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南始祖杨輅公考

弘农杨氏历史文化网

杨辂(约824—909),字殷驾,唐末时人,咸通年间进士,据唐书《宰相世糸表》载糸东汉太尉杨震之后裔。杨辂出生于陕西华阴县,父亲杨归厚,官历任左拾遗、凤州司马、寿州、郑州、虢州刺史等。《唐文拾遗》载,"归厚,扶风人。"这是否意味着陕西杨辂与扶风归厚不对付呢?西汉沿袭秦制,保留上郡与汉中郡,另将秦的内史分为3个相当郡的政区:京兆尹(分管今西安以东、渭河以南地区)、左冯翊(分管渭河以北、洛河中下游地区)、右扶风(分管咸阳以西地区),称为“三辅”,治所均在长安城。所以,右扶风是一个大地名,涵盖华阴,与扶风郡是捷然不同的两回事。

唐昭宗时,杨辂出任吉州刺史,杨行密封为吴王后,曾仕于吴杨,任虞部侍郎。因爱庐陵山水之美,遂与诸子来到吉水六十二都,在杨家庄、湴塘村开基立业,成为庐陵杨氏始祖。

杨辂秉承杨震家风,为政心存仁爱,勤政廉明,不贪赃,不受贿,晚年视察庐陵郡时在郡衙里去世,史料中有“惠政,民敬之”的记载。

杨辂娶郑氏,生二子:锐,字云峦;鋋,字云嶙。长子杨锐留居吉水杨家庄,一生隐居不仕,次子杨鋋曾任海昏县令,在吉水湴塘村开基立业。杨辂后裔繁衍迅速,涌现了诸多历史名人,如抗金名臣杨邦乂、一代诗宗杨万里、“江西三瑞”之一的杨丕、中奉大夫杨存、被宋仁宗称为“廉吏”的杨长儒、明四朝宰辅杨士奇、共和国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毛泽东结发妻杨开慧等。江西、湖南、广东、福建、湖北、广西、贵州、四川等省多数杨氏均尊辂公为始祖,有“江南杨氏始祖”之誉。

杨辂去世后,葬于吉水县黄桥镇鹧鸪山内金钗形。自古以来,辂公墓是杨氏子孙、外姓先贤的拜谒重地,明初“江南才子”解缙拜谒后题诗赞道:“巍巍黄堂,发迹名邦。五花下车,奕叶流芳。肇基吉州,六邑发祥。派衍东西,永世充昌”。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明四朝宰辅杨士奇从朝廷衣锦还乡回泰和时,曾专程到杨辂墓前拜祭,并敬献“二十一世孙士奇展墓”的石柱一对。

《新唐书》曰,“骆,字殷驾。”有的版本为辂,有的版本为骆,《转注古音》古驾辂皆同骆字,骆主车驾,故字可互用,犹甸之与椉也。江西泰和七修谱编辑杨育明在国家档案馆历史研究所查到吕夏卿大宗谱载“辂,归厚子,字殷驾,失传。”据他考证:“吕夏卿成靖恭谱于宋治平丁未年1067年,第二年1068年去世,这时候庐陵杨輅已经传七八代人了。”因此,笔者认为吕夏卿写谱的时候应该是不知道杨輅后裔的情况而说失传。

关于杨輅,杨维森先生之论述是很精辟的,他认为杨輅父亲是归厚,否定是文友,证据是:有旧谱曰,文友生辂。但是新唐书载骆与辂只一字之差,辂为唐朝进士,而《宋史》载杨覃为宋人,文友为杨覃之孙,宋朝文友是生不出唐朝杨輅的。《弘农杨氏族史》对杨輅父亲依据史料做了详细订正。

据考证,泰和必进公在《原始》一文中说:“旧谱所载辂公有二。其一讳辂,字殷驾,归厚之子,昱之孙,而杨绾(相唐代宗)者,其从伯祖也。去章为三十代。其一讳辂,不字殷驾,文友之子……去章为三十九代。“旧谱虽系辂为文友之子,而'辂’之下则注'或曰字殷驾’。'或曰’之者,疑之也。”家谱在文友之下加注'或曰’之者,疑之也。而归厚一说,是持肯定意见的。说明当初杨存、杨万里、杨士奇在肯定文友为輅之父亲时是拿不定主意的,那么,旧谱辂公父亲只有两个,一个是归厚,一个是文友,既然文友不符合逻辑,归厚就应当是辂之父亲了。而且两部旧谱哪部在前,要研究清楚,文友的出现是杨存的谱中首现,为杨万里、杨士奇继承,文友说这部旧谱应当没有归厚说的那部书老,所以,其实最老的那部旧谱记载辂公父亲是归厚比较确切。据《四库全书》沈括为杨构写的墓志铭,文友仅一子文友,没有杨輅,足以证明杨輅父亲是归厚。

梅州谱载杨辂先后娶过三位夫人,生有九子,娶郑氏,生二子:锐,字云峦;鋋,字云嶙。继娶郭氏,生三子:锋,字云岩;钊,字云嵋;耸,字云岫。再娶郭氏,生四子:职,字云拔;聪,字云宽;栋,字云伯;梁,字云定。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吉水从杨存、杨万里、杨士奇、杨必进,从来没有写过三妣九子的说法,都只有一妣二子的说法,也没有杨輅号朴斋的说法。

杨輅的族源历史清楚明白认定,与梅州谱的记载是背道而驰的。历史载华阴弘农杨氏始祖是伯侨,梅州谱载是杨杼。而且2015年版《云岫谱》215页载“吾杨来自朝鲜而蔓于天下”,这就是说,云岫一脉是朝鲜箕子的后代,姓子,与弘农杨氏姬姓不是一脉。其实,杨云岫,名耸,钱塘人,他应该是钱塘杨酀的儿子杨耸,但是后裔偏认为他是杨辂之子,而杨辂仅二次没九子,故云岫后裔应当严肃审视自己的族源。杨輅公在乾隆杨廷桦谱中也是号朴斋,并没有殷驾这个名字,殷驾是吉水谱和《新唐书》出现的。足见,梅州杨輅和吉水杨輅是两个人。廷桦谱中《源流志》说唐叔虞是杨杼,食采长安陕西之弘农县,等于说杨氏不是发源于山西洪洞,而在世系介绍时又说杨氏不是弘农人,是杨震到弘农当官才产生弘农杨氏,前后自相矛盾。在华阴也没有杨杼的任何说法。弘农杨氏始祖是伯侨,但是梅州谱在伯侨之上增加了23代祖人直到杨杼,史料无载。而查宋朝梅州廷税谱、文富谱、明朝宗信谱序都只说始祖是云岫,之上无考,清朝四修谱后认定杨氏来源于朝鲜,从云岫到杨杼填的满满的。老祖人不知道的子孙全部知道了,说明梅州谱是假造的。假造得一点历史常识都没有,比如史载羊舌肸是伯侨的五代孙,梅谱说伯侨母亲带着伯侨投靠羊舌肸,羊舌肸给伯侨取名文实;比如北宋兴平二年状元是吕蒙正,梅谱说是杨思聪;杨輅坟如今埋在吉水,梅谱书迁葬梅州;《杨时行状》说杨时先祖是蜀人,梅谱修改为杨时先祖是梅州人。等等因素,说明梅州云岫公一脉不知道族源,胡编滥造族谱,误导后人。

杨勇

2021年12月8日定稿

发布于 4 年前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赞同 1

收藏

喜欢

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氏族谱辈份字辈,欢迎补充!
弘农杨氏的始祖准确的说不是杨敞,而是他的曾祖杨喜,他因为得到了楚
【中国古代史归纳专题】54之山东五姓七望和关西六大族
【姓氏文化】 兰溪杨氏
深度解密杨氏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杨氏最全的家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