苦难长久、而生命短暂的困境?蝉的一生跟它的穴有怎样的现实关系与精神关系?穴的建成、使用、抛弃以及影响蝉的思维方式之间有怎样的过程性因果关系?这样一想,穴就是一个撬开蝉的生命之谜的缺口了。课堂的设计就不会仅仅停止在教学说明文的类别、概括说明内容、鉴赏语言特色等普通范式上了。
 
六要贴时代而行。挖掘文本的时代价值永远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无论是语言形式的教学,还是主体思想的教学,抑或审美价值的发现,或者文化传承的渗透,都要从有益于当前的生存与发展来思考。否则就是毫无意义的。文本属于历史,未来属于我们自己。历史总有滞后性。文本总有滞后性。所以,树立文本的时代价值意识特别重要。
我们可以反向思考一下文本的时代价值,比如为什么删除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而换上《智取生辰纲》?不言而喻,前者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具有社会危害性,而后者则体现了群体的生存智慧以及对待不义之财、多余财产、民众财产的价值观念,具有普世价值。
 
我们也可以正向来思考一些文本的时代价值。比如,为什么统编教材增加谭嗣同的诗歌《潼关》而去掉了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探究一番,便会明白,语文教材承载着价值观的输出,任何时候,都不应当忽视对社会做出牺牲和贡献的人们,任何时候,只是反应社会的黑暗面、哀叹历史的某些难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积极介入历史改进社会造福大众的精神来支撑我们做一颗生命时空中的“明星”。心有星辰,方不惧黑暗。如果一味装着黑暗而又不愿意做星辰,那么社会将永远陷入黑暗,自己的生命也得不到发展。
 
七要贴学生而行。之所以把贴学生放最后一条,并非因为其不重要,恰恰因为这一条太重要。而不得不放到最后。如果我们对文本的解读不够充分,我们根本谈不上为学生而教。把它放在最后一条,是想说前面所做的所有工作是为学生的前提条件,存在过程上的先后关系;同时,贴学生是文本价值追求的最后一环,也是课堂设计的开端,更是整个教学流程的终点站。
我们的解读有一些不一定适合学生。比如成年人对各种情感的理解、对一些思维方式的过度探讨、对一些问题的私人体验和看法、对一些语言表达技巧的摸索,都会因学生的年龄的大小、知识基础的厚薄、甚至学生的地域限制而需要剪裁和调整。
我们要把学生需要的教给学生,我们要把学生能够接受的教给学生,我们要把学生喜闻乐见的教给学生,我们要把促进学生成长的教给学生,我们要按照人才培养的需要、核心素养训练的需要来选择我们的解读内容,设计我们的语文课堂。
 
今天初步介绍了一下我的语文备课理念,谢谢朋友们阅读。(不到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李亚平,山东省济宁高新区杨村煤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公众号语文湿地栖居者。济宁高新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济宁市优课获得者。教育部关工委优秀辅导教师。获有全国科幻小说奖,范仲淹散文奖。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言文字报》《快乐作文》《济宁日报》《济宁教育》等刊物发表学术文章多篇。多家刊物专栏作者。追随王君老师,爱语文,爱生活,经由语文教学探索生命幸福之道,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个人公众号:语文渡渡。 工作单位:山东济宁高新区杨村煤矿中学   邮编:272118

声明:本文仅限个人学习研究使用。禁止任何非法转载、抄袭及不经许可用做商业用途的行为,严重者追究法律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于泽元:群文阅读教学价值选择及课堂标准
语文课堂还应突出语文学科价值
说文论语│黄厚江:预设和生成:并非不可共存的二元对立
20220718教学手记——我评徒弟马艳的作业
以阅读为长篙,向“语文”更深处漫溯 ——品读徐昌才老师《向文本更深处漫溯》有感
构建开放性语文教学的教学尝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