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东门洪氏大宗祠知晓民间民俗,两岸血脉中的精神纽带

民间民俗,两岸血脉中的精神纽带

古代,闽南宗祠的兴建大多耗资甚大,一般须由同姓族人捐款集资,合力才能建造成功。作为宗族的象征,宗祠在收宗聚族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如今在泉州草埔尾洪氏大宗祠内存有一方“祠序”碑,它见证了闽台两岸洪氏聚族力兴建宗祠的过程。

古老宗祠名闻遐迩

常在泉州市区走动的人,大多会在经过温陵路与湖心街交叉路口时,发现这里有一座典型的出砖入石的闽南传统建筑,那就是名闻遐迩的闽台洪氏大宗祠。由于其原址为“东门草埔尾”,所以在众多文献中也称之为“草埔尾洪氏大宗祠”。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于1984年6月在祠前立碑作简要介绍,碑文为:“祠建于清,其布局严谨、完整,建筑颇具特色,备泉州祠堂之一格。”2010年,该宗祠被列入泉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泉州文史研究者龚书群所撰的《泉州洪氏大宗祠》一文所述,草埔尾泉州洪氏大宗祠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算来已有154年的历史了。认真察看史料的话,不难发现该宗祠其实是海峡两岸洪氏一齐出力修建的。清咸丰十年(1860年),泉州举人洪曜离出任总办董事,发动泉郡、漳州、延平(今南平市内)及台湾宗人集资筹建大宗祠。各地洪氏宗亲闻风而动,积极响应,慷慨解囊。宗祠于1862年动工,1868年告竣。目前,在宗祠内尚留一方清代的《劝捐建洪氏大宗祠序》碑刻,详细记录下了当年闽台洪氏共兴宗祠的壮举。

风雨洗练更显厚重

站在附近的高楼上俯视洪氏大宗祠建筑群,你会发现如今的它有着类似于船筏的整体造型。据悉,宗祠旧有三落,左右护龙,但今只余两落及右护龙。右侧护龙作为辅助用房,一直延伸至主体建筑的后方;左侧没有护龙,但宗祠建筑左侧墙与外面的围墙却圈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庭院,倒也显得很别致。在宗祠寝殿之后的天井中,长出一棵高大龙眼树,像是为整个宗祠撑起一把巨大的伞,甚是夺目。据说原来洪氏大宗祠沿中轴线一进为祠门,二进正祠,三进后界(住户),后因筑路,左护厝和后界废,但主体建筑仍保存较完整。

来到宗祠正大门,只见祠堂面阔三间,燕尾翘脊,朝东北向,门面做孤塌处理,格局为“前堂后寝”。大门及步口廊的建筑色调偏暗,透着一份岁月风雨洗涤之后的厚重。大门正中门楣上刻有“洪氏大宗”四个朱红字,令人望之肃然。门边花岗岩石柱上刻有清代举人洪曜离所题的“驷马高车地,忠臣理学家”对联,相传为清翰林院编修、同属六桂堂宗亲的龚显曾亲笔书写。古人常以“驷马高车”来形容有权势之人出行的壮观场面,如宋代欧阳修在《相州昼锦堂记》中所提“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洪氏大宗祠的这幅石柱联一下子将洪氏在当时的望族地位表露无遗。门口花岗岩石埕很宽畅,据说曾有旗杆石四座,现已湮没。主建筑两边外墙采用“出砖入石”的方式混砌,块石与红砖搭配,石竖立,砖横置,上下间隔相砌,美观大方。这种闽南独有的建造方式令整座宗祠洋溢着淳朴的乡土气息。

三瑞传芳别有故事

洪氏大宗祠正祠为悬山式木构架建筑,祠门楣上书“三瑞堂”。据介绍,“三瑞堂”乃是洪氏一族的堂号,它源自宋代洪皓的典故。洪皓于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登进士,后就任海宁主簿时,蠲[juān]免赋税,抚恤贫民,县中的荷、桃、竹竟结成连理,洪皓便将自己的住宅取名为“三瑞堂”。其后裔为了纪念他,遂将“三瑞堂”奉为堂号;另有一说是,洪皓的三个儿子洪适、洪遵、洪迈俱为学士,时人称为“三瑞”,故洪氏后裔以“三瑞传芳”为堂号衍传至今。

正祠的窗棂隔扇对称,两扇雕梅花,另两扇分别雕有鹿凤、龟鹤配翠竹。竹叶精心设计并雕刻联句:“洪皓我祖,节著冷山;忠贞贯日,感动天颜”“缵承绞绫,荐任赤泉;甘棠遗爱,聚族瓜绵”。大厅承脊大柱有楹联:“节著冷山,十五年衔命抱符,忠贞志远逾苏武;派分晋水,廿余疏劾奸弭患,铁石心迈迹琼崖”。

洪皓在南宋任礼部尚书时,出使金国,被扣留在荒漠15年,坚贞不屈,全节而归,时人称之为“宋之苏武”,归赠太师魏国公,卒谥“忠宣”。故有“节著冷山”之说。

泉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研究员黄真真表示,洪氏大宗祠正祠内的神龛台极具特色,在泉州也属罕见。该神龛台设于正祠第四至五排柱心位上,石台正面篆刻“福禄寿”三字,雕工精美异常。

见证闽台宗亲文化

建祠至今154年过去了,但是当泉州洪氏后裔提起当年那场轰动一时的闽台洪氏劝捐兴建大宗祠的活动时,仍记忆犹新,甚至连盖宗祠的银圆筹集数量、开销账目、董事名单等,都能说得一清二楚,这要归功于现存于宗祠内的一方清代《劝捐建洪氏大宗祠序》碑刻。

“清咸丰年间,建造洪氏大宗祠的洪姓先贤共计18位董事。除总办董事洪曜离、督办董事洪清鹏外,还有倡劝董事3人、劝捐董事11人、办料董事2人。由闽南地区各市县、台湾、金门等地洪氏宗亲捐银9639圆。”六桂堂闽南总会前会长洪光华告诉记者,“这些内容在《劝捐建洪氏大宗祠序》中记载得十分详细。”记者认真察看该序,发现内文中有“洪氏居泉,虑其族之散而不能聚也,于是构址建祠,义形于色,诚使富者输财而贫者均力……”的记述,这证明当时洪氏先贤是出于让族人有聚会之所,才决意倡建该宗祠。

《劝捐建洪氏大宗祠序》为黑页岩碑刻,镶嵌于洪氏大宗祠正祠左侧壁间,共5方,“序”独占一方,题捐芳名碑刻有3方,留空版一方,总长1.55米,高0.54米。更令人惊叹的是,“祠序碑”还把“买祠地、建祀业并税契”、堪舆向阳礼仪、聘请石匠、木匠、泥水匠等的费用详细记载下来,为研究古代宗祠的兴修保留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洪氏大宗祠现今还是海内外洪氏联系的精神纽带。据介绍,2006年9月,经有关部门批准,海内外洪氏族人曾捐款对洪氏大宗祠进行修复。

宗祠即为祠堂,是同族之人供奉、祭祀祖先的场所,是宗族的象征。作为汉民族悠久传统文化和儒家文化的标志之一,宗祠是神圣与庄严的地方,且对族群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黄真真说:“从'祠序’碑上可以得知,洪氏大宗祠祠序为当年台湾兵备道兼理学政按察使衔的洪毓琛所撰。洪毓琛同时还为洪氏大宗祠的兴建捐银300圆。毫无疑问,此碑是闽台两岸宗亲文化的见证,体现了闽台洪氏宗亲血浓于水的亲情。”

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繁衍的纽带,文化上的同根同源、水乳交融的事实,是任何人也无法否定的。泉台民间民俗文化交流一直是泉台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源源不断,即使是在两岸关系最紧张的时候,也没有断绝过。 今年泉州元宵海丝文化节上,泉台两地民间艺术家,以高超的技艺,为观众展示了既同根同源又丰富多彩的民俗艺术。这些民间民俗文化具有传统性、民间性和通俗性的特点,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两岸民俗同根同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两岸民间民俗交流又经过怎样的历程?今日,本文就为您带来相关的内容。 南管戏 整合闽南民俗的传统大戏 如果说到台湾和泉州同根同源的民俗文化,就不得不先说台湾的“南管戏”。台湾文献记载最早流行的剧种为小梨园,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渡海来台之浙籍人士郁永河,于其《裨海纪游》中的《竹枝词》记载:“肩披鬓发耳垂,粉面红唇似女郎,妈祖宫前锣鼓闹,侏离唱出下南腔。”乾隆年间吴国翰《东宁竹枝词》则有“第一时行七子班”之描述。由此可知,清朝初年,台湾南管戏曲活动已相当盛行。 南管戏最早由闽南泉漳地区传到台湾,是闽南语系的戏剧。包括“七子戏”、“高甲戏”、“白字戏”三种。台湾的“七子戏”源于福建泉州的“小梨园”和“大梨园”,一般狭义的“南管戏”即指“七子戏”,也就是“小梨园”。 台湾的南管社团组织,遍及全省,全盛时期社团约有一百个团体。在泉州籍乡亲聚居地的鹿港,南管音乐社团分为弦管(洞管)与歌管(品管)两类。鹿港弦管五大馆为雅正斋、聚英社、雅颂声、大雅斋及崇正声等团体。目前,台湾基本没有职业的“七子戏”班,但由业余成员组成的清唱结社,依然有很大的影响。如台南的南声社,鹿港的聚英社、雅正斋,清水的清雅乐府,台北的闽南乐府、汉唐乐府、华声南乐社等,以“清唱”的形式进行演唱活动,这种清唱的形式俗称“郎君唱”。目前,清唱结社的“郎君唱”是台湾“南管”的代表。其中汉唐乐府、清雅乐府、合和艺苑等少数社团还保留南管戏演出,南声社曾到法国演出,并出版南管CD,获得热烈反响。 现在,这些发源于闽南,流传于台湾的“南管”戏,在台湾高等艺术学院已正式以“乐种”的形式列为课程。 打七响艺阵 展示闽台男子共同之处 “拍胸舞”是一种具有原始形态的民间土风舞,展示了闽南男子豪放拼搏、诙谐乐观的个性。在台湾,同样有拍胸舞,当地的名称是“打七响艺阵”。 明末清初,泉州人大量移居台湾,“拍胸舞”也传到台湾,演变成台湾的“打七响艺阵”。台湾的“打七响”表演和泉州“拍胸舞”有许多相同之处,表演者的头上都戴着一个用草做的环,表演时也是同样拍击胸膛、肩膀、大腿等处,首先两掌合拍一下,再拍打大腿上侧两下,接着双手交互拍肩、膀两下,再拍前胸两下,叫做“拍七响”。 目前,台湾演出的“打七响”增加了唱“打七响歌”,有简单的配乐,乐器有铜鼓及四管齐等。台湾的“打七响”主要是在喜庆节日活动或迎神会绕境活动。台湾的“打七响”与泉州“拍胸舞”同根同源,关系十分密切,它是大批泉州人移居台湾,把闽南民情风俗、民间文艺传到台湾的有力见证。 近年来,泉州地区的“拍胸舞”加强和台湾的文化交流。1996年元宵佳节,曾参加沈阳国际秧歌节的泉州亭店侨乡农民和鲤城三幼教组成的泉州鲤城拍胸舞团,应邀赴台湾参加第一届中华民艺华会。来自印尼、泰国、日本等国家及台湾各县市三十几个民间艺术团1000多人聚集高雄、屏东,先后参加了盛大的民艺踩街、广场表演、艺术研讨等活动。 1996年3月2日,泉州拍胸舞团精神饱满,穿过50多万人的人墙,进入中心表演区,参加台湾的民艺踩街活动。鲤城拍胸舞团别具一格的艺术风姿,生动诙谐的表演,赢得了台湾乡亲们的阵阵掌声,他们连续表演7个小时,一直演到第二天凌晨三时多,又继续参加在高雄厚柱高山族的广场举行的台湾民间艺术表演大赛。他们热情奔放、刚劲诙谐的表演,博得观众的喝彩,主办单位还发给他们优秀表演奖。 歌仔戏 民俗相互传承的有力见证 今年元宵节的两岸民俗展演,来自台湾宜南的歌仔剧团的精彩演出,给泉州的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歌仔戏又称“台湾歌仔戏”,广泛流行于台湾各个地区。明末清初大批闽南人随郑成功移居台湾,同时带去了源于大陆的锦歌、车鼓弄、采茶褒歌等曲艺说唱,至20世纪20年代开始融合为小戏演出。后受正字戏、高甲戏、潮剧、京剧的影响,逐渐丰富定型并搬上舞台。1928年,台湾歌仔戏班“三乐轩”以回乡祭祖为名,回泉州厦门等地演出,接着台湾的歌仔戏班———霓光班、霓进社接踵而来,在大陆引起轰动。 台湾歌仔戏的唱腔特点是曲多白少,格律自由,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主要曲调有七字仔调、杂念调、大调、贝司以及其他民歌、时曲等。伴奏乐器有壳子弦、大广弦、台湾笛、月琴等。唱词通俗,颇多生动的民间语汇,乡土气息浓厚。剧目除取材于锦歌唱本如《陈三五娘》、《孟姜女》外,还吸收了其他剧种的不少剧目,如《薛刚反唐》、《千里送京娘》等。 台湾歌仔戏这一剧种的传统剧目大约有五百多个;行当由早期只有生、旦、丑几个角色,逐渐吸收了京剧的分行成分;音乐特点是唱多白少,曲调自由,旋律优美,节奏强烈,富有较强的表现力和乡土情调,其传统曲调有一百多种,主要乐器有壳仔弦(用椰壳制成)、大广弦(用龙舌茎作共鸣箱,以梧桐木为箱板,紫竹为琴柱)、台湾笛(又名梆子箫)、月琴、六角弦(又名二胡,共鸣箱为六角形,定弦壳仔相同)、三弦、苏笛(即横笛)、鸭母笛(又名竖管,簧嘴似鸭嘴巴)、京胡、芦管等。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的歌仔戏和闽南地区的锦歌、芗剧相互传承,促进发展的关系,有力地证明两地文化上的同根同源。南湾的歌仔戏最早源于流传于闽南地区的锦歌。锦歌的形式比较简单,但传入台湾后,当地人加入了声部、对白、格律等戏曲因素,演化为一种戏剧形式。而在同期大陆闽南地区的锦歌确没有太大的发展。后来,两岸交流中,台湾的歌仔戏重新传回闽南,在闽南很多地区形成“芗剧”的形式。布袋戏 台湾年轻人的新宠 布袋戏又叫做掌中戏,因身形如同布袋,又以手掌操弄,因此得名,是台湾地方戏剧的一种,也是由泉州传入台湾的。其所使用之木偶,除了头、手、足外,躯体部分均以布做成。 自从清朝普遍流行布袋戏之后,尤其以福建漳州、泉州及广东潮州一带之发展最为繁荣,可以说是布袋戏的发源地。但它的起源目前仅能从相关的民间传说中抽丝剥茧,找出比较可能的出处。简单说来,大部分的传说都认为是明末清初,有一位穷书生叫梁炳麟的,进京考试不幸名落孙山,由于落第秀才满腹经纶又不得志,而且在梦中梦见有一老翁,掌中题有“功名归掌上”。于是,就借操弄布袋戏,编演戏剧暗讽朝廷时政,没想到这样一来,布袋戏却广受喜爱,逐渐流传开来而扬名各地。 清末,布袋戏流传至台湾。由于广受民众欢迎,因此,迅速蓬勃发展,内容更加丰富,成为中国大陆以及台湾宝岛最受欢迎的戏种之一。 初期的传统布袋戏,随着台湾的环境变迁而逐渐转型为比较活泼多变的金光布袋戏,不再拘泥于历史典故、章回小说之曲目,戏中偶像也由最初的小型掌中戏偶,改良成近乎人身大小的大型戏偶。如今,台湾布袋戏由于在表演形式以及内容上,适应了时代的流行时尚,和“动漫”一样成为台湾年轻人的一项休闲娱乐形式。 专家说法 民俗交流的根基在“血缘” 其实,泉台两地同根同源的民俗文化之丰富,影响之巨大,实在很难形容。在两岸民俗文化相互传承交融的背后,是两岸割不断的血缘联系。今年,两岸原生态民俗表演现场,主创人员特地安排了“百家姓”的背景,正是为了展示两岸民俗交流最深厚的根基———血缘。 表演晚会的导演蔡湘江研究员说,两岸同根同源的民俗文化,就意味着大家都具有同一个源泉,这个源泉就是相同的血缘及其所产生的相同的文化根基。 从历史渊源看,台湾历史上的移民就是从福建过去的,当然也包括广东的一部分,主体是福建泉州和漳州的移民。据统计,台湾的汉族人口中,有72%属于泉籍后裔。台湾出版的《台湾族谱目录》收录了200多个姓氏的万余件谱牒,细究这些家族的开基祖,大部分来自祖国大陆中原地区。台湾共有1694个姓氏,其中陈、林、黄等十大姓氏的人口数累计总和在全台湾各县市总人口的比例中,在大多数县市都超过半数以上。这种姓氏结构跟闽南地区非常相似。这从两地同样的谚语也能看出来:闽南地区称“陈林满天下,黄郑排满街”,台湾则称“陈林半天下,黄张排成山”。在泉州仍保存着许多姓氏宗祠和祖庙,如东门洪氏大宗祠等,这些宗祠和祖庙与台湾的同姓宗亲仍保持联系。 台湾的民俗文化与闽南文化同属一脉,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民间信仰、民间戏曲等方面都与闽南相同,语言也同讲闽南语,在族谱上也同宗同源。闽台两地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族群构成,都有很密切的文化联系。移民前往台湾,不仅带去了家乡的土语方言,同时也带去了原有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 泉州向台湾的移民以及在此过程中的大量文化传播,可以说为闽台共同文化区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两岸文化交流,尤其是在台湾进入定居社会以后出现的两岸宗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内在机制上形成了无数的血缘纽带,把闽台两地业已形成并在内部各自演进的文化连为一体,成为具有共同地方特色、同质性很高的区域文化。 持续进行的泉台民俗交流 泉州和台湾的民俗交流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政权更迭、战争、政治隔阂等困难,但是,这些都没有能够割断两岸的文化联系,特别是民间民俗的交流,一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持续进行。 早期传入台湾进行整合 台湾的民俗多源于大陆的闽南地区。闽南地区又以泉州为主要传入地。解放前,是泉州民俗不断传入,并在台湾整合发展的历程。从明末清初至今,台湾共经历了三次人口迁入的高潮。在这个时期,大量泉州民俗随迁入人口带入台湾。例如,郑成功收复台湾期间,南音、梨园戏等一系列泉州传统戏曲就随征战军民传入台湾。 这些民俗传入台湾后,与当地的一些艺术元素进行整合,演化出丰富的形式和流派。而泉州的民间艺术家也不断赴台表演,交流,促进了这些艺术在台湾的持续发展。例如,在解放前的民国时期,大量泉州南音艺人赴台演出,著名的有张再兴等老艺人。1930年,台湾出版的关于台湾南音的文献,就直接定名为《泉州管弦》。 半地下的交流仍在继续 解放后,两岸进入几十年的政治隔阂期。泉台直接的文化交流渠道被切断,但半地下的民俗文化交流依然在继续。业内人士称之为“半地下状态的交流”。 在两岸隔阂的年代,泉台两地依然有部分民间艺人通过书信联系,交流心得。两地无法直接通信,必须通过第三地进行转接。20世纪80年代初举办第一届“南音大会唱”时,两岸关系尚未解冻,泉台人士无法直接联络,不得不先绕个“弯子”。当时台湾泉籍乡亲出于共同的感情,替泉州从香港向台湾南音艺人发出邀请函,使得第一届南音会唱得以圆满举办。 泉台步入全新的双向交流 随着两岸关系的逐步解冻,泉州和台湾的文化交流也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1983年开始,逐渐有官方组织的民间艺术团体赴台交流。从1992年4月组织晋江深沪宝泉庵首次赴台民俗交流为始发,两地进入双向交流阶段。据统计,全市共举办台胞来泉交流活动200多项,参加交流的台湾各界人士达4000人次;实施入台交流150项、1300多人(次)。在来闽交流量中位居各地市前列,占全省赴台总人数约四分之一。民俗、文化项目的交流量在全市各项对台交流中占近七成,其特点一是量大面广,二是具有同根同源的地方文化特色,三是以基层民众、学者为主要影响对象。 到台湾地区进行木偶戏表演以及高甲戏赴金门展演等等,对增进台湾人民对泉州了解、争取共识都具有明显的影响,并给泉州带来了明显的对台经济合作效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华东:抹不去的民族文化基因
乡音文化|12期 【原创】QZTV闽南语频道开播10周年特刊之一
《走船歌》与《心酸酸》 >>> 厦门网[厦门海峡生活报电子版
源远流长的厦门歌仔戏文化
绚丽多彩的地方戏剧
概说中国戏曲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