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苍苍文艺】听见|人文|诸焕灿|绘事以众色成文 蜜蜂以兼采为味 —《阳明先生年谱引证》自序

音频  时长00:12:48    AI人工智能配音

2018.08.07

绘事以众色成文

蜜蜂以兼采为味

——《阳明先生年谱引证》自序

诸焕灿  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

孟子早已有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是精辟透脱的读书法,如对于“血之流杵”,不可真的认为如此,先人所写之书也有不大靠谱之处,要求读者善于独立思考问题。

然而有些读书人,只会读通行之书,作庸常之想,不敢作深层之探求,人云亦云而已。笔者亦属平常之人,读书却好作批判之想,思他人所不敢思,想他人所未曾想。如遇古人所记之天干地支,即会查阅计算之书重作推算,看有否失误。我亦不知此习惯是否正常。

早在1998年,余姚举办首届国际王阳明思想研讨会,我即出言:自今而往,阳明先生之声望必将日新又新,年盛又盛。自21世纪一十年代始,阳明 心学已成为显学。世之俗儒亦群起追随而读阳明先生之书,轻信书中之所述,而不敢有所非。

王阳明是一位具有独特品格的“圣狂”,他既有高尚的人格,完美的品德,又为国家建立了不世之功,更为后人留下了光照千古的学术成就,真可称得上是一位“三不朽”的“完人”。

他的一生是奋斗到底的,肺病缠身,奸人陷害,人生跌宕放诞,使他的思想体系的发展未能达到尽头。但他以富有理性的崭新观念代替了迷信独断的宗教教条,“致良知”思想感化寰宇,使人们的个性开始获得自由,为人们指示了学做圣贤之路。

要想了解阳明先生,就得从读年谱入手。自古名人多有年谱。王阳明的得意门生王畿说:“年谱者何?纂述始生之年,自幼而壮,以至于终,稽其终始之行实而谱焉者也。”故此必须尽量正确无误,给后人留下信实的文字依据

正如清人王士禛所言:“王文成公 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踞绝顶。”[1] 所以,王阳明一去世,即有王学同门钱德洪、王畿、薛侃、欧阳德、黄弘纲、何性之、张元冲等分头搜集材料,编纂《王阳明年谱》。至嘉请二十六年(1547),钱德洪寓居溧阳嘉义书院,率先完成原分得的自王阳明出生到谪龙场一段年谱,并将谱稿送交邹守益订正汇总,其馀各人分担的几部分却并未完稿。十年之后,邹守益见没有人再送其馀各时期的年谱稿本,来汇总,只得写信给钱德洪说:“同志注念师谱者,今多为隔世人矣,后死者宁无惧乎?谱接龙场,以续其后。修饰之役,吾其任之。”要钱德洪续纂王阳明谪龙场之后的部分。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钱德洪又完成全谱的三分之二,突然接到邹守益去世的讣告,只得与巡抚胡松一起到安福吊唁。然后,携谱稿转赴吉安拜访罗洪先,遂相与考订。至嘉靖四十二年(1563),得以完成《王阳明年谱》全稿,即“就正于念庵(罗洪先号)诸君子。念庵子为之删繁举要,润饰是正,而补其阙轶。信乎其文则省,其事则增矣。计为书七卷”。

钱德洪在《王阳明年谱序》中,写道:“谱之作,所以征师言耳。始谋于薛尚谦,顾三纪未就。同志 日且凋落,邹子谦之遗书督之,洪亦大惧湮没,假馆于史恭甫嘉义书院,越五月,草半就。趋谦之,而中途闻讣矣。偕抚君胡汝茂往哭之。返见罗达夫(罗洪先字)闭关方严,及读《谱》,则谓然叹曰:'先生之学,得之患难幽独中,盖三变以至于道。今之谈良知者,何易易也!’遂相与刊正。越明年正月,成于怀玉书院,以复达夫。比归,复与王汝中、张叔谦、王新甫、陈子大宾、黄子国卿、王子健互精校阅,曰:'庶其无背师说乎!’命寿之梓。” 遂于该年初刻于杭州天真书院。

[1]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王文成》,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01页

此谱编成并付梓之后,是为阳明先生的最早年谱。至隆庆二年(1568),由钱德洪稍作修订,于隆庆六年(1572)被浙江巡抚谢廷杰刊刻《王文成公全书》时并入其中,由七卷压编为三卷,成为通行之谱本。在钱德洪《年谱》刊行之后,经明、清、民国,直至近代,尚有不少学者编纂过有关王阳明的年谱或年表,据统计约有四十二种之多,为历代名人年谱数量最多者。然而,任何一种有关王阳明年谱的影响面均不及钱德洪《年谱》之广。

钱德洪《年谱》的编成,虽由钱德洪主撰,其间更有十馀人参与订正,汇聚众人之精力,前后历时长达三十五年之久。按理说,该谱应是一部质量较高的谱本。但是,笔者经过近几年对“阳明学说”的探索,接触到一些相关史料,经过互相参稽之后,发现钱德洪《年谱》中尚有极多的舛误之处。正如王阳明自己,曾在《重修 宋儒 黄文肃公 家谱序》中,说过的:“谱之为义大矣。有征而不书,则为弃其祖;无征而书之,则为诬其祖。兢兢焉尊其所知,阙其所不知,详其所可征,不强述其所难考,则庶乎近之矣。……或经兵燹之馀,或值播迁之后,既编残而简断,亦人往而风微,近远难稽,盛衰莫必,则举废修坠,往往口耳之谘度,未能衷于一是。”(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部新发现的王阳明佚文)有些曾是本人亲历之事尚有记忆舛误,更何况是由他人在时隔多年之后的追述。

例如,钱德洪 曾撰有《遇丧于贵溪书哀感》一文,现将同是钱德洪所撰的《年谱》与《遇丧于贵溪书哀感》两文对校,即发现较多矛盾之处:《年谱》载十一月二十五日逾大庚岭,《遇丧于贵溪书哀感》载为十一月二十一日;《年谱》载阳明先生殁于二十九日乙卯辰时,《遇丧于贵溪书哀感》载为二十九日丁卯午时;《年谱》载正月朔,丧发南昌,六日直至弋阳,《遇丧于贵溪书哀感》却载为“已丑改岁六日,将发舟”;《年谱》载先生殁时,周积正在身旁,得以亲闻遗言,而《遇丧于贵溪书哀感》却说未在身边。笔者认为,钱德洪与王畿先是准备入京殿试,闻先生归,遂迎至严陵滩,闻悉讣信,于嘉靖八年(1529)正月三日赶赴广信,举成丧礼,讣告同门。《遇丧于贵溪书哀感》所写或是听闻他人之言,并非亲历,以致未能细细核实,故有此误。由此亦可见钱德洪撰文之随意不慎。由此扩展到《王阳明年谱》,才会产生如许之多的舛误,实在作不得研究者的唯一依据。

笔者曾于20世纪90年代撰就《<王阳明年谱>订误》一文,刊于日本《阳明学》1994年年刊,又载台湾《鹅湖月刊》1995年2月号,仅仅指出该《年谱》的三十馀处失误之处,尚未予以参稽、考订、引证。

时至去年,笔者依据所发现的钱德洪《年谱》中的舛误之处,重新加以搜寻、抄录相关古籍中所载有关阳明先生生平事迹的史料,予以互相参稽、补充、考究、引证故实,仍按钱德洪《年谱》之排序,扩展成册,以冀获得尽量接近王阳明生平史实的记录,以求成为一册研究阳明先生的信实史料。晋裴松之说:“绘事以众色成文,蜜蜂以兼采为味。”经年馀的劳苦,于今才得以成书。或许尚有未知的失误之处,或在笔者订正中产生新的失误,还祈求专家点化指正为盼。

是书初成,得到余姚市史志办副主任罗捷先生的支持,得到宁波大学教授、宁波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如安先生的审定,提出对是书的高见,在此一并致谢。

姚江醉翁诸焕灿削笔于明心草堂

戊戌年孟春之月穀旦

作者简介

姚江醉翁   诸氏焕灿

阳明故里,子陵旧乡;东南名邑,文献名邦;

虞舜故里,浙东姚江。乙酉仲秋,小子以降。

始落凡尘,乘风生长。家境蹐跼,学业彷徨。

济时艰难,禀性狷狂。在庠逃学,行伍肩枪。

人情不谙,遇事激昂。清苦自砺,克己韬光。

心交古贤,经籍铅黄。焚膏继晷,读书健忘。

愚性冥顽,心胸疏旷。舞文弄墨,意识悖常。

不愿逐末,难随世抑。墨云滚涌,吾自装佯。

心理矜真,狷介含芳。烈酒解愁,浓茗品香。

特立独行,逞才洪荒。时人嫉妒,世事可恇。

明德在心,我自天罡。

崇王阳明之良知,难及;学严子陵之故态,放浪!

■ 编者:符利群。余姚人。中國作協會員,國家二級作家。眾多文學作品在《小说选刊》《散文选刊》《长江文艺选刊》等文學刊物發表轉載,歷年出版長篇小說、散文十餘部。致力於影視編劇、文學和新媒體創作與發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牛角鱼:王阳明临终并没说过那句话
向辉丨学术赞助与版本之谜:以天真书院刻《阳明先生年谱》为例
王阳明龙场悟道到底悟出来了什么?
“此心不动,随机而行”并非阳明心学的内容
越中讲述之二:王阳明先生关键词(稿)
观点丨方旭东:阳明杂考二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